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化学《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重难点分析及教材习题解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09:2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标资料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重难点分析
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 姜天雷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活动属于物质的检验试验,本节课建立在学生学习完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的基础之上,学生对于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的区分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通过现象对某些问题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注意的是:在预习阶段教师要实现准备好待检测的酸溶液和碱溶液,为了便于判断各小组同学测定的准确程度,每个小组都准备相同的酸溶液和碱溶液。指示剂的选择除了初中化学常用的石蕊和酚酞,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从生活中采集可作为指示剂的植物汁液。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二)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二、重难点分析

(一)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突破建议:课程设计中挖掘生活中关于物质酸碱性的实例及PH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将生活中的问题融入课堂中通过科学探究加以解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突破样例:

【师】分享课外实验《鲜花变色》的变色结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波义耳与指示剂》视频,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能不能像化学家波义耳那样自己制作酸碱指示剂呢?小组合作整理课前搜集的方法

【生】方法共享

学生分享网络下载的指示剂制作方法:

1.研碎→加3-5ml酒精→过滤;

2.切碎→加水10ml→加热→过滤;

3.花瓣放入塑料袋中→加3-5ml酒精→轻柔捏轻→挤出;

4.……

注:

分离固液的方法:过滤、扎孔挤出、注射器抽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知识方法的归纳能力。

【师】归纳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自己选择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

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

1.选择实验室或生活中的几种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1)分别用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注:撕一片PH试纸放在干净的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半分钟内,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溶液的PH。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09:25:47 | 只看该作者
(3)实验自制的指示剂在溶液中颜色的变化。
选择的溶液
加石蕊
加酚酞
酸碱性
PH
加自制指示剂
对比变色效果
(4)自制土壤浸泡液:
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用PH试纸测澄清液体的酸碱度
【生】动手操作完成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师】你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效果如何?
了解其他组同学自制的指示剂的检验效果,那种植物制成的指示剂效果好?
【生】交流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师】归纳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情况。
【生】同组同学之间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7-26 09:26:09 | 只看该作者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材习题解答



石家庄市第20中学 贾 薇

【教材P70问题与交流】
1.你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效果如何?了解其他同学自制的指示剂的检验效果,哪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成的指示剂检验效果好?
分析:一般来说,指示剂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的呈现的颜色差别越大,效果越好。如牵牛花(花瓣)、苏木等作指示剂,检验效果较好。
2.归纳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情况,与同学交流。
分析:
代用指示剂
代用指示剂的颜色
在酸性液中
在中性液中
在碱性液中
牵牛花(花瓣)
红色
紫色
蓝色
苏木
黄色
红棕色
玫瑰红色
紫萝卜皮
红色
紫色
黄绿色
月季花(花瓣)
浅红色
红色
黄色
美人蕉(花冠)
淡红色
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 19: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