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语文电教课开启并滋润农村留守孩子的心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2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语文电教课开启并滋润农村留守孩子的心灵
摘要:“民风民俗”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但实际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或是老师轻描淡写,或是学生寥寥数语,因此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成为农村语文老师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次口语交际课从学生所接触和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入手,进行探索。从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分6人小组进行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接着各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了全班交流和互动。最后让学生以交流收获的方式进行小结,教师适时点拨和引导,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不仅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华夏儿女的团结统一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关键词:电教课;留守孩子;民风民俗;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民风民俗”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安排这次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继续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选择的内容可以是节日习俗、民族服饰、特色民居,也可以是风味小吃、风俗习惯、民间故事等;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调查访问了解到的。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愿意当众表达,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孩子,说话经常吞吞吐吐、含糊不清;他们思维较慢,注意力容易转移,加上紧张的心理,他们不愿意与人说话;沟通时也抓不住重点,漫无边际。不善于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顺序组织要说的内容,语言连贯性差,缺乏条理性,所以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条理的表达成为口语交际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 . 围绕“民风民俗”进行口语交际,做到特点突出,表达流利;
2 . 了解并积累关于“民风民俗”方面的知识,为本次习作做准备;
3 . 感受祖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围绕“民风民俗”进行口语交际,了解并积累关于“民风民俗”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感受祖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中华儿女的团结统一,尊重并热爱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
四、教学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也清楚地认识到口语交际课的重要性,然而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老师们却束手无策,或是老师轻描淡写,或是学生寥寥数语。所以在教学中老师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快乐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品味生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28:34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但课文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我国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好吗?
1 . 板书课题:  口语交际二   民风民俗
2 . 首先,请同学们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3 . 解释民风民俗,“民风”指风土人情,“民俗”指风俗习惯。
(二)创设情境,分组交流
  1.课件展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民族服饰、特色民居、风味小吃、风俗习惯、民间故事等。根据学生兴趣和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六个组,根据各组的交流内容给小组命名,分别为伶牙俐齿组、能言善辩组、妙语连珠组、出口成章组、对答如流组、巧舌如簧组等进行交流。
  课件展示交流提示:
  ① 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
  ② 把民风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 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2.明确要求(课件展示):
   ① 主题明确;② 特点突出;③ 内容具体;④ 表达流畅。
  (四)交流收获,突破重点
口语交际课和其他的教学一样,在即将结束时,要注意总结方法,所以我在全班交流后让大家用下列句式进行交流,以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课件展示):
1.听了同学的介绍,这节课我了解到了……
2.听了同学的介绍,这节课我感受到了……
3 . 适时引导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进行总结,激发情感
同学们,在泱泱华夏,盛开着56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可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我们不仅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而且也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团结统一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正如歌里所唱的那样,多媒体播放一段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56个民族  56支花……》,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下课。
六、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本单元课文主要介绍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本次口语交际的训练,一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继续感受和吸收民族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二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依照事先设计的教案,首先是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由此,引领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分6人小组进行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并在此过程中,各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了全班交流。但一堂课下来,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在交流资料,学生自由表达,培养说话得不到体现。没有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差距也很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和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努力让媒体教学走进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课堂;努力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努力让电教课开启并滋润农村留守孩子的心灵;努力让自己的教学之花开的更加美丽灿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4: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