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21:1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村小学大都处于偏僻的穷山沟,这里只有山的凝重,风的孤独,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山高水远阻挡了学生的好奇的眼睛,他们见识少,很多东西没有听过,更没见过。怎样在农村小学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进行有效的教与学,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经验。
关键词:农村小学  信息化教育  教与学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村的学生见识少,很多东西他们没有听过,更没见过,怎样在农村小学利用信息化教育进行有效的教与学呢?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大都处于偏僻的穷山沟,在这里只有山的凝重,风的孤独。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山高水远阻挡了他们好奇的眼睛,也阻挡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多媒体的引入,就像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魔术师”、望远镜和万花筒,它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宽更远,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可以借助声、光、影、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这比教师的抽象讲解、有限的板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一)利用多媒体精彩导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一堂课巧妙的开头设计,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农村的学生由于见识少,在这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时,大多数学生没走过草原,没见过“绿色的地毯”似的草原,没见过“大白花”似的羊群,没见过蒙古包…… 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通过电脑屏幕把草原的美景一下子展示在学生面前,那“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那“到处翠色欲流”的美景,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仿佛正走在草原中,仔细地品味着……正如课文中所讲的:“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感觉一样。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用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农村的学生带入一个有着丰富美学信息的学习情境中去,让农村的学生在这里耳濡目染,主动探索美,发现美,感受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21:11:42 | 只看该作者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情感产生共鸣。
农村的学生社会活动少,接触面非常有限,因此他们情感的启动需要教师去激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让教师十分难堪的场面:一篇情深意切的课文,教师早已融入课文的情境了,可是学生大部分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对情感的体验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往往会产生“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例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由于农村的学生对 2003年那场让我们刻骨铭心的“非典”灾难知之甚少,认识不到当时事态的严重性,因此不能体味到人物的高尚风格。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增强对“非典”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叶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强烈震憾呢?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叶欣的追悼会,在令人悲痛欲绝的哀乐声中,当叶欣追悼会上花圈如海、泪飞如雨的情景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大家震惊了:一个普通的护士长,她的去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前来送行?人们为什么称她为“永远的白衣战士”呢?从叶欣的追悼会入手,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接着介绍“非典”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和危害,并让学生浏览了叶欣的生平简介。这样就可以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渲染,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诵读,声情并茂,让朗读更激情。
农村学生由于听得少,见得少,大多数人很难有感情地去朗读一篇课文,朗读往往干巴巴的,毫无生气,更不用说有激情了。尽管老师多次领读,收效不是很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无声的课文变成可感知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激发朗读愿望。例如教学《拉萨的天空》这样充满色彩美的课文,在文字的显示条件下,课文美感的展现绝对受到影响。但是,利用多媒体诵读,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湛蓝、透亮、明洁的拉萨天空,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么的蓝,那么的纯净,真是神奇瑰丽、奇妙无穷。画面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回到课文中,学生意犹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学生的心底油然而生,促生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此时,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怀着对拉萨天空的赞美之情进入朗读课文的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已经成功进入文字描述的情境中,受拉萨天空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读激情油然而生。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农村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农村的学生,由于知识面比较窄,学生已有知识与课堂中的教学难点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困惑。究其原因,一是知识过于抽象,二是知识过于复杂,三是知识过于陌生。要解决这一难点,单由教师孤军奋战,一味讲解,往往适得其反。这时,教师可发挥多媒体信息化教育的作用,直观、形象、准确地展示知识,帮助学生排除思维障碍,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刻理解,进而突出重点,击破难点,促进知识内化,实现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深入浅出,化困难为简易。
农村的学生视野有限,很多东西他们没有听过,更没见过,他们的理解能力是有非常有限的。怎么样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简单直观呢?怎样才能使教学深入浅出呢?在教学中,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或突破、解决教学难点,教师口沫横飞地讲解,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结果是学生的感触仍不深,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还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有厌烦情绪。因此立足农村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尽量使我们的教学方法适应于农村的学生,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例如在教学《望天门山》中,如果学生直接阅读,学生很难理解“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等问题。如果依据诗的内容制作出这样的情景课件:两高座山犹如巨大的石门,两山夹缝中滔滔江水急流回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 运用直观的图像,由文到图,由静到动,让学生理解“门”、“开”、“回”等关键词语的意义,把学生的思维带到美丽的山水间,红日白帆的意境中,从而恰当地理解了全诗的意境。这样,既能给学生解惑,又能启发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21:11:47 | 只看该作者

(二)利用多媒体让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
在教学中,有些内容词句包含的意义是非常抽象的,农村的学生知识面比较窄,理解这些抽象的东西显得非常的吃力。这些抽象的内容仅仅靠老师的讲解是很难使学生理解的,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珍珠泉》课文时,课文讲到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像“珍珠”一样。课文内容只给学生古板的想象,学生不能感觉到水泡的形状、变化、颜色、冒出时的声音,学生只是理解文字中的内涵,没能亲身体会到潭底的水泡是如何像珍珠的。因此,在教学时,利用课件演示水泡从潭底里慢慢冒出来的过程及动听的旋律。把学生“带到”珍珠泉边,学生仿佛置身在珍珠泉的环境中,脑海里会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珍珠泉里的水泡像珍珠一样美丽!学生的想象会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农村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整个过程。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要形式的个别化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协商学习两种模式,恰恰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里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所以,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完全可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
例如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了教学,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一、上网搜索查寻有关黄山奇松的相关资料;二、运用所查寻的资料,自学《黄山奇松》一文;三、针对疑难问题进行交互解答;四、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从网络上所了解到的黄山奇松。这样的教学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的角色转换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学习工具,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学习任务,不仅感受到了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而且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进一步证实,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地听讲、机械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从而转变为个性化的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充分表现的学习方式。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农村教师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农村教师,我们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之中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尽快转变自身的教师角色才能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重严格纪律轻自由发展,重知识灌输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教育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了知识的人。但所培养的人缺乏鲜明的主体性,缺乏创新与合作精神,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拿学生的作文来说,小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缺乏自己的语言;中学生的作文成了新八股文,高度技术化,作文与做人脱节,思想与生活脱离。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不再以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根本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主动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0: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