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22:3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
文章摘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动画创设诗境,引导学生感知整体美;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指导朗读背诵,体会情感美;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使古诗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读、诵、唱、编
   我们的祖国文化博大精深,自不待言。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宝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们的经典。1998年6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并开展了一项跨世纪的社会公益工程 ——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为宗旨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工程。”上级要求各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很难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今天背了过几天忘了,不懂诗句意思,死记硬背。从教几年来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诵读中采用电教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一、读(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诵读《枫桥夜泊》此诗时,学生还未走进教室,我便打开电脑,播放早已准备好的软件。整个教室里立刻回荡起旋律优美的乐曲,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又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同学们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 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得重、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雄伟,因此读此句时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读,学生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诵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诵(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代诗歌用语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学生背诵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十分注重形象的描绘。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精练的语言与具体的物体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学生背诵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背诵《题林西壁》一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含义深刻,富有哲理,难以讲清。背诵时,我从网上搜集整理,出示了几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风光”幻灯片,于是庐山雄伟、奇异、多姿的景色真实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横(从正面)看,庐山像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像矗立大地、直插云霄的险峻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和神奇的魅力。通过投影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站在庐山中,且从一个观察点看多姿的庐山,当然人能得出反映局部特征的结论;要识庐山真面目就得从远近高低、从方位、从多角度观察)因此,学生对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就不难理解了。
三、唱(音乐渲染,营造和谐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22:38:30 | 只看该作者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仓库的钥匙。有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背诵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融于天水一色的江南美景之中。在背诵中我选用了与本诗的诗意相协调的乐曲《送别》,那舒缓、悠扬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见其物,如临其境。他们仿佛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目送帆船的影子消失在天水之间。可诗人仍伫立江边,不肯离去。所以,运用音乐渲染氛围来感受诗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我们班的课堂上,学生时刻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乐此不疲。
四、编(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感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手段,启发学生地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如诵读《望庐山瀑布》,在让学生领会三、四句的诗境时,我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学生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美极了!”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流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这样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学生从中发现美、体验美,并积极地表达美。又如《沁园春.雪》学生观看了美丽的北国风光后,在诗句的熏陶下,有感而发,写出了有一定韵律和意境鲜明的打油诗《考试》,内容是:“考场风光,千里纸飘,万里眼飘。望考场内外,人心紧张,监考老师,聚精会神,大家考试,大家发奋,用上平时努力,认真答卷,携来一层十佳榜。考完后,仍不松懈,努力向上。待到金榜题名时,正是人生大喜事”;再如“考试如战场,笔来尺往,胶带纷飞,个个埋头苦想。语数外大综合,验查学习成效。来日一层十佳栏,定能显赫表扬榜。”这样的诗句虽然稚嫩,但很有童趣。学生们在古典诗文的情操、哲理、风骨、高尚情怀的引染下,精神风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此可知,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由眼、耳、脑、口多种信息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实践证明,在古诗诵读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0: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