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看了网上流传的一个笑话,看后的确大笑一通:
妻子想改老公晚回习惯, 跟老公定制度,晚11点后不回家就锁门! 第一周奏效, 第二周老公毛病又犯了,老婆按照制度执行把门锁了。 结果老公干脆不回家了。 老婆郁闷,难道制度定错了?! 经过群众路线活动督导组指点,再与老公修定制度:晚上11点不回家,我就开着门睡觉! 老公大惊,从此晚上准时回家。
一笑之后,我陷入一阵沉思。
笑话就是笑话,好像是供无聊者茶余饭后消遣的,但是,笑话后面还是有点哲理,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几个月前,我市大力推进微课制作,很多学校都把制作微课和绩效工资挂钩,很多老师认为学校制度的出台应该有个科学规范的程序,而不能因为个人心血来潮而随心所欲。
有的学校临时出台不做微课扣款一百的政策。
不容否定,在一定程度上,上述规定可能逼着老师去开展这项工作,从完成微课数量看,还是立竿见影的,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教师为了不让扣款就匆匆忙忙瞎做一个上传,既耽误老师工作时间,又浪费了社会资源。
如果政策规定改下:将从绩效工资里平均每人拿出50元去奖励微课制作者,这样恐怕既调动了微课制作老师的积极性,又不会让教师反感,效果将和前者大不一样。
因此,学校制度的建设还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制度的目的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这样才能减少随意性,避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提高规范性、加强操作性,切实降低负面效应。
一句话,同一个制度,决策者从不同目的出发去解读,表述的内容不同,产生效果大相径庭。执行的手段不一样,产生结果也截然相反,值得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