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3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练习中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也使教师在教学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快捷,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与基础,它强大的功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以学生为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们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为例,谈谈其在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还可以提供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使传统的识字教学锦上添花
传统识字教学在音、形、义三方面开展教学,而由于静态的黑板的局限性和教师个人的书写功底的差异,使学生识字、书写,读音总是有出入的,学生的书写,读音,总是离开不了教师的阴影,而学生对于“义”的理解,也局限于课文背景的理解,无法更宽,更广地突破。当信息技术进入识字教学后,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信息技术将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识字效率。
(一)、创设语言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场面,使学生在对语文内容理解和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
(二)、展示动画效果,突破教师板书的局限性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在教学中,制作具有动画效果的识字教学课件,在动画中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难为易。还可以强化学生的书写,突破教师板书的局限性,使学生能够在多媒体动画的演示下工整规范地书写,从而达到书写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拓展空间
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解决了传统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图识字。为了使学生掌握生字的结构,在课件制作时充分显示汉字的构造规律,在教学中很好地体现音、形、义的特点,就要合理地设计多媒体课件,让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教师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内容。如在教学“握、把、提、拂、摸”一组字时,第一组画面出现基本字“握、把、提、拂、摸”第二组画面则出示提手旁,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一个人提东西动画动作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握”手的“握”字与什么有关,在提手旁旁边加什么字?学生很快地说出加“屋”,教师在提手旁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屋”字就过来了。与提手旁组成了“握”字,以此类推,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观察,学生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并总结出自己的识字方法,这样,教师以动态画面的形式,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有效第地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运用这一规律识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32:22 | 只看该作者

三、使阅读教学如虎添翼
(一)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阅读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等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需求需求。现代信息技术,能展示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再现事物发展的变化过程,从而有效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捞铁牛》时,就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即如何摸清位置,如何备船装沙,如何备船搭架,牛船如何相拴)和打捞过程(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紧绷,铁牛向上,使劲划船,一直到拖牛上岸)学生一看演示,再读课文,便会一清二楚,多余的时间,就可以去体会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将这一过程用文字描述出来了。
再者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由静态到动态,由无声到有声,便抽象为形象,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并给学生创设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得教学容量形象化,表现多样化,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直观,形象。
(二)、集中注意释疑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紧紧把握阅读教学集中注意的课文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让课件紧紧围绕着狐狸骗走肉的整个过程展开教学,课件的展示也紧扣对狐狸的三次说话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主要目的和要求,使得教学不散不乱,主次分明。特别是对狐狸的第三次对话理解,如果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辅助,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尴尬的境地,也可能会导致难以收场。
当时教师用讨好的语气读完狐狸的第三次说话:“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来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其中有个学生就举起了小手问:“老师,乌鸦和麻雀我都没有见过,究竟是谁的羽毛好看呢?它们的叫声我也没有听过,狐狸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这个问题问得真好,你们大家见过乌鸦和麻雀吗?听过它们的叫声吗?”,我笑着问。本以为多数学生会回答见过或者听过,出乎意料的是大家都用迷惑的眼神望着我。还不停的摇着小脑袋回答说:“没有,我们也不知道,狐狸说的是不是真的?”正在同学们一脸疑惑时我出示课件让孩子观察麻雀的羽毛和乌鸦的羽毛。同学们都笑了:“嘻嘻,乌鸦的羽毛黑漆漆的难看死了”,“麻雀的羽毛是彩色的,漂亮”。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我又问:“你们想听听麻雀的声音和乌鸦的声音吗?”,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想听!”。于是我就把麻雀的声音和乌鸦的声音放给他们听,看见他们乐呵呵地相互讨论着:“乌鸦叫的声音好难听呀,哇,哇.....”,“麻雀的叫声好听,嘻嘻…..”学生们都恳求到:“再看一次,再听一次!……”这样,课堂气氛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此时我板书:夸羽毛、嗓子。于是我总结问:“乌鸦和麻雀相比,声音没有麻雀的好听,羽毛没有麻雀的好看,这下你们知道狐狸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了吧?但是它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当然为了讨好狐狸呗,让它开口,这样肉就会掉下来了。”师:“第三次对话后狐狸得到肉了吗?”,学生们都笑了:“得到了,哈哈哈哈……上当了。”
从《狐狸和乌鸦》案例中教师发现把教学内容、教学经验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促使目标生成,就必须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由静态到动态,由无声到有声、变抽象为形象的功能,扩大课堂信息容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并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得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直观、形象。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条件让学生亲自去感受,那么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没有见过麻雀和听过乌鸦叫声的情况下又怎么能理解狐狸所说的话是真是假呢?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参与,使阅读教学集中注意于课文中的主要内容,那么可能就乌鸦和麻雀的羽毛和叫声也会成为孩子们讨论的焦点,从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达到。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用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构建互动性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开放性的课堂,让学生在丰厚的、整合性视野开阔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语文,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既丰富了语言的文化内涵。又使语文教学的魅力和趣味性得到了充分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32:26 | 只看该作者

四、作文教学如鱼得水
多媒体教学犹如一缕春风,使作文教学生机盎然如鱼得水。
首先,能再现艺术形象,引起学生共鸣。从观察的角度来讲,多媒体可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的要求,把图中的事物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地处理,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观察,从而使学生思维逐步升华。如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时,先是屏幕上展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的图片,再用动画的方式,按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并充分引用特写镜头,慢镜头,重播等功能,指导学生观察。因为学生观察的细致入微,所以在写作文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另外,通过多媒体再现场景,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学生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点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例如指导学生写冬天时,先播放一个有关冬天的片段: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一幅幅粉妆玉砌的美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山峰,有平原,有村庄,有树林,有河流,还有雪地中尽情玩雪,堆雪人的孩子们。学生会根据自己观察的侧重点,展开想象,认为冬天是白色的,还有人认为冬天是热情的,还有的认为冬天是充满激情的,更有的认为冬天是温馨的---,通过多媒体,再现场景,可以充分实现发展思维。再者、运用多媒体教学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获得的材料。学生无话可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时未做有心人,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上课时走出课堂再观察又不可能,因而在教学中,尽管教师反复提示、启发、诱导、提供写作材料,但是由于教师的语言比较抽象,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造成学生说过、听过,但拿起笔写时,还是感到无话可说,无从说起。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等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中的事物、场景,把语言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与写作相关的材料,并在图像信息的提示下,引导学生丰富地想象,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仿佛感到事物就在自己身边,建立了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认识,充实写作内容。
最后,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学生的赏析能力即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多媒体的应用为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领悟评改作文的方法,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现就教师示范评改作具体介绍:课前,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习作,选择数篇典型习作作为评改的范文。上课时,将准备好的范文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并在范文的旁边附上本次习作的要求(用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颜色显示)。首先让学生欣赏佳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对范文的每个环节进行评价、讨论、衡量是否达到习作要求,并总结出称其为佳作的理由。其次让学生评改“病文”,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习作的要求,如“选材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等”,对“病文”逐篇、句、段进行剖析、诊断,从大处加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最后指导学生围绕范文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细微处落笔进行“治病”。讨论之后进行修改,并把修改的地方用红色显示,提醒学生加以对比,对大家一致认为优美的词句及有创意的语句,直接在句子下面画波浪线,以示鼓励。
五、使练习春风化雨
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因为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的局限性,难以在练习上取得突破,于是,许多教辅资料呼之而出,这无疑给学生,家长造成了无形的负担,而利用信息技术指导作业,既可以除去以上弊端,又能大容量、多层次地将练习展示给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智力闯关游戏,设计多样的练习形式,也可以在练习中引入生活片段,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另外,形式多样的练习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反馈信息,使教师有充分的依据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使语文中所涉及到的汉语的自身复杂的规律变得形象直观,充满情趣也富含吸引力,从而使教学也变得生动、有趣。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信息技术参与语文辅助教学不可否认的功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