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参赛论文浅析将智能手机运用于历史教学
摘要: 智能手机进入校园,我们要扬长避短,合理的诱导和利用,使智能手机为教学服务。可以克服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弊端,有利于提高了学生们听讲的效率。由于无线网路与智能手机的结合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进行预习、交流、复习,可以随时将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入课堂。也可以方便地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实现集体和个体对知识的信息加工,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将育人也融入学习过程之中。
关键词: 智能手机; 听讲效率; 突破时空的限制;
协作学习; 保护学生的自尊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智能手机进入校园,改变着人们对“网络”和“信息化”的传统看法。当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手拿智能手机,上厕所都拿着手机看小说,放学回家很少和家人沟通,有时做历史作业答不上问题就上网搜答案,有的学生还利用短信功能在考试时作弊。其劣迹斑斑,遭到了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反对和抵制。但智能手机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对于孩子来说,学会自制自理,就算智能手机揣在口袋里,也不至于成瘾成灾。对于教育者而言,理念建设永远重于硬件建设,教会学生适应社会,比代替孩子选择社会更有意义。直面智能手机的诱惑,我们要扬长避短,合理的诱导和利用,使智能手机为教学服务。借助智能手机进入校园,可以克服传统多媒体的弊端,可以实现在普通的教室授课,会促进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交流和讨论。更多的能体现出新课改的精神理念——实现教学的互动性。
把智能手机与历史教学的结合,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以其学科的特点(趣味性、易懂性、资料的丰富性、励志性、)可以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第一、无线网络与智能手机的结合用于教学提高了学生们听讲的效率。
在普通的教室用电子白板实施多媒体教学与用粉笔教学的一个重大改变是:老师们讲课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因为课前就可以将要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全部做成PPT教案文件,上课时直接演示即可。但是,这样也出现了一个弊端:学生们经常赶不及抄笔记(特别是历史教学,文字有时比较多)。有的老师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经常讲完一页PPT之后,停下来,等待所有的同学们记完笔记然后再翻下一页……如何在提高老师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为解决这个问题,老师通过无线网络传输不仅可将自己电脑中的图像传输到电子白板上,还可以传输到学生们的智能手机上(现在大多数高中生都拥有了智能手机,要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为学习服务)。同学们不需要为记笔记忙的手足无措而失去与老师互动、思考问题的时间。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学生们可以将老师传输到自己智能手机的图像进行存储,并在图像旁随时加入自己的注释、理解。课余时间也可以把手机上存储的资料打开再次复习。这一步,算是真正提高了学生们听讲的效率了。
第二,无线网路与智能手机的结合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进行预习、交流、复习,可以随时将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入课堂。
在“无线课堂”中,学生能够课中课后上机,自主地查找资源,并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掌握的学习资源比教师多将会是很正常的事情。通过无线环境,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进入网络世界查询所需资料。教师也可以把课前的预习要求、资料、学案等提供在网上(如:QQ群、博客上)供学生进行预习,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通过智能手机进入网络平台去探索。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目的明确,思维指向集中,求知欲望强。学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或老师,进行交流。老师通过归类,课堂上老师只集中讲解许多学生不懂的问题,节约了时间,老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的探究式教学、小组交流,节约了时间,可以个性化的进行一对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基础知识的全部讲解。
如:必修3文化史部分教学内容,若单纯讲解历史知识枯燥无味,需要文史结合。因互联网上的资料能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情境,通过声、形、色、画等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引起极大的兴趣和充分注意。因而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布置作业,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
在讲《灿烂的中华文化》时,这样设置问题: 2008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场世界性体育盛会的开幕式,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张艺谋和他的奥运团队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要求同学们自己通过智能手机去观看开幕式,有一个整体的心灵感受和震撼。然后设置问题:欣赏开幕式中的几幅图片:活字印刷的表演、“和”字表演,孔子三千弟子的吟诵、优雅的簪花仕女、《清明上河图》等。看完图片后,问:“从图片中,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学生由于对教材和开幕式已经有了一个了解和认识,能够快速地回答:活字印刷、“和”字、孔子的弟子们、山水画、仕女图……通过图片教具的运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华文化,同时集中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