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西部地区高中教育信息化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教育信息化应是普及的,对海南省西部地区高中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调查,探寻在信息化开展中中遇到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对海南省西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以期能为整个海南省和其他与此地区相似的地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海南西部;高中;教育信息化;困境;对策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1]”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前,教育信息化已在全国,尤其是发达地区开展。由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因教育系统内部的组成因素,如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式、教育环节等发生重大变化而被称为教育史上“第五次教育革命 [2]”,可见,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
一、研究背景
海南省2001年即开始在海口实行教育信息化,2003年即出台了《海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2年,海南省教育厅下发了《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我省入选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从这些文件能看出,海南省在教育信息化道路上起步较早,脚步迈得却稍显缓慢。海南省儋州(海南省西北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南省西北部)、乐东黎族自治区(海南省西南部)、白沙黎族自治县(海南省中北部)、东方市(海南省西南部)较之东部,则又显缓慢。东方市在这其中,少数民族人数相对较少,但相对海南其他地方又较多;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人口组成介于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与东部汉族聚居区之间。随着海南成为国际旅游岛,汉族人口会不断增加,对东方市进行研究,能给西部其他县市将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又可找到自身前进的方向。
东方市地处海南省西南部,全市人口43.5万(2009年统计数据),境内有汉、黎、苗、回等民族,其中汉族34.5万,黎族8.8万,苗族等其他民族0.2 万人。远离大陆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多样的人文环境,构成了含有地域特色的教育文化系统。也由于这些因素,其与相对发达地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与海南省教育厅的扶持下,东方市教育信息化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发展困境。找到教育信息化困境,再依此寻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东方市的教育发展意义非凡。
目前国内外在中学教育信息化研究方面都集中于发达省市,对海南的研究很少,对海南西部地区的研究更少。然而,教育要实行公平化,研究者不能只研究前沿区域,而要兼顾其他地区。故而,笔者选择东方市作为海南西部地区的代表,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1-2020)》与东方市地域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问相关人士等方法,对东方市五所高中其中的四所,即八所中学、铁路中学、民族中学、东方中学进行了调研,以期通过调研可以深入了解东方市高中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发现在教育信息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符合海南省西部地区地域特征且带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有效策略,从而在推进海南省高学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促进海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为具有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概念界定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最早明确是在20世纪末的美国。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俗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计划中认为信息技术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后,这股信息化潮流蔓延到全球,很多国家制作出了国家信息建设规划,包括教育系统的信息化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