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相长我的骨干教师成长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5:5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相长我的骨干教师成长之路
                                                             高中  海口市一中  过琼
时光飞逝,似乎是转眼间,我踏上讲台已经十六个春秋了!回顾往昔,从初上讲台的青涩、紧张到如今成为海口市骨干教师的一员,的确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1.教
1.2在常规教学中成长
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教学任务的达成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所以,研究学生、教材和考试,精心备课,通过常规教学,能使自己得到迅速的提高。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学生知识,更是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重难点,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如在遗传教学过程中,子代种皮、果皮和胚的性状及基因型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历届学生都感觉头痛。之所以成为难题和难点,其原因主要有:①初中所学知识遗忘。学生对诸如胚、种皮和果皮的形成等有关植物个体发育知识缺少感性认识,这些微观知识内容往往是速记速忘。②理论和实践结合难,绝大多数学生用遗传图解都能非常熟练地解析F2性状分离比,但是如果将这种知识放到实际实验操作的背景中去思考,学生普遍感到茫然,如观察统计F2性状分离比时应选择什么材料进行观察?什么时候观察?F2种皮和子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性状分离比是同时观察统计出来的吗?③知识综合难,这类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迁移难度较大,既涉及到遗传基本定律,又考查了植株个体发育过程,还涉及实验中实际操作的步骤,特别是种皮和母本植株、子叶与母本植株的关系,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
如何破解这个教学难点?这个问题成为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结,久久不能释怀。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虽然一直力求不断改进,但是教学效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又到了一届高三时,一天深夜,我在准备“生殖的类型”教案时,翻开案头的教学参考书,我一下子被两幅图吸引住了,一幅是荠菜胚的发育过程图,另一幅是人类胎儿发育过程图。真是太相似了!真是太神奇了!于是我找了两道典型例题,如下:
试题1: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都杂合的F1自交产生的F2中均应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那么观察这两对性状分离比时应选择观察的材料是(    )
A.F1植株和F1植株             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1植株
试题2:已知豌豆的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若基因型为GgYy的个体自花传粉,则该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和子叶颜色的比例分别是(    )
A.1∶0和3∶1                               B.3∶1和3∶1
C.9∶3∶3∶1和9∶3∶3∶1      D.9∶3∶3∶1和3∶1
我接着从教学实施的角度再次整理了一下思绪,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和设计:①对照类比,揭示共同点。呈现这两幅图,让学生进行比照,分别找出两者相对应的部分:胚(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胎儿,种皮——子宫,果皮——孕妇的肚皮。②以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建构。凭借学生对胎儿发育过程的了解,以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知识的迁移,能够更好地比较“种皮和母本”、“子叶和母本”的关系,以破解这个难点中的关键。③归纳总结和提炼学习的策略。为了让学生在类比、迁移、建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内化和巩固知识,形成一种稳固的学习策略。④探究问题的本质。以上都是以视觉的形象直观为学习形式,但是这种形象直观一般都是外显的、表面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外在表面,还需透视事物的本质。于是通过设问来引导学生思考:“果皮和种皮为什么是母本的一部分?而子叶却是子代的组成部分呢?”学生通过回顾植物个体发育过程,最后得出如下的结论:“果皮和种皮其实分别是母本的子房壁、珠被发育来的,应该是个体发育的一部分,并不是生殖后代的本体部分,只不过是伴随着生殖而发生的过程;而子叶是胚的一部分,是子代的组成部分。”⑤回归试题,在绘图中理解和运用。组织学生画出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的种皮和子叶图解,标出种皮和子叶基因型,并判断种皮和子叶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在组织学生画出F2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的种皮和子叶图解,标出种皮和子叶基因型,并判断种皮和子叶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后帮助学生顺利求解到正确答案。许多重难点知识,我都通过各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我也在这个深化课堂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和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5:51:29 | 只看该作者

1.2在公开课、比赛课中成长
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教学需要变革,也正在发生着变革。传统教学侧重“双基”教学,教师备课侧重于知识教学设计,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设计;注重静态教学设计,忽视过程设计;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而素质教育及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
就在我还在独自思考着怎样实践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时,一个机会来了。2003年9月,我当时所在的衡阳市举行生物探究式教学比赛,我报名参加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还不是很熟悉,只能边学习边摸着石头过河。准备的过程非常辛苦。我查看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对探究式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学习。我精心准备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以问题为载体,形成“提问-假设-实验-总结”的学习过程。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体验知识,进而生成了一些鲜活、出人意料的经验,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所以获得了一等奖,并且代表衡阳市参加了湖南省的教学比赛。在省一级比赛中,我不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同时也从其他选手身上学到了许多,受益匪浅。因为课例优秀,我又有幸被推荐参加同年中南六省区生物教学研讨会。我的课堂教学在评比中又荣获一等奖。比赛,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自我提高、相互学习。教师不仅能从比赛课中收获良多,而且上公开课的收获也是很大的。通过同事,特别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提醒和指导,能发现许多平时自己很难发现的不足。所以,组里一旦有公开课,我都踊跃参加。
2.学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体会要想做一名好教师,必须要勤学勤思勤总结。
2.1勤读书
谈起读书,可能有些教师会觉得自己整天都没离开课本,那不是一直在读书吗?还有些教师能找出N种理由来为自己不读书开脱:当班主任工作太忙,没时间;高三教学压力大,整天要忙着做题,没空看别的书;家里孩子小,家务事多,诸如此类。我认为读书是一种习惯和生活态度。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教师拥有的一桶水,应是“源头活水”,不应是一桶“死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更新的重要方法就是读书,就是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对一般人说的,更是对我们老师说的。
我除了多年来一直坚持订阅、阅读《中学生物教学》等教学杂志外,还坚持读一些文学方面的名著以及大师,如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还包括当下一些实力派教育专家,如魏书生、于漪等人的著述。我认为,只有读书多了,知识面广了,视野开阔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
而每次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后,组织部门也不忘给我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帮助我们学习,推动我们更快的成长。通过阅读《如何成为骨干教师》、《做起来写下来—一个普通教师的成长体悟》,以及王极盛教授的《快速提分法》丛书,都让我收获特别大,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2.2勤反思
当今是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与其说不注重学习将被时代淘汰,不如说不善于反思将被淘汰。古人就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工作中更需要不断地反思,细心审视和分析自己实施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们个性的发展及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所以,反思能力是教师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我在上完一堂课后,都会对教学情况进行一个反思和总结,然后根据这些体会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寻找实际教学与备课设想之间的差距。对于体验比较深刻的内容,就会以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或论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写作就是接纳和消化知识的过程,并且还能帮助我贮存资料,便于以后查询,同时很好地促使我的思想总结与专业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教这些年来,我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各级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经过这样多次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我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成为骨干教师是所有教师都在追求的教师职业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要成为教师之骨干,还必须继续学习,继续调整自己的心态,必须坚持反思,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6: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