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马,人类无言的朋友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马,我为你哭泣

  挣脱僵绳,甩掉鞍鞯,扯下锨铁和蹄铁,这一切都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它渴望解除羁绊,它渴望在无垠的原野上奔走,它渴望大自然给予的原始美。它提起双踢,长嘶一声,它喊出对自由的深切渴望。

  它懊恼;它悲愤;它无奈;为何它的祖先站在重自由与驯养之间选择了后者?为何它的祖先要放弃那原野上还缀着珠儿的青草,而选择了那牧场里干燥无味的杂草?为什么它的祖先要放弃那永远看不到边际的塞外草原,而要选择那似乎永远看不见天日的马棚?为什么它的祖先要放弃自由奔跑,而选择了带着鞍鞯为人类服务?为何……太多的为何,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没有答案,太多……大多的太多,也改变不了它的命运,命该如此,只有认命!

  人性的残忍呀!它亲眼目睹它的长辈为人类辛苦劳累一生后,被人扒了皮,放了血,宰了肉……它用嘶叫来表示它的愤怒,它希望人类停止那双沾满血腥的手,可它换来了一顿鞭抽。它火了,高高抬起它的前蹄,想踏死人类,想冲出马棚,想回归自由。可是,它挣脱不了那牢牢栓住他的僵绳,它撕扯不了那封住它嘴的锨铁,它更越不过那高高的栅栏。它的着一举动换来了更痛的抽打,皮开肉绽,鲜血长流,并用那烧红了的铁烙它。它又嘶叫,它又抬起前蹄,它用力的甩它那美丽的尾巴,可这样的动作并没有持续几秒。是的,它屈服了,它被人类的残忍彻底征服了!

  它开始为人类工作,它从一匹狂野、不屈服的马彻头彻尾的变成人类的劳动工具,它变一匹人类认为的“好马”。渐渐的,人类开始赞扬它,它会及时的甩甩尾巴,以表示自己的“灵气”。但是它内心已经空虚,它曾亲身感受到人类丑恶的一面,它深切的知道,人类那精致的外表里涌动着一股浊流!

  它仍向往自由。有时,它会静静的站在草场上,只是安静的外表下是一颗波澜壮阔的心。它仍然向往自由,它仍然羡慕那狂野的,不拘一格的野马,它无数次幻想自己拥有自由,但是每次幻想的会更痛彻心匪,它多想在夜深人静的时侯逃走,它多想再抬起前踢嘶叫。可是,它不敢,它早以被人类的残忍折服,它害怕人类。

  悲,那段被人驯服的辛酸岁月;痛,那皮开肉绽,心灵的折磨;泪,永远洗刷不了人类的残忍……

  马,我为你哭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马,你是在默默地为人类哭泣吗?


  记得在抗战期间,大别山地区流传着一个关于马的传说。

  刘邓大军进驻大别山后,生活十分艰苦,战士们都到了吃一顿管三天的地步。就在这时,刘伯承下令把自己的坐骑杀掉,那是跟随他征战一生的战马。刘伯承不忍看见杀它的情景,就让自己身边的警卫员去办这事。那位小同志就牵着刘司令的坐骑走向山林中,一面走一面抚摸着它那雪白的毛,眼泪洒了一路,不时把自己的脸在马的头部蹭来蹭去,马仿佛也感觉到它要成为牺牲品。它只是把头与警卫员的头碰了碰。它毕竟是刘司令的战马,况且现在刘司令还病着,脚腿不灵便,他怎么能把它杀了呢?

  出人意料的是,警卫员放它走,它却不走。于是他拔出手枪对着天空放了一枪,马只是吼了两声,仍然没有离去。这时警卫员的眼泪又落了下来,找了根棍赶它走,马慢慢离去了,还不时回头望望……

  刘邓大军的战马越来越少,就在一次行军的途中,泥泞的山路特别难走,而碰巧刘司令腿脚不便,就在他跌倒的那一刻,忽然远处传来了马的嘶鸣声,警卫员大惊失色,它怎么又回来了呢?只见那马飞奔到首长的身边,吻了吻首长的腿,嚎叫了两声,这时首长看了看警卫员,没说一句话,继续他们的行军……

  那马是不是被吃掉了,史料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是它提高了行军的速度,是它激起了战士们必胜的信念,是它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一个信心的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为我们描写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传神地展现了马的强劲豪迈,让人有一种马鸣风萧萧之感。

  马是大型哺乳动物,四肢强健,力大善跑,加上它的感觉器官发达,眼大位高,视野开阔,记忆力、判断力都很强,方向感也极准确,居六畜之首。给人的印象是憨厚、诚实、纯朴,又和人有方方面面的亲密关系,于是就有了许多佳名美誉:乌骓、赤兔、八骏、九逸、天马、宝马、汗血马、白龙马、千里马等,这些佳称,无不流露出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无论在游牧时期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马就是生产力的标志。一直到近代社会农业尚未机械化之前,马几乎包办农村的一切繁重工作。时至今日,在我国的一些落后地区,马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力,被农民视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可以说,马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功不可没。从秦兵马俑、汉铜马俑到唐三彩马,各个时代、各种质地、各种形态的马工艺品栩栩如生,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马以速度见长而成为古代交通工具最佳之选。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它产于大宛,汗水从肩部流出,呈血色,一日之内可以跑千里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人生如白驹过隙”等句都传神地展现了骏马疾驰的情形。至今,人们仍为它的速度而喝彩叫好:马在各种赛马节、赛马会上的速度使人颠狂,马在奥运会上表现的机敏和优雅令人倾倒。

  马在古代也是建功立业的功臣,“马到成功”就是由此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战,六骏战功显赫。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可以说人与马所组成的骑兵部队是最具威慑力的军事力量,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马和人一起创造了历史。

  正因为如此,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语、俗语记载了这一切:“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做事更有把握;“老骥伏枥”比喻人虽老壮志犹在;“千里驹”却是褒奖年青才俊的好词。文学艺术中也有它的身影,如臧克家的《老马》;历史故事中有王亥驯马、九方皋相马;唐代的韦偃,近代徐悲鸿等为之倾倒而作画;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赛马》都是为它谱写的赞歌。

  时至今日,人们还要高声呼唤龙马精神……这一切无不说明,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已成为我们人类无言的朋友、忠诚的伙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 11: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