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生和谐创设情境使课堂最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生和谐创设情境使课堂最优化
关键词:课堂最优化  考改促课改   师生和谐  创设情境
摘要: “一个日子,一个孩子,就是教育。擦亮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
   我们应该去发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让他无限发扬;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让他意识到并愿意去努力完善;发现可以让他快乐起来的特质,让他尽可能的快乐并感染周围的人也快乐!
   正文:               
“一个日子,一个孩子,就是教育。擦亮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李镇西如是说。
学校应该是伴随、见证孩子成长的温暖家园,是孩子拥有温馨记忆的美好场所。但现实的场景是:中考或高考后学生用烧书、撕书的方式来庆祝“赢得解放”与“获得自由”;不少的学生厌恶并诅咒学校生活;我们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总是加强戒备唯恐他们又弄出什么意外事件。他们为什么如此仇视自己曾经那么向往的校园生活呢?难道孩子天生就不爱学习吗?当然不是,是我们的教育造就了孩子对学校的对立情绪。
关于东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耳熟能详,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最大的差异则是:老师特别信任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足够的信任,不讲,放心不下;不做题,更放不下心。课堂上的许多努力,似乎都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放心。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到:讲了N多遍了,你们怎么还是记不住。冷静反思:学生何尝不想会呀!记不住的根源是知识没有变成他们自己的内在东西,没有经过真正的体验与建构才会导致屡做屡错。
为了让学校成为孩子快乐、幸福的地方,为了少出现N次的强调,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反思课堂教学如何改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参与的作用,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效起来。
2014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变革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我省“考改促课改”的考试动向,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将题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视野从单一的卷面转移到实际生活中,突出了试题的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整合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题的大转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试题的特点顺应了课改的方向,体现了课改的趋势是情理之中;变化的力度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不仅学生不太适应,我们老师们也是大跌眼镜。本次思品试卷中有一个描述图形的题,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说实话答案没回来之前老师们也不敢肯定本题的答案,当时我还在想怎么把一个数学题印在了思品的卷子上,冷静思考后觉得这是考查学生对事物的分析和观察能力,对语言的概括和组织能力,对思维的开放和整合能力,而这是在传统课堂上绞尽脑汁也训练不出来的。课堂的深度改革时不我待,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深度转变时不我待,学生学习的方式转变时不我待!
下面就今后的课堂改革谈几点体会:
一、有效课堂的起点——学情分析
    《人民教育》第3期44页《重新理解“学情分析”》指出:虽然实施课堂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师要注重学情调查与分析,强调把学情分析作为教学的起点,但从实践操作来看局面比较尴尬,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依然面面俱到的从头讲到尾,唯恐不够详细;学生真正感到困惑的,缺草草一带而过,导致课堂效果总是不能如人意。因此,我认为:有效课堂的起点应是在课前预设时对学情的分析要到位。
日常听课时,老师们无论是学案的设计层次还是活页达标的运用,无论是课堂流程的操作还是教师的点拨讲解都没有较大问题,但往往最后的达标效果却不太好。我们经常认为原因是学生参与的效果不好抑或是老师的课堂操作有问题,但根源在于教师课前预设时对学情分析的不到位所导致:忽视了学生的胃口大小与喜好,这样即使再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因为做饭前我们的饭菜已经不合他们的胃口了。
我们现在所谓的学情分析只是停留在印象式、经验式的判断上,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研究与分析,缺少实质性的联系,导致授课内容或高于或低于或脱离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知识的学习在一开始就游离于学生的兴趣之外,达不到心灵的共鸣,自然就影响到了课堂效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09:13 | 只看该作者

要想提高课堂的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备课时认真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乃至个性差异都要做以细致的分析,使我们的预设与他们有心灵的共鸣。譬如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时候,教材的纯理论知识和教师空洞的说教对这个年龄的学生起不了多少效果。我们不应该坐着空想,应先与学生接触后再决定讲什么、怎么讲,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备课中减少教师的理论预设,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减少对知识的识记,增强实地的探究调查。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出沉闷的课堂,尊重他们好动的性格特点,分小组到校园内找寻不负责任的现象,并在现场以小组的方式讨论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如何解决、应该怎么做,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同时。案例是活生生的,感悟是真实的,我想学生的状态应该是积极地、热情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他们想要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因此,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需要的而不是教师判断出来的,而这就需要准确而有效的学情分析了。
二、有效课堂的途径——情境创设
我们都熟悉这样的场景:课堂上,学生自律能力差,思想容易开小差,师生互动交流贫乏,导致老师辛苦的讲、学生乏味的听,课堂效果自然不好。
如果在教学中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在近似于真实的环境中通过体验来增长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的能力,达到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就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知识的传递。
    “以学生为本,重在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正能量,让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清楚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廖文胜老师教育思想漫谈之一《谈教育以学生为本》一文中“以学生为本”提倡把每一个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来研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自然生长。看到“自然生长”的时候,我眼前浮现出了一幕:在一次关于“询问物品的位置”英语课评课的时候,市教研室田主任提了一个问题:学生课堂不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老师们都认为是日常的训练不到位、学生的基础较差、自信心不够强等原因。田主任笑着说,那是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在于教师的课堂设计出现了问题。如果在要求学生训练“in、on、under”时,不要让学生坐在那里凭空表达,而是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利用教室里物品的位置,让学生自然的利用身边的实物来练习,指出文具、书本、桌凳等物品的位置,可以自然而然的让学生放松心情活跃起来,因为他们感觉到了一种真实感,能够身临其境,产生了想参与课堂的欲望。这种参与是自然的、真实的、发自内心的,这样的课堂表现出来的活跃不会显得矫揉造作,而是水到渠成的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
    因此,廖老师所说的“自然生长”应该理解为:教育以学生为本,要因材质的不同使之自然生长,一切的课堂行为都必须考虑你的对象:紧紧围绕学生这个“本”。
“以学生为本”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和研究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由“师”者变为“导”者:为学生寻求知识、获得知识、整合知识提供帮助、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造我们的课堂,才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三、有效课堂的动力——师生关系
一节生动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紧密配合,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随堂课、公开课的评课中往往有这样的评价:这个班学生真死板、学生怎么就那么不配合呢、课堂气氛就是调动不起来------老师对学生的课堂状态显得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其实我们反思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课堂的设计者——老师,是我们在课前没有铺垫好气氛活跃的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
回想杜郎口学校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原生态的表现,源于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的老师出外讲课时最注重的不是备课而是课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短暂的接触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消除学生说的紧张感并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课堂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的老师缺乏的不是专业的知识,也不是操作的技巧,而是对学生的非智力的培养。是的,我们都很努力的、千方百计的、想方设法的想把学生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一旦达不到就会失望、气愤、苦恼甚至是体罚,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学生。而学生总有千言万语、再多的想法、再多的委屈也只能憋到肚子里,因为“师道尊严”不可违抗。静下心来换位思考,学生其实没错呀,他们已经很努力了:既没有违反纪律,又不妨碍他人的行为,只是成绩没有达到我们为他划定的目标而已。造成彼此之间矛盾的是我们,我们忘记了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靠再多的强制也改变不过来,因为这是自然规律和自然认知,我们是没有能力来改变规律的。“教育并没有再造的功能,既不能让学生平白无故地滋生智慧,也不能把固有的短板拉的很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09:17 | 只看该作者

    作为教师的我们,向学生要求对我们尊重,我们却时时伤害着学生的自尊。面对新形势的我们,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才能胜任这份工作。学生不仅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提高文明程度,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人民教育》有一篇《教育不能苛求》的文章,文中指出“很多人会认为,没有教不了的孩子;很多人会以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朝着我们的指向。其实,我们错了,教育没有那么多的义务,教育也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教育无非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质,让美好的更加美好;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弱点,并尽可能地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教育,可以努力,但绝不能苛求。这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对教育应有的宽容。”
    于是联想到前段时间结束的运动会,我校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参加的学生大多是成绩不好的,但他们在赛场上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去努力拼搏;联想到课间操各班级的领操员,他们也大多是老师心目中的学困生;艺术节的表演,积极参加训练、朝气蓬勃的是学号靠后的学生----想想他们在赛场、操场、舞台上的那份自信、活跃、向上的精神状态,忽然想通了一些问题:教育的很多困惑与无奈是因为“教者”的愿望与“学者”的实际相差太远造成的。
    我们应该去发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让他无限发扬;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让他意识到并愿意去努力完善;发现可以让他快乐起来的特质,让他尽可能的快乐并感染周围的人也快乐!如果能尝试着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并鼓励学生,那我们的课堂就可能会活跃起来,课堂效果就会好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3: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