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 你能按照这样的方法,有顺序地摆一摆吗?一边摆,一边根据自己的摆法说一说6的组成。 三、第三次摆一摆,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师 观察黑板上6的组成,你有什么发现?如果让你给它们找朋友,你认为谁和谁是好朋友?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其实是一样的,是一种分法,只是交换了1和5、2和4的位置,所以可以把另一个组成擦去。(教师边说,边修改板书) 师 看到6可以分成5和1,你就能想到谁?看到6可以分成4和2呢?6可以分成3和3,有好朋友吗?为什么? 生 3和3交换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没有好朋友。 师 把6个学具分成5个和1个,可以说出几种组成?你能说一说吗? 生 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分成1和5。 师 那么你能再摆一摆学具,按照这样的方法,再来说一说6的组成吗?说给你的同桌听。 师 借助学具,同学们自己探索出了6的组成。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分6个学具的? 生 按照一定的顺序分,这样就能做到所有的分法都不遗漏。 师 又是怎样找出6的组成的? 生 看着一种分法,可以说出两种组成,不过6可以分成3和3只有1种组成。 四、第四次摆一摆,巩固操作方法,初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在6的组成的教学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分一分7个学具,自主发现7的分与合,接着教师让学生完全摆脱学具,在头脑中想象摆小棒的过程,并且试着回忆7的组成。 本节课的新授阶段,一共安排了4次摆一摆的操作活动。每次操作都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 第一次摆一摆,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寻找6的不同分法。课堂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摆出一种或几种摆法,但是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按照顺序来摆。在指定学生汇报时,我选择了一个一般水平的学生上来演示,并请其他学生补充完整。此时,教师提出:“怎么分,能做到不遗漏,又能帮助我们很快记住呢?”引导学生想到按顺序摆和分。第二次的摆一摆,注意要求学生有序地摆,找出所有分法。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按照要求有序地摆出6的所有分法,对于个别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进行了个别指导。再次的操作,学生的思维从无序走向有序。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把6分成1和5与分成5和1;6分成2和4与分成4和2是一样的,只是在摆放、叙述时的顺序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导学生由一种说法推想出另一种说法。这时安排了第三次摆一摆,不仅要求学生能有序地摆出3种分法,还要能由一种说法推想出另一种说法。对于一些困难的学生,让其进行再次的练说。这一次的摆一摆,训练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得到提升。 学习7的分与合时,是让学生用6的分与合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基本都能顺利地探索出7的分与合。第四次摆一摆,既是学生前面学习的方法的复习巩固,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能正确摆小棒的基础上,去掉具体的、直观的实物,让学生尝试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多次借助操作,获得“6、7的分与合”的直接经验,同时,注意通过操作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性和抽象性特点的学科。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因此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数学中的动手操作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活动,动手操作必须有观察、比较伴随。若只动手不认真观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完整和丰富的感知。比如本节课第一次操作后,引导学生观察体会要有序地找,才能找出所有的摆法。伴随着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也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