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进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2.《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训。
3.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利用 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社区等,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协同备课、经验分享、课例研究、专题研讨、教学反思等校本及区域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能力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5.“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 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
6.“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等;“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
7.课程实施中,要加大培训模式创新力度,推行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重点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现教师 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培训机构要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
8.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学习平台网址:www.jste.net.cn如果在本校教师库中无您的信息,请本校人事管理员 为您创建信息,并且由县管理员审核通过。总共获得 80 分即可获得合格。点击“正在参加的网络培训”,打开的学习主界面,包括通知、课件、作业、论坛、学习进度等,如有未提交作业会有 消息提示。
9.在课件目录中会出现模块试卷或者测试,点击“查看”即可打开测试内容,每个测试最多可提 3次,所有出现在课件中的测试都必须得分在 80 分以上才能获得学时。
10.培训作业提交的有效时间为 。作业内容直接在编辑器中填写,也可以黏贴word内容,或者上传附件。作业只有提交后,辅导员才能批改。作业抄袭, 。只需从所有作业中选择一题完成,不能多做,字数不少于 500 个字。
11.标记为“讨论题”的帖子,可以参与讨论回帖,回帖5个,不得抄袭。每个回帖不少于 300 字。可以点击“新发帖” 创建一个新的讨论题。发帖、回帖被辅导员评为“精华”的,每个“精华”可得1分。
12.问卷调查在培训结束后 起开始可以完成,(暂时还没有时间限制,不做调查问卷的,学时为 。)。
二、不定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A )个系列的课程,共( D )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A.3 B.9 C.15 D.27
2.课程主题“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每门课学时建议是(B )
A.不大于6 B.不大于10 C.不大于12 D.不大于16
3.课程主题“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示例是(ABCD )
A.电子书的设计与制作。
B.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C.利用电子白板内置工具制作**学科教学课件。
D.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4.课程主题“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内容要点是(BCD)
A.技术资源在学生技能训练中的应用策略与方法。
B.学科教学资源运行设备的使用。
C.学科教学资源的教学应用策略与方法。
D.学科教学资源的类型及内容。
5.课程主题“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考核评价建议是(BD )
A.技术资源支持的课堂导入设计方案。
B.技术资源支持的教学评价环节设计方案。
C.案例分析。
D.设计评价量规。
6.课程主题“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案例资源是(C )
A.提供利用不同平台构建网络学习空间的典型案例。
B.提供信息技术引发教育教学变革的典型案例。
C.提供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典型案例。
D.此主题不做要求
7.课程主题“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践任务是( B )
A.设计利用学科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实践的任务,制定实践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完成教学实践。
B.设计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任务,制定实践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完成教学实践。
C.设计利用技术资源开展学生技能训练的实践任务,制定实践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开展相应的学生技能训练。
D.此主题不做要求。
8.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组织与管理“维度中,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基本内容是( ABCD )
A.利用技术支持,转变学习方式,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B.让学生在集体、小组和个别学习中平等获得技术资源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C.灵活处置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发生的意外状况。
D.支持学生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技术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9.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与诊断“维度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是( ABCD )
A.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
B.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并能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C.尝试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测验、练习等工作,提高评价工作效率。
D.尝试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
10.( A)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
A.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B多媒体应用能力C.电化教学应用能力D板书设计能力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2.什么是多媒体教学环境?
答: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3.什么是网络教学平台?
是能够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的网络平台的统称,如网络资源平台、网络互动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在线测评系统、在线教学与学习空间等。
4.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中学员要完成哪几项学习任务?
(1)完成课件浏览(观看课件总时长达到1080分钟)占50% ;(2)完成课件中的全部客观题试卷 (得分全部达到60分及 以上)占10% ;(3)完成1道主观题作业 占 20% (优秀作业可额外获得2分); (4)论坛发帖或回帖被置为精华(每个1分,最高可获得18 分) 占20%;(5)总共获得80分即可获得合格。
5.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是什么?
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谈谈您打算怎样去达到这些要求,做一名自主发展型教师。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做好校本研修,为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效支持。要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四)中小学教师要将《能力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升技能,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探索,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成长路径,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您认为最适合您的课程主题有哪些?学习困难是什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体操作还有什么难题?
T4 素材的处理与加工
T5 多媒体课件制作
T6 学科软件的使用
T8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T20 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T16 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
以上课程主题选择一个进行分析论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