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有幸参加了市教科所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聆听了师专一附小王金涛老师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印象深刻,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课堂就是:一篇带多篇,轻松而充盈。
导入环节,引出本文突出写作方法——“以花喻人”。接着,引领学生品读樟树片段,交流指导:指读后,师:能否感受到人的存在?再引导交流文字背后的东西。再一句话引领:用这样的方法能读懂这样的一类文章才更有意义。接着出示“群文阅读”,孩子探究类似写法的4篇文章:叶圣陶的《牵牛花》、许地山的《落花生》《竹石》《墨梅》。
教法上由扶到放,对叶圣陶的《牵牛花》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个人及小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读、找、议、说……充分地亲密地与文本、与作者对话,最后充分感受作者以花喻人的写作技巧。
接着再让学生对照阅读《落花生》,小学生理解起来难了一些,王老师适时地补充许地山先生的写作背景及意图,提醒学生美美地读,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不同于相同之处。让人惊讶的是,一个女生说道:“我发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不直接写宋庆龄,《落花生》是直接写落花生的品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王老师即时评价引导:“这就叫一个是暗喻,一个叫明喻,你太棒了!”没有老师的智慧引领,没有学生的对比深入阅读,怎会有如此高明的见解啊!最后简单交流《竹石》《墨梅》中蕴含的道理,如,王老师问:“清气”是什么意思?生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王老师说:“对你来说,有这样的发现已经足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