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用教材教”的理解与实施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1: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特别是“教材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传统的“唯教材、教教材”发展到现在的“用教材教”。那么,如何理解与把握“用教材教”,如何实施?是一个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问题。
  是不是把例题、习题换一换,或用电脑改变一下显现的方式,就是“用教材教”呢?我认为,新理念所倡导的“用教材教”决不是这样的。她应该是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全面领悟教材所反应的知识要点、蕴含的教学思想方法基础上,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地选择与改编、删减与补充,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只有正确理解了“用教材教”,才能正确实施“用教材教”。下面以我听的一节“可能性”教学以及自己的实践为例说明“用教材教”的实施策略。
  ……
  师:还想做游戏吗?
  生:想。
  师:我们分组进行摸球游戏,摸到白球为中奖,怎么摸?
  生:1人1次,按顺序摸。
  师:按大家刚才说的方法摸,每人摸1次后把球放回盒里,另一人再摸。
  (学生分组摸球)
  师:请各组汇报结果,要说摸了几次,中奖几次。
  一组:摸了6次,一次也没中。
  二组:摸了6次,都中奖了。
  三组:摸了6次,都没中奖。
  四组:摸了6次,中奖6次。
  五组:摸了6次,一次也没中。
  六组:摸了8次,一次也没中。
  师:想一想,为什么有2个组全中,其他组都没中?
  生:可能都是白球,其它的没有白球。
  师:打开盒盖,检验一下是不是。
  (学生打开盒盖查看)
  师:2个组都是白球,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其他的都是红球,可能摸出白球吗?
  生:不可能。
  师;谁能用“一定”“不可能”把刚才的情况说一说。
  (学生说)
  师:这样做公平吗?怎样做才公平?
  生:放2种颜色的球。
  师:拿出学具袋,看有哪几种颜色?
  生:白色和红色。
  师:如果让你一次摸2个,猜猜能摸出什么颜色?闭上眼,摸摸,说一说。
  (学生摸球)
  师:通过刚才的摸,你发现了什么?
  生说,师板书:
  可能二个红色
  二个白色
  一红一白
  师:还想继续挑战吗?小组合作,往盒里按要求装球……
  以上片断是《可能性》第一课时重点内容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执教者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这“不唯教材”的做法值得提倡和肯定。但我听了这节课后有模糊不清的感觉,也难怪学生在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时,出现语文课中的用词造句的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执教者没有准确把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思考)、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对于还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认识事件发生的两类情况:“一类是能肯定的,一类是不能肯定的,”相对来说对“能确定的”一类理解更难一些。执教者把二类情况分解为一前一后认识,中间用“中奖问题的不公平性”过渡,并把重点放在“不能确定”一类上,这样削弱了两类情况的对比,淡化了两类情况的本质,从而导致学生认识不深刻,体验不够。
  针对以上教学的不足,我认为应作以下处理:一是两类情况同时出现,整体认识;二是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下结论的研究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感受事件发生的两类情况。我进行了实践。重点学习过程如下:
  1.从学生刚开展的“庆元旦感恩”活动抽签表演节目引入,让学生初次感受事件发生有不确定的现象。
  2.通过问话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思考(猜想)、试验验证、下结论。
  3.让学生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活动,师课前为学生准备好2个袋子,1号袋中只有1种颜色的球,2号袋中有2种颜色的球。课中先让学生观察2个袋中的球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只一种
  两种
  再请组长把1号、2号袋中的球分别例入1号、2号盒中,分组思考以下4个问题,并进行试验验证其结果是否与思考一致。
  (1)1号盒中肯定能摸出白球吗?
  (2)2号盒中肯定能摸出白球吗?
  (3)1号盒中肯定能摸出黄球吗?
  (4)2号盒中可能摸出黄球吗?肯定能摸出黄球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试验、汇报结果,对应于前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板书,板书结论。
  只一种——>能肯定——>一定/不可能
  两种——>不能肯定——>可能
  因为加强了两类情况的对比,并借助直观、清楚明了的板书,让学生很清楚地明白了事件发生的两类情况,能肯定的与不能肯定的;在能肯定的一类中,又分为一定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两种情况。同时,学生还初步了解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及过程,教学效果比较好。由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在实施“用教材教”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策略:
  1.有利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欲望是发自于内心的需求,人有了需求,才会主动地去做。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决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使一些无关情节削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应使所创设的情境有益于学生学习认识活动的展开。
  2.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水平。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基础上。所以,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提供的教学情境、学习材料,要能让学生回忆或联想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找准学习的切入点,以利于学生能顺利地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这说明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自主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状和个性差异,创设有利于每个学生亲历、体验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动手做、动脑想、用心感受和体验。
  4.有利于搭建学生的自主发展平台。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怎样达到这一基本理念,关键在于教师的再创造。我们教师不仅要在从教材到预案的这一创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个性差异,而且更要在从预案到课堂教学的这一创造过程中,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及时调整学习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探究、体验与感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1: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