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大港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德鹏
一、走进教育大视野看“有质量的教育”
2009年5月10日,听了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张力主任的报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形式和政策方向》,感受颇深。我们必须要站在“大教育”的视角看待我们的教学改革工作。
在深受教育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教育视角,是怎样一种质量观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层面进行反思:
家长:希望孩子每门功课都考高分。这是典型的望子成龙视角,其教育过程就是“拔苗助长”。
老师:希望自己任教班级成绩最高。这是不科学规范的学校评价教师造成的视角偏差,其教育过程就是“重传授训练,轻能力培养”。
校长:希望自己学校的成绩永立“潮头”。这是学校评估方式不科学造成的视角偏差,其教育结果就是“白加黑,五加二,教师辛苦,学生痛苦”。
当然,追求好的教育质量的需求无可厚非,但长期在这种教育视角的重压下,势必会导致我们的教育方向越走越窄,人才观念越走越窄,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
十七大提出:优化教育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大国。
我国正处于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中,需要我们能站在全国视角乃至全球视角来看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给学生的应该是“有用的知识”,而不能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放眼教育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现今需要转变的不仅仅是教学观、学习观,更主要的是教育观,需要有大的教育观。
我们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绝非单指家长满意,让人民满意,就是要让社会满意,让社会的发展满意。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教育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实际教学行为,促进教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二、走进大的时代背景看“教育智慧”
当前,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教育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智慧是每个个体的生命活力的象征,是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教育智慧可以从两个层面看,一是知信智慧、理性智慧、情感智慧;二是实践的智慧。实践的智慧需要独到的教育实践来支撑,但应注意生活在实践中不等于我们真正把握住了实践。如果长时间‘扎入’实践出不来,就会被实践所‘淹没’。我们需要适时的‘浮出水面’进行深呼吸,进行调整。”(----中央教科所田惠生所长)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拥有教育智慧,学科思想、组织教育活动、应对教育问题等等,我们在无时不刻发挥着教育智慧的作用。但长时间的埋头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育智慧逐渐的“固化”了,逐渐的制约在一个小的圈子中而限制了发展。人的智慧是在不断的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展着的,因此也需要教育智慧的不断发展,需要体现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
发展教育智慧,需要我们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站在大的时代背景中不断反思,要有不断的理性批判,甚至是不断的否定自己,这样才能走出原有的思维制约,才能真正关注自身的智慧状态,关注自身的发展可能,关注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个人有大智慧,一定有大哲学,一定会提升人生品质。”(----中央教科所田惠生所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