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师随笔集锦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样的学习有效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最近发现班上有名学生“M”,作业中的问题很多,一些别人不会出现的问题,他却经常出现,而这名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础还可以,不知为何最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此,我最近在课堂学习中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了一些观察。

【镜头1】

我在黑板上带领大家归纳、总结用小数表示的单、复名数之间的转换特点,随着总结的不断深入,一些原本还有些模糊的学生,思维逐渐地清晰起来了,慢慢地找到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抓手。此时,我一眼扫去,发现“M”也很认真地在听,在写,还时不时地皱皱眉,从他的学习情势上来看,他学的很认真,心想今天“M”或许掌握了一直没有掌握的名数互化的内容了。

可等到全班学生进行练习时,发现“M”的作业几乎还都是错的,并且,错的内容就是刚刚大家讨论过的错例。

【镜头2】

    M:老师,4.2吨=()吨()千克,为什么在吨的括号里写的是4,而不是4.2?

    师:这是一种什么单位之间的转换?

    M:(摇摇头)

    师:你看左边是?右边是?

    M:左边是吨,右边是吨、千克。

    师:左边就是什么名数?右边又是什么名数?

    M:左边是单名数,右边是复名数。

    师:单名数转化成复名数,我们在课堂上是怎样总结的?

    M:忘了。

    师:忘了?

    M:嗯。

    师:把4.02分成两部分,整数部分满吨,直接写成多少吨;小数部分不满吨,就转化成低级单位——千克。

    师:整吨的拿走后,还剩多少吨呀!

    M:02吨。

    师:怎么是02吨?

    此时,有一个孩子正好经过,接口说,这还不知道,不就是0.02吨吗?

    师:对了,整吨的去掉后只剩下0.02吨了,怎么把0.02吨转化成千克会吧。

    M:老师,我晓得,是002千克。

    师:什么,怎么会是002呢?你写出自己是怎样想的,让我看看。

    M在草稿纸上写,0.02×100=002

    师: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M:哦!是1000,(改成0.02×1000=002)

    师:小数点怎样移呀!

    M:向右移动。

    师:向右移动几位。

    M:三位。(边说边指给我看是002。)

    师:第一个零是小数点移过的位置吗?

    M:哦!不是,是0020。

    师:整数前面的零有意义吗?

    M看着我,不说话了。

    师:课堂上我们早就研究过,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整数前面才写零,一般都不写,因为写了没有意义。你说应该写成多少?

    M:哦!20。

【镜头3】

学过取小数的近似数后,学生完成一些独立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进位过程中有些问题,方法基本掌握了。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M问题很大。

    生1:老师,M除了保留整数对的外,其他全错。

    师:是这样吗?

M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其实,在刚刚的学习过程中,发现M一动不动地在听课,好像很专心的样子,但没有想到却会是这样的效率。

【思考】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学习,不讲话,是不是就能一定把学习搞好呢?通过M这个例子,最起码可以看出,所谓的专心听讲、不讲话、守纪律,不一定能达到真正的有效学习。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学习是否有效,并不与这个人的一些外在的表现相关联。只有当这种外面学习的表现是因为内在学习的动机的自然流露时,外在的表现才能显现出学习状态的某些特征。那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呢?

一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里所说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了,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做作出来的,做作出来的积极性是被动的、应付式的,他不是学习者真实学习情感的流露。只有真正发自于学习者内心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有效学习。

二是实实在在地体验学习过程。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学习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体验过程,学习者只有在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与脉络,才能体味到学习的三昧,才能把知识一点一滴地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那些蜻蜓点水式地学习,是很难把握所要学习知识的核心。

三是掌握学习方法是学习的首要。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只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的点对点的学习,而是借助对某一个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的学习,以期达到对点所在面上所有内容的全面把握,这就是要求学习者不仅仅把学习的内容作为学习重点,更要把学会学习的方法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学习才能真正到学习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随 想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每每看到媒体上报道,某某学生因为学校教育不到位,出现了不良后果,或是某某学生如果老师这样教育就不会出现那样的后果,等等,如此报道现在已不是个案了,成为某些媒体抓人眼球的热点。

姑且不说这些现象是否真的如此,但按照国外的一些惯例,如果你不是教育这个行业里的专家,你对教育现象的评价应持慎重态度,因为,他们认为,你不是专业人士,你能说出什么?人家这样做我想一定有他的道理,试想,西方那样民主的国度里,如果真都如国人这样好对教育品头论足,西方人什么也不要做了,整天围绕着教育转都转不过来。为什么人家有那样健全的民主法制制度,却不对教育说三道四的呢?

这不能不说到人的素质了,要比人的素质,当前国人素质与文明程度大家都心知肚明,说白了就没什么意思了,但要比对别人的说三道四,我想我们的国民在世界上或许能拔个头筹。

就拿我们教育做例子吧,现在的教育除了教师自己没有话语权外,什么人都可以对教育说上个一二三四五来。今天此公来说不能这样,明天彼公来说不能那样;今天甲提出老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明天乙建议学校教育应怎样;如此周而复始,各色各样的人对学校的教育指手画脚。而恰恰就是这些拥有公共资源话语权的人,没几个是真懂教育的人,因而,他们的观点、言论中很少有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的。正应了一句话,外行管内行,但你没有办法,当前的体制就是如此。

教育除了体制上处在一个尴尬境地外,还在社会群体中是个弱势群体,社会上随便一个什么人,只要没有满足他的教育需要,他就可以对教育进行横加指责,并且这样的人群不在少数。他们往往众口铄金,一个老师,一所学校,淹没在这样的吐沫中,还会有什么样的生存空间?教育还能有什么样的作为?

当前人们不是对教育不关心,而是关心的过了火,关心的让教师、学校无所适从了。而当下对教育的关心大多只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为追寻一些个体的利益。然而,这样的言论与关注度逼得教育正一点一滴偏离教育的轨道,正逐步地失去了教育的本真意义。

如果我们的社会对教育少一些浮躁的心态,多一些务实、理性的思考,那将是教育的春天。

点评

受益非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5 13: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呵护“一点点”进步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案例】

前段时间考试,发现D居然考了45分,对他来说简直是破天荒。原因是,这孩子从一年级进学校以来,就有心理上疾病,不论什么时间他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家长为此伤透了心,能想的办法也都想遍了,仍然是没有什么起色,因而,从一年级开始,考试对他来说,只是写个名字而已。

然而,这学期以来,发现D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课间知道找朋友玩耍、游戏了,孩子们固有的孩子气从他的身上跳动起来了,快乐伴随着笑声时时挂在他的脸上。第二个变化是D从原本课堂学习与我何干的状态中,微微有些苏醒,上课有时也会跟着学习内容在转了,时不时给他指定的简单内容能顺利完成,虽然,时常在课堂上还是发呆、观望,但与原来的他比,已经是换了个人似的。其中有几件事更让人高兴。

    事件1:

    下课了,大家都去玩了,按以前D会坐在位置上发呆,可今天一下课,他高高兴兴地就从教室前绕到教室后,走近博的桌子。

    D:走,玩去呀!

    博:我作业还没有写好,等下子,写好了就去玩。

    D:嗯!好吗。

    当时,我正在讲台上理教学工具,无意中听到的谈话,如果是别人可能不值得注意,但D的行为让我感到既惊讶,又高兴。

    事件2:

    期中测验发卷子前,我对前一段时间一些同学的情况进行了口头上的评价,其中,第一个评价的就是D。

    师:老师发现,这次考试最值得表扬的就是D了。

    生:(有些学生急着问了)他考了多少分?

    师:45分。

    这时,我发现下面一片嘘声,不少学生表现出的是嘲讽的神态。

    师:怎么,D的45分少了。可能与我们某些同学比分数是少了点,可与D自己比可就不得了了。你们大家有谁看过D以前能考这么多分。

    学生听我这么一说,口气缓和了许多。

    生1:是的,D比前考试好了许多了。

    生2:他现在也能经常交作业了,真有进步呀。

    师:希望大家今后多帮助D,多关心他,相信D的学习一次会比一次好。

    此时的D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我,小脸少有的红了起来,裂开嘴笑嘻嘻地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从来没有过的兴奋与腼腆笼罩他。

    事件3:

    D:老师,我和翀在玩,楠害我。

    边说着边用手比划着。

    师:你叫他不要害你。

    D:他就喜欢害。

    师:跟他讲,再害老师要找他了。

    D:嗯!

    D说完点点头跑出了办公室。因为,D是向班主任汇报,我不出声地看着他,对他表现出正常孩子的行为感到吃惊。

    【思考】

D,这个被医生判定为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孩子,不仅原有的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而且,还表现出有向好的方面转变的迹象,实在是值得高兴。

学校里的孩子千差万别,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出现与D类似的人。如何面对这些孩子在学校的教育呢?我想这是一线老师最为头痛的事,因为,如果一个班出现一、二个这样的孩子,势必影响教师的教学业绩,因而,一些教师尽可能回避这样的孩子。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就是教育孩子,并没有说有选择的教育孩子,更何况教育孩子不能光看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应把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对待D的。

首先,给他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引导同学从各方面关心他,尽可能地把他当成一名与大家一样的孩子来对待。课堂上,如果他在听讲,及时加以鼓励;如果他能完成我单独布置的作业,照样会得到与大家同样的激励——红五星;各种练习尽可能是弹性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及时交作业,总会找机会表扬他,没有及时交作业也由我单独来处理,尽可能让他感受到,在学校里学习不是一件让他感受更痛苦的事。

其次,帮他找到些许的快乐。由于疾病上的原因,D很少与其他人交流,因为他与别人交流时,不仅语言上有障碍,而且,不知道基本的交流方法。为此,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制造一些交流的机会,他能算出的口算让他说说,他能写出的算式让他写写,他能读出的数让他读读。每每看到他完成一件事后会心的笑,兴奋的劲头,由衷地为他高兴。

再次,淡化别人对他的负面评价。D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中肯定会有人对他有很多的负面评价。对于其他人对他的负面评价,尽可能不去理会,并尽可能不让这些负面评价出现在D的面前。始终用一个对待健康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他,呵护着他健康地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乘法分配律的问题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五·一”放假前进行了期中测试,可能是试卷的难度大了些,测试的结果不太理想,全班55人中,最高分98分,最低分45分,其中,90分以上的18人,80至89的20人,70至79的7人,60至69的6人,不及格的有4人。对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应用题失分人不少,但更多的人在简便计算中失分最多,其中有关乘法分配律方面的失分所占的比例最大。出现的错误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没有进行分配乘法分配律

    如:125×(40+8)=125×40+8

                  =5008

    从中不难看出,这些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容,“一个因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积再相加,结果不变。”不了解要把125这个因数分别与括号内的每一个数相乘,想当然地只乘了一个数。出现这种情况虽然只是个别学生,但也反应出了他们在此环节学习上出现了障碍。

    二、教条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如:275×98=275×(100-2)

           =275×100+275×2

           =28050

    这种错例产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教材对于乘法分配律介绍的形式就是A×(B+C)=A×B+A×C,没有其他变式形式出现,虽然,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拓展,引入了两数相减的情况,但学生受习惯性思维定势的影响,总是认为只有两数相加的情况才可以用乘法分配律,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这种习惯性的错误。

    三、缺乏乘法分配律灵活运用的能力

    如:4+4×378+121×4=4+4×(378+121)

                    =4+4×499

                    =4+1996

                    =2000

    从上面这个例子很明显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教材标准格式的基础之上,没有从标准的格式概念中引申出自己的理解。乘法分配律在此已拓展到三个算式间的问题了,如果宥于原有的理解,当然是无法来解决新问题,它需要对乘法分配律的进一步理解与深化,才能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上题之中,如果把4+4×378+121×4改写成4×1+4×378+121×4,我想会有很多学生发现其中蕴藏的规律,既相同的因数为4,不同的加数分别是1、378、121,如果能这样想问题,不仅能顺利地解决问题,而且,还可以让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针对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在下一阶段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教学。

    一是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规范的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一些连套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解题都不会的学生,他们一定对乘法分配律缺乏正确的认识,基于模糊认识基础之上的运用,当然是错误百出了。因此,当务之急是帮助这些学生从新理清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建立起相对清晰的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二是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开拓学生的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虽然教材只对乘法分配律的标准格式作了要求,但任何一项学习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都有一个深化与拓展的领域,深化与拓展不仅是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的提升,更是学习知识必须走的一条路,是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升自我思维能力的必需。同时,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相信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会更加厚实,全面。

    三是个别辅导与整体教学相结合。由于学生在乘法分配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共性的,但更多的是个性的问题。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既能提高效率,同时,也能不影响正在进行的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蹲”下来思考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这段时间为了赶进度,课上的比较快。原因是这学期的教学时间太短,上课时间不到十五周,而人教版四年级的老教材教学的内容又多,如果上课的进度不快点,学期结束时课还没有上完,到时不好解释了。

可能是课上的快了些,这段时间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

【案例】

昨天有两节数学课,第一节课把“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上完,第二节课接着上用小数表示名数,然而,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问题很多。

师:昨天的作业很多人都是错的,你们怎么了?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知道两个名数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在想的过程中就乱来,另一种是知道两个名数间的进率,但在小数点移动的过程中,小数点不知道怎么移,或是知道怎么移,但移的结果不正确。

下面的学生都不出声,一个个的看着我。

师:老师以为这么简单的内容大家应该没问题,怎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生:(个别学生)是哟,这还不容易。

当这几名学生说话时,其他人都用很陌生的眼光看着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是迷茫与不解。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内容还是有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新来学习一下。

……

【思考】

面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站在一个成人的角度来思考,总感到不可原谅。心想,这么简单的内容还不会?可如果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眼光来思考出现的问题,你会看到另一个天地。

最近只考虑到如何赶教学进度,没有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站在我的角度来看是太容易,在习惯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没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这样的后果是教学进度赶上了,但却是牺牲教学效果为代价的。

在教学中我们到底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待教学问题呢?

首先,要在心里“蹲下来”,蹲在与学生同样的高度来考虑问题,这时,你一定会看到你平时很难看到的许多东西,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教学的问题,教学的针对性会更强,教学效果会更佳。

其次,要在行动上“蹲下来”,蹲在与学生同步前行。很多教学的内容,如果用成人的脚步来行进的话,相信走得很快,但如果用儿童的步伐来行进,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如果,你能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帮助他想出跨过阻碍的方法,比你站着指挥得到的效果好的多。

再次,要在情感上“蹲下来”,蹲在与学生同喜同乐的平台上。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如果老师能站在与学生同样的平台上感受着课堂的情感变化,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让学习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小事情中的大问题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现象1】

今天和昨天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根本不读题,甚至题抄了,但他在做题的过程中却未按照要求来做。

如:昨天作业中有一题是要求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把相应的几个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但却有近六、七个人不是写成一位小数,就是写成三位小数,其中,有三人没有抄题,其他四、五个人都抄了题,我找了几个孩子问了一下。

    生1:(抓抓头,笑着说)没注意。

    生2:我以为是写成一位小数。

    生3:(很不好意思)我就那么写的。

【现象2】

这几天总有两位学生作业本没有及时交,大部分孩子每天布置的作业确实做了,但却没能及时的交上来,每天早上我改作业时,总会出现一、两个人悄悄地把作业本塞到我办公桌上,如果你问他什么理由,几乎百分之分地说,不是说昨天忘了交,就是说组长不收他的本子。

【现象3】

在昨晚的基础训练中有一道题,让学生看一看提供的几个数中,那些数的零可以划去,按照小数的性质,当然只有小数末尾的零才能划去,但却有不少孩子把其中的一个整数400后面的两个零也划去了,等我把这个内容在课堂上一讨论,他也知道不对,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却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

【现象4】

    师:改写与化简当然要用等号连结起来呀!怎么作业中许多人把它当成读数的形式来完成了。

    生1:老师,你没有讲哦!

    生2:是的。

    师:昨天让你自学时,难道没有发现这种书写特点?

    生3:我们只注意怎么化简与改写了,没注意怎么写的。

【思考】

以上的几件小事,看似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深究的话,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不少学生缺乏责任意识。虽然说孩子小,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太高了,但作为一名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到现在还不知道及时完成作业,及时交作业,还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不少孩子在家中连书包的都是由父母来整理,做作业没人监督就不做,不论有多少理由,都说不过去。

问题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生作业中读题不认真,自学中学习不严密,可以看出,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凭着感觉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诸如认真审题的习惯,主动思考的习惯,自觉倾听的习惯等,这些孩子正是在这些学习习惯上出了问题,每每总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这儿有事,就是那儿有事,对于因学习习惯上的原因出现的问题,如果不从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逐步培养,教学中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问题三,不少学生不会学习。从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看出,如果练习的内容与例题相类似,学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许多。如果出现与例题有一点距离,或没有形式上的联系只有内在的联系内容时,有一些孩子就会不知如何是好了。这种依靠模仿进行学习的方式,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时间一长,很多学生就不会自己动脑子想问题了,面对出现的问题时总是机械的套用某些模式来解题。因而,缺乏思考的学习不仅是没有深度,更不可能会学习。

以上存在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薄弱之处,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改进,把可能影响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逐步消解掉,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你说怎么办?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早上拿着水盆去打水,经过教室窗口时,无意中瞟见好像有人正扒在桌上写作业,仔细一看,不对呀!他不是在写作业,而是对着另外一本基础训练在抄呀!等他一抬头,发现是侃。真想不到这个孩子还会抄别人的作业,难怪最近好像感到他学习上总有些不对劲,原来是这回事。

当时气得连水也忘了打了,此时,侃也看到了我,他一下子呆了,不知所措,我隔着窗子很气愤地向他打了个到我办公室里去的手势,一句话也不说扭头回到办公室。大约过了两分钟,侃怯怯地站在了办公室门口。

“侃,你过来。”

(怯怯地,慢慢地走到我桌边。)

“你为什么要抄别人的作业?”

“我,我……”

“我什么呀!你是不是在抄别人作业?”

不出声地点点头。

“你真有本事呀,现在连作业都抄别人的了,难怪这段时间发现你的上课心不在焉的,作业做的也一蹋糊涂。”

边说边拿出他昨天交上来的作业,不仅书写乱七八糟,而且作业中的问题也很多。

“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后一题我不会做。”

“那你不知道向同学请教或问老师呀”

“我,我怕麻烦,就直接把妍作业拿来抄了。”

“这样你还不如不做,做错了作业没关系,你还可以订正,抄作业,抄对了有什么用,你还不是不会吗?”

“像这样抄作业,抄了几回了?”

“不晓得。”

“你自己怎么会不晓得?”

“大概有几回了。”

“什么时候开始的,都抄了那些作业,你说说。是不是以前就这样。”

“不是的,就这个学期抄了几回。”

“真的。”

“嗯!”

“老师一直以为你是个既聪明又活泼的孩子,真想不到你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你说怎么办吧?”

“不晓得”边说边眼睛红红地了。

“你做的事,你自己想出处理的办法。”

侃边摇头,眼泪在眼眶里打圈了。

“那好,老师给你几分钟的时间去门外想一想,想出办法再进来告诉我。”

由于急着改作业,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解决这件事了,不然等会上课作业本又无法做作业了。大约过了五、六分钟,侃流着眼泪又进来了。

“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抄作业了。”

“老师以前可相信你了,可你却让老师这样失望,我怎么能再相信你呢,你说是吗?”

“我保证再不抄了。”边说边流泪。

“男子有泪不轻弹,流泪算什么男子汉呀。”边说边帮他揩眼泪。

“以后当然是不能再抄作业了,那今天发生的事你说怎么办呢?”

“老师,我把作业抄十遍。”

“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师不喜欢让你抄作业,更不喜欢抄多少遍。”

“老师,你说怎么办呢?”

我故作高深地不说话了,侃一看我这样就急了,说。

“老师,你不会找我爸爸来吧。”

“你说呢?”

侃看着我,本来已经停止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老师还是希望你能想出一个办法来,不然你就得听我的了。”

“我真想不出来了。”

“那好,现在马上就要上课了,你今天回家后好好想想,找出满意的解决办法,明天告诉我。如果明天你还想不出来,我就想一个办法了。”

“老师,你不会叫我爸爸吧。”

“现在你去上课吧,明天再说。”

侃很不开心地离开了办公室。

说实在说,我一直都很喜欢侃,这孩子上课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虽然,时常在课堂上搞一些笑话,但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不知为什么,这一学期来,这孩子上课也没什么声音了,作业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大了,作业书写的都认不出来了。这个孩子这段时间变化太大了,我开始还只是以为孩子长大了,这是自然现象,想不到是另有原因。

不能让侃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了,有必要对他近一段时间的一些行为当头棒喝了,该是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了。今天让他回去想一想,就是希望通过让他冷静下来品味一下自己酿造的后果,给他增长一些教训。

明天到校后,如果他还没有过找出解决的办法,我会找一件事“惩罚”他,要求他帮助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那位同学有进步了,他的“惩罚”就结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9: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