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4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理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1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理运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学中老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深化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等,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识其积极功能的同时更不可忽视其消极影响,以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走入多媒体应用的误区,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多媒体;数学教学;意义;局限性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幻灯、电视、录音机、微机等)运用于数学教学过程中,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新鲜血液,它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引起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革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技术为什么能在枯燥,机械的数学学习中给学生带来新的活力,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点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运用多媒体的操作演示效果,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出示两辆汽车,通过操作显现两车慢慢相遇的 全过程。如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掌握了两地、同时、相向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电脑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这样运用电教媒体的操作演示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 ,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思维变得直观形象。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抽象时,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头脑当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出来,自然不能激发起这部分学生兴趣,只能激发其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思考,这样就不利于一节课的教学。比如:有的教师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直接采用口述,说:“同学们,你们都见过车轮吧,想一想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能不能把车轮改成方的或三角形的呢?由于问题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想象车轮改成方的会是什么情况,不利于学生思考。这时的教学就需要借助我们的电教媒体,利用电脑帮助解决,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课前教师可以先做好三个小车,并且能够运动,把这三个小车的车轮分别做成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通过多媒体演示三辆小车运动的情形,学生马上会发现做成圆形的,小车运动比较平稳,而车轮做成方形的、三角形的,小车上下抖动。学生马上会说车轮做成圆形的车子比较平稳。这时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车子运动比较平稳呢?学生由于知识原因,回答不出这个问题。这时教师引入:“我们就一起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今天的内容,相信学完后,你们就知道为什么?”由于学生的求知欲望已经被激发起来,想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就会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自觉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使用多媒体利于为学生创设质疑氛围,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利用课件设计疑问情境,注重“存疑”,把“?”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问题在学生的小脑袋瓜中蹦出来,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求知解题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之中,跃跃欲试想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10:32 | 只看该作者

例如在教学“利率和利息”这一课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到银行拍一些顾客存钱和取钱的录像,其中包括银行周围环境,银行的利率表,以及银行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学生观看录像时,便产生了问题:“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什么是利息”“怎样存钱利息才多呢?”……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笑而不答,只是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我说:“本节课要学习的‘利息和利率’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所发现的问题。”这样我就利用课件从现实生活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教学现实有机结合”,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利用多媒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回收废品”这课时,教学难点是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先用电脑课件出示录像:公园里各个角落都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和塑料瓶。“这是教师今天特意去公园拍摄下的,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谈话,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塑料袋和塑料瓶。“这都是人们留下的,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美丽的公园将变成了什么样呀?”学生想象,并发表简短的感受。“是呀,有几个小朋友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决定一起来收集这些塑料袋和塑料瓶。”因为教材上面设计了三个小朋友,如果把三个小朋友放在一起比多比少,容易扰乱学生的思维,记得有位老师说过:“老师备课,最重要的是能自已去理解教材,把教材先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呈现给学生,化难为易,这样的课堂,学生学起来有趣,又能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所以笔者利用课件设计,首先出示小林和小娟,小林说:“我收集了26个塑料瓶。”小娟说:“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3个。”根据图上的信息,让学生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很容易就提出:“小娟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列式:26+3=29(个)然后出示小青说:“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少4个。”根据图上的信息,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说:“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列式26-4=22(个)从而突破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求知欲强,生性好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旺盛的求知欲,达到既定的教学要求,巧妙地运用投影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去认识,去思考,从多角度去发散思维。
如我在教第一册“6的加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6的加减”的知识,我出示了“牛”的活动图,“草地上左边有4头牛,右边有2头牛,一共有几头牛?”“草地上左边有条有2头牛,右边有4头牛,一共有几头牛?”“草地上左边有条有3头牛,右边有3头牛,一共有几头牛?”的投影演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叙述,并列出三个对应的算式:4+2=6,2+4=6,3+3=6,逐步训练学生看到这样的简图,列出4个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通过投影的直观演示和教师多角度的启发诱导,学生加深了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开拓学生视野,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有效突破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学,是有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然而现实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静态,无法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处理,实现动态变化过程的直观演示,把抽象转化为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学习,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事实上,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如:第十一册的“圆的面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大量引导学生通过“逐步逼近”的学习途径,感受“极限”思想,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10:39 | 只看该作者

1、多媒体引导学生把圆8等分,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寻找图形转化的基本方法:分-------拼。
2、学生根据多媒体的演示导向把圆16等分。让学生看到把圆值6等分和把圆8等分比较,拼成的图形更接近长方形。
3、再把圆32等分,64等分,无限等分。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从而启发学生得到这样的结论: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如果无限地等分圆,拼成的图形就能无限地接近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C/2),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r)。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圆的面积=C/2×r=2πr/2×r=πr×r
再如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 屏幕中先将圆的底面分成8份相等的扇形,然后将圆柱切开分成两半,将红色的凸出齿锋部分对准另一半凹进去的谷底部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再按教材中的要求平均分成16等份后拼图,平均分成32等份后拼图,最后将圆柱平均分成更多等份后拼图, 然后提问学生:圆柱体分得越细,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什么形体?这时多媒体进行演示,将切分前圆柱体的底面部分与拼合后长方体的底面部分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将圆柱体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让学生结合演示讨论、思考、总结。由于在整个切拼的过程中,它们的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圆柱体体积等于长方体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展开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 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深化概念。
教师对数学习题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习题的教学是渗透在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和实验教学之中,使整个数学知识达到全面地统一。但是,学生往往对习题课并不是很重视,单纯为练题而练题,进而降低了习题的有效性,达不到练题的真正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习题上要把握住适度,系统指导学生练题,提高每道题的有效性。同时,在练习设计中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培养发散思维的习题,并利用多媒体快速展示,这样既节约了教师抄题的时间又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随堂练习能起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拓展提升的作用[3]。有效高质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大家都懂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学习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思维和操作形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向思维的环境。因为它有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提出与新知有关的问题后往往在新知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产生矛盾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中会积极思考,在活动中会主动参与。叶圣陶强调:“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把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和课文中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教学活动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涨,创造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制作计算机课件时,将有关的教学内容“闪烁跳动”几下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这几下“闪烁跳动”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却不一般。“闪烁跳动”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例如我在“角的认识”中有这样的设计:在直线上任取两点,两点间的一段“闪烁”几下,引出线段,这几下“闪烁”,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线段的特点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增加,要求适当加快教学进度,传统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这个要求。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就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常教学效益。 如:“圆面积计算的教学”。
推导圆的面积公式,需要实现匀与不匀、曲和直、有限和无限、近似和精确的转化。从而体现对立统一、相互转化以及量变导致质变等辩证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变换的思想和方法,而且使学生初步地了解极限思想和极限方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将面积的概念用于圆:“圆所占平面(部分)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进而提出圆面积的计算问题。
(2)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用割、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面积和它相等的长方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10:4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我们能不能把圆转化成面积和它相等的、计算公式已经知道的某种图形呢?
(3)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圆纸片分成16等份,并且用这些小纸片去拼,看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如图表1所示)

图表 1圆面积的演变推导过程
当学生确认拼得的是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后,出示圆纸片被分成32等分后拼成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发现:圆纸片分得越细,拼成的和圆等积的图形就越近于长方形。当学生依次观察和比较了几种有限分割的情况,并且注意到等分份数加倍时拼成的图形的变化趋势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等分的份数无限加倍时的“终极状态”。通过以上多媒体课件的不断展示,让学生经历一个直觉的极限过程。
(4)由于在上述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宽)始终是C/2=πr和r,所以,和这个图形的面积相等的圆面积是S=πr•r=πr2
(5)圆面积公式得出后,应把它同圆周长公式比较,以免混淆。并且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S=C/2•r
(6)通过多媒体展示多种多样应用圆面积公式的练习。包括推理和计算等方面。除根据半径求面积外,还可以根据直径或圆周长求面积,并且可以在生产或生活的实际情境中出现这样的算题。  
(七)善用多媒体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在的数学问题倾向于生活实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寻根究底是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的时候过分的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原生态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再现于课堂,来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距离[4]。
比如在教学合理安排做事的次序时也就是怎样来安排洗茶壶、洗茶杯、放水、烧水、放茶叶、泡茶,光凭老师讲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甚至会把小孩子弄的晕头转向,现在利用多媒体事先把它做成两段小动画,一段是把这些环节一项一项的做完最后喝上茶需要多少时间;另一段是先洗茶壶后放水,接下来在烧水的同时去洗茶杯和放茶叶,最后等水开了泡茶,这样需要多少时间。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出来第二钟安排更合理,更节省时间。又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我把一个学生一天的起居作息情况制成七组镜头:午夜12时,夜深人静,人们进入了梦乡;早上6时30分,天渐渐亮了,小学生起床洗脸;早上7时30分,小学生背上书包上学;上午11时30分,小学生放学;下午1时30分,学生背上书包上学;晚上7时,全家在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又是午夜12时,一天过去了。每组镜头,都配有钟面,看到时针、分针不停地转动。同学们边看边论,熟悉的人、熟悉的场面,普通计时法与抽象的24时计时法就在自己身边。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二、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对课堂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学生对它都喜闻乐见。多媒体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在利用多媒体之前,教师一定要清楚本节课的需求,设法找出多媒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所以要牢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该出手时才出手,灵活运用。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化静为动有助演示强化,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中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化解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内容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定能受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相遇问题”这课时,重点是学会求相遇问题中的路程;难点是理解相遇问题中的相关术语的意思及弄清两个物体相向运动时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画出教材中静态的线段图或图像。这难以将其中隐含运动变化的情形直观、便捷地展示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可把相遇问题的图形、图像动态化,使概念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5],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10:50 | 只看该作者

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往往很多数学问题的“难”并不在于知识本身的难,而是在于知识推导过程的难。合理运用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具体形象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化“难”为“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内容。例如《长方体体积计算》,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进程:⑴探讨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如何解决体积计算方法的问题,利用电脑演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改变。⑵探讨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利用电脑依次显示:①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②把这样的4个正方体摆成一排;③把这样的正方体3排摆成一层;④同样的共摆2层(最后得到一个体积为24立方厘米的长方体)。⑶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以4人为一组,用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派代表上台当“小老师”,用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拼法,并对照本组实验报告单说出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总个数的关系,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⑷归纳体积公式。⑸验证公式。以上教学进程,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清晰有序的展示学生的操作思维过程,为学生抽象概括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创造了条件,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实验、观察、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方法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又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探讨长方体“面”的特征时,电脑课件出示下面的学习提纲1、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2、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学生讨论汇报后课件演示验证;屏幕上先出现6个长方形,再慢慢围成一个长方体,并将围成的长方体旋转一周。然后依次抽出长方体的后面、下面、左面分别同它们的对面比较,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在图文声并、静和动结合的情境中,既激发了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也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了通道。
(二)反馈时用,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行为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注重在认知过程的评价方法与功能,以及突出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自评,是多元化的具体体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参与性,可以有效地解决评价多元化的问题。其一,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备课时预测的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成电子版练习,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内容,从而使练习更有针对性。其二,利用视频投影仪,可以把教师巡视中发现的学生的典型范例或典型问题展示在屏幕上,或讨论、或质疑、或讲解,便于聚焦学生的思维,达到正确的思路得到强化的目的。其三,利用网络可以实现学生的互评,强化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三)化抽象为形象时用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轻松快乐。
三、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需注意几个问题。
随着人们对多媒体教学这一新方式地位和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必将在数学教学中普及和广泛应用。但是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时也必须认识到它并不是万能的,它同其他教学手段一样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数学教学中不分内容,不分形式,不分场合,不分环节地一味使用多媒体手段,那么不但达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
教师在课上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教师的教学风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风格设计课件,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就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它的关键在于课件,但如果教师不懂或不精通多媒体技术,那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不是做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就是自己不会做,如果请别人替自己制作课件,别人并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教学意图,制作的结果肯定达不到欲想的效果,这样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教师应掌握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要尽可能多地获取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研究,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真正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为教学服务。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教师要掌握专业技能外,具体在制作课件时尽量做到简洁大方,因为课件的吸引力与生动性并不在于漂亮的装饰和有趣的动画,而在于课件本身主体的取材是否生动、课件的设计是否合理、课件中设置的问题是否带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只要教师明白这一点,在制作课件时就不会片面追求“花俏的技术含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10:55 | 只看该作者

(二)多媒体运用的频度要适当。
有的教师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甚至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其实则不然,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使用时间过长,会造成学生的眼睛疲劳,从而对所展示的内容失去兴趣,精力分散,影响教学效果。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多媒体也一样,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媒体的应用要有利于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我认为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其它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坚持不可取代性原则,尽可能地避免或缩短形式上的追求过程。多媒体教学时影像文字接踵而至,学生为了跟得上,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理解消化,导致所有的内容都看到了,但都没有掌握好。讲的越多,知识越繁杂,就越失去了重点,使得学生眼花缭乱,一片茫然[6]。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强调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课堂讲解、必要的板书、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与学生问答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任何多媒体课件都无法替代的。另外教师在选材上一定注意教学的容量,不要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知识全部搬到课件上,要进行修改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接受。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要相结合。
目前,在一些教学观摩课、评比竞赛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过分地强调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完整性和全程使用,不顾教学规律,完全撇开黑板和粉笔,以为在课堂上完全不用传统工具就是先进的体现,其实这并不是可取的,黑板和粉笔的独特优势有的是不可替代的[7]。因此,我们应使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好的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
最后再次强调的是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处于主导地位的仍是教师,因此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能动作用才是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核心思想。计算机和教师究竟谁处于核心位置?答案谁都应该清楚。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过程,但如果说计算机能代替教师完成知识的传授就大错特错了。任何教育工具都只能作为知识的载体,而知识的传承只能由人来完成。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数学就无从发展,甚至可能被扼杀,数学的生命力在于能延伸教师表达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也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才是数学的发展方向。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它更体现和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数学课堂直观教学生动、形象,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我们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自己的教学,努力学习电脑知识,提高利用多媒体的技能。确定多媒体的最佳运用时机,还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不失时机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18: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