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虚拟感受生活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而且可以有声有色、循环往复地将学生带入到各种生活场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具体感悟到语言文字所描摹的图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不但发展了思维能力,而且得到了审美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
4.设计多元化问题情境,深入理解,提高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课件的设计利用多媒体创设各种情境,通过教师的配乐诵读,通过相似的音乐或图画背景,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感悟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投影仪或计算机将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机输入,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把它们排列成序,教师可以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将问题解决。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主体式教学,改变了课堂固有模式,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二、化静为动,降低学习难度,强化学生理解记忆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在阅读教学中改变了逐段讲解的“段段清”,以及以“训练点”为中心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难以将这些丰富的信息表达清楚,而多媒体教学却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曲项”利用动画展现一只白鹅浮在水面上不断伸曲脖子, “曲项向天歌”在前一个动画的基础上合成鹅叫的声音效果;“白毛”利用一幅静止的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突出其白色的羽毛,“白毛浮绿水”展现一只大白鹅浮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突出其“浮”的悠闲的神态;出示“红掌”,白鹅挥动红色的脚掌向前划水的动作和划水的“哗哗”声,我在此引导学生观察水、鹅毛和掌的颜色对比以及鹅的悠然动作。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得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
三、丰富的网络阅读材料,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广读、多读才能有所悟,广读、多读必须要有大量阅读的材料,网络教学就可以提供丰富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图文并茂的网络阅读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网络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多方面创设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网络教学环境,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执教三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利用网络上《大自然的语言》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听、读,学生的阅读需求得到了满足,激发了阅读的兴趣,这样,网络教学轻而易举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广泛的网络阅读资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广泛阅读是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如:执教《美丽的武夷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走进武夷山,了解武夷山,教学之前,我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从电脑上收集有关武夷山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这些图片和资料,学生被武夷山美丽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此时我又趁热打铁,提供了武夷山的旅游资源网站,学生在旅游网中自由选择,阅读了武夷山的概况,知道了武夷山还有许许多多的山峰及每一座山峰的特点,了解了九曲溪名字的由来,并欣赏了武夷山的风光图片,让他们一起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陶醉、用心去品味美丽的武夷山。这些丰富的阅读内容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可见,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广泛阅读,自由地汲取知识,不仅逐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