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科技教育的策略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13: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我们立足实际,研究课标和教材,在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中,把科技教育的渗透建构在语言的理解、感悟的过程上,初步形成了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的新思路,落实了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科技意识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使命是使儿童获得从自身环境出发与智力、体力相适应的基本科技概念、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为儿童走向社会作好准备。课标也指出“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挖掘语文学科融基础性、综合性、知识性的内涵,扩大语文课程的视野,培养学生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语文课改的应有之义。同时,就人教版小语教材而言,其本身富含的素材就为实施科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教学链接科学知识



1.阅读教学务实



即挖掘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动手等科学实践能力,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精神,寓科技教育于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如四年级上册教材《新型玻璃》设计,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玻璃存在的缺陷,再引导学生画出玻璃的名称,进而读文思考这些新型玻璃克服了普通玻璃的哪些缺陷,最后引导品悟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生动。又如五年级下册《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可以构建“计算机发展史”的表格,发现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逐步把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揭示“电子计算机发展迅猛”的科学道理,并渗透“强我科技”时不待我的紧迫感。



2.习作训练求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我想发明的机器人》评评“谁的想象既奇特又合理”后,开展《未来的生活》交流,则有利于激发兴趣,将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现象进行综合运用,在交流中丰盈感性认识,为科普习作拉近距离。如指导《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开展《家乡渔船的演变》等调查,让学生在课外看看说说中习作,既培养了科学实践能力,也增进了生活体验,逐步解决了不留心观察生活和身边事物的习作弊病,实现了科学意识与习作能力共提高的预设。



3.课堂导读求索



3.1构建回路,课外知识耳熟能详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建立语文课外自主学习的链式,是有效扩大科普读物阅读量的基础。学了《狮子和鹿》《鲸鱼》等,指导学生谈谈《动物王国》等;学了《把铁路修道拉萨》,组织讨论《新中国科技发展之光》等,向学生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中华的脊梁》等书。从而初步构建了“学习教材──提出问题.交流反馈──收集资料──思维交流──碰撞成文”的导读图。



3.2链接媒体,科技人文潜移默化



面对接踵而至的信息,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收集处理信息,使语文教学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可以引导学生看央视《水问》,在厚实阅读底蕴的同时,也培养了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的总结方法,为科技知识与语文素养的相互润泽提供可能。



4.综合读写导“需”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综合性学习从以课外开展活动为主,进入到课堂教学的领域。这对实施科技教育意识是一次机遇,如我们在学习《放风筝》《新型玻璃》等课时,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形式。立足学生需求,开展专题性的读写活动,在促进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养成的同时,也形成了读写一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二、实践体验科学态度



1.研读教材,优化设计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教材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意识、观念、精神等内容值得我们仔细的咀嚼和有效的设计。如研读《月球之谜》,可以提供《月球的奥秘》《美国人真的登上月球?!》《谁将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等材料,再引导撰写读后感和举行奇妙的宇宙交流会,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并形成独特的科学感受。教师在挖掘教材科技因素的实践过程中,也由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的开发者,而这正是课标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其实,科学实践能力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的精髓是一致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可以在语文实践中进行渗透的。



2.立足阵地,活化语言



课标要求将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结合骆老师《呼风唤雨的世纪》片段来阐述课堂需还原“汉语言是人治”的哲理,突出科学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师:你们看到这个呼风唤雨这个词,马上想到了谁?



生:神仙。



师:呼风唤雨,有点象法力。这样,我们来查查词典,看这个呼风唤雨到底是什么意思?



生:(看词典读)呼风唤雨是指使天气刮风下雨,指神仙的法术,比喻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比喻对群众的煽动。



师:法力肯定不是了,你觉得哪个更合适题目的解释?



生:我觉得是第二个意思,原指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现在指的是我们的科学技术特别发达,能够支配自然了。



师:(小结)你很会用词典。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的呼风唤雨原来是指法力,这里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力量。



师:这呼风唤雨的世纪就是什么样的世纪?



生:高科技的世纪。



师:能够用高科技支配自然的世纪。一起再读课题,争取读出这种支配自然的意境。



师:看来查字典、词典这些工具书对我们帮助真不小啊!



生:我觉“因特网”应该是用电脑上网的网站。



师:就是互连网(出示图片)大家看,是不是有点象蜘蛛网啊?地球由于因特网使世界各地的人都能互相联系在一起,沟通、交流,好象整个世界都拉近了距离。



生:我还知道“原子核”的意思,就是原子的核心,我知道原子弹,氢弹都属于原子,核就是核心。



师:(出示图片)你猜的一点都没错,原子核就是原子的核心,它的变化带来巨大的能量,在军事、医疗啊、发电啊等等领域应用非常的广泛。



在片段中,学生运用工具书和找相关的内容来充实对“呼风唤雨”、“原子核”等理解,并利用大量的现代科技发明成果的图片,让学生更深刻更直观地感受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课堂中教师还抓住“发明”与“发现”的区别,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再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具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细细品味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方面的特点。从而营造了科普文章教学的生活性、文字性和创造性。



三、评价引领科学意识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要使学生适应科技突飞猛进、知识信息爆炸的形势,必须使评价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体的不断进步。为此我们尝试奥斯本(美)核查表中的“转化、引申、代替、重组、颠倒、组合、改变”等项目,观察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解决一个问题或进行创造,获得解决的设想和行为变化,汇总成表进行跟踪分析,以提高学习指导的有效性。当然,在实践中,我们还将成长记录评价与分项测评研究结合起来,如三年级上册“细心观察”专题,我们运用评价单迁移,进一步激发主体科学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13:12:00 | 只看该作者
“观察中的发现”评价单
评价的内容
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的评价
你从花钟时间词变化中发现了什么?
用词准确、读着顺口
你的评价直指语言的感觉,真好。
一年四季瓜果蔬菜的农歌谚语
事物特点鲜明,句式对仗工整,朗朗上口
请你也编一编歌谣。
能观察到关于一片树叶5个以上的外部特征
我能一口气说出6
你的观察力真棒
能利用各种树叶材料,制作一幅树叶贴画
我的贴画很漂亮,只是本领差一些
你在制作时很努力,很用心,手非常巧
搜集各种树叶的图片、文字资料、编制一份有关树叶的主题的小报
我尽力去做了
看得出来,你很努力去搜集图片、资料请继续努力
能与同学愉快地合作
我注意了合作,但相互配合不密切
你能与同学配合
通过核查表的比较和单元分项评价,可以促进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的培养,激发学生运用科学的意识发展语言的品悟力。
综上所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渗透科技意识的过程亦是一种“语文”实践。由此,我们可以立足学科本体,为科学素养的渗透提供空间,为科学意识的交流搭建舞台,为人文与科学的共舞创设情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师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科技思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4: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