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4-7-4 10:08:18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工作总结
一学年的教研工作快要接近尾声。回顾我们的教研工作,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广"“密”、“深”、“细”。“广”指教研涉及到的话题、内容广。比如本期的专题教研涉及到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古诗教学等,几乎囊括教材的各种文体;“密”指教研次数多,不仅在全校统一的周三下午集中教研,还在课后见缝插针地换课聚在一起评课说课。“深”指研讨内容不仅包括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设计,还涉及到教学理念、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等;“细”指研讨中着力于细节的推敲打造,如某个问题的设计,某个重点词的训练程序设计等,力图在细节中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目标。有些课文是经过很多老师锤炼的经典名篇,但执教者都深入钻研教材,在老课文中挖掘新的视角和亮点,力图上出新的特色,让学生有新的收获和启迪。各位老师及时进行反思,将心得和亮点及时推广共享。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期照例向全年级同学推荐课外读物:《爱的教育》,让学生的阅读内容逐渐由故事性向哲理性、人文性过渡。
而为了开阔老师的视野,加深对新课改新课程的理解,本学年组织观摩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优秀课例录像象《再见了,亲人》。让老师在完整、连贯的课时教学中感悟教学观念、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
梳理本学期的研究情况,总的说来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收获颇丰。首先,关于时间和课堂有效性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以为一篇课文计划两课时完成,就必须按时完成,否则就是低效的教学。现在看来,一篇课文在几课时之内完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几课时的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体验、思想观念获得了多少提升。有时,时间是积累、生长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按时“完成任务”而压缩必须的时间并非高效,反而是揠苗助长的病态做法。所以,短时并不等于高效。第二,关于评价背后的“长远目光”。原来对学生的评价重在“对”与“错”,“好”和“劣”的甄别,现在对此有了新的认识。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现时”的裁判,更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把握。所以,学生的某个言论、观念、行为,只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信号。教师要有预测能力,要能据此预测学生的未来相关发展情况。所以,学生的某些表现在当时看来有些不和常理,但他将来发展后是好的,这是教师就需要有包容的胸襟,给予呵护和鼓励。只需假以时日,相信个性的蓓蕾会如期绽放。
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方面,我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崔峦教授提出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的含义,从而总结出:一,语文课堂的教学环节应当是简单的,这样才能给学生留足思考、体验、生长的空间;二,语文课堂是开放的,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材料,并非全部,死啃课文会局限学生的视野和思想;三,情景是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知识的催化剂,否则学习将是索然无味、生搬硬套;四,自主的学习是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前提,总让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不会获得真正意义的生长;五,师生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获得提升的阶梯。否则,学生的学习只能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和改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