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听课中发现,叫不出学生姓名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每当老师想提问某个学生又叫不出该生姓名的时候就显得非常尴尬,课堂氛围明显受挫,影响了教学的流畅性和教学效果。
美国教师行为守则的第一条:“记住学生的姓名。”[1]记住学生的姓名,是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记住学生的名字是对学生的尊重和认可。美国著名政治家吉姆法里认为:“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 [2]。戴尔·卡耐基说:“一种简单但又最重要获得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记别人的姓名。”[3]
通过访谈,我发现学生对于教师“1号、2号、3号”的号码式提问、“下一位、下一位”的顺序式提问、“左面那位、前面那位”的方位式提问特别反感,因为这些称呼让学生感到教师不愿意了解他们、亲近他们,教师高高在上、高不可攀,不愿意和他们做朋友;这些称呼让学生感到他们的人格不被教师所尊重,拉大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一旦师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距离感、隔阂感,教学管理的难度就会成倍增加,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
1987年9月,当我带上行李去苏州大学报到时,内心充满着激动、紧张、好奇和不安的情绪,因为在这之前我连小小的东海县城也仅仅去过两次,还是参加中考和高考。一下子到这么远的地方,心情可想而知。但当我走到苏大报名点时,一位教师一下子叫出了我的名字,我瞬间有了家的感觉,对叫出我名字的老师倍感亲切,内心充满了感激。一旦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亲近感,教育教学管理就会变得很容易。这位叫出我名字的老师是我们的辅导员王永山老师,原来在报名之前,他通过录取信息记住了每一个同学的相貌和名字。后来,我把王老师的做法用到了教学管理中,结果我总能比其他老师更早地与学生建立起个人感情,更快地把班级凝聚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记住学生姓名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师生互动。通过姓名提问,个别辅导、单独谈心、召开小组座谈会或与学生一起玩耍游戏等等,教师不仅把学生的外貌与姓名统一起来,更重要的是了解姓名背后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优缺点,家庭背景等等。有了解,教育教学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蕴藏着学生丰富而鲜明的个性品质。教育教学中,叫出学生的名字,不仅是教师的礼仪要求,也是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走近学生,和学生成为朋友的开始,更是有效课堂管理和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