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4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2014年高考引起的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1:1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2014年高考引起的教学反思
——默写题要求注重对背诵篇目课文、句子的理解
默写一直是中高考必考题型。默写题一般是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写出相关联的诗句。这种考查难度较低,是一种机械性默写。其次是理解性默写,命题者对课文作一定的概括和提示,要求考生写出相关的诗句。
  今年海南的高考题从机械性默写转变为理解性默写,分别是:(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考试形式的变化灵活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避免了老师猜题押宝,杜绝了学生死记硬背就能拿高分的情况,使学生的背诵成为语言的活用。
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中。如果不理解,记住了又有何用?
我希望通过这种新的考试形式,促成我们在教学中对课文的精美语言的讲解加大重视力度,希望它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运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1:18:07 | 只看该作者
由2014年高考引起的教学反思之二
——注意文言文断句的教学
今年的高考题文言文阅读中出现了一道新题,如下: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这就是断句。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4.找出动词 ,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比如2004年北京卷考题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动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句中动词有“将”“归”“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这种题型在全国高考中其实不是新题,但在海南的高考题中是最近几年中首次出现。充分说明海南的高考正在向全国高考靠近,正在加强文言能力的综合考察,对我们的教和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1:18:17 | 只看该作者
由2014年高考引起的教学反思之三
——注重成语中近义词的辨析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杨销,也 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 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货.
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未雨触缪防微杜渐
C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徽杜渐
这是今年高考中对成语的考察。与以往高考题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往这个题中四个成语互不相干,要求考生辨析其在不同句子中的正误;今年的三个成语意思非常接近,辨析的是三个句子中分别使用哪一个最佳。
这已经不是单纯考察成语的使用了,还涉及到近义词辨析。近义词辨析也一直是高考命题中的一个难点。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发明入手。比如:
1、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 称道)的事。(2006年山东卷)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义重。这里用“称奇”。
2、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 日前)仍在修复当中。(2006年江西卷)
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3、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 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2006年江西卷)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4、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 本)病。(2006年江西卷)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5、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 (臆造 编造)的规律。(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6、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例: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适当“新发现”(涵盖 囊括)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2006年山东卷)析:“涵盖”是包括,包容;“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这里“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从搭配关系来看,应该用“涵盖”。
7、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例: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 (给予 给以)我精神的抚慰。(2006年浙江卷)析:“给予”是指给,是动词,可以直接接宾语;“给以”是指给,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并且多为抽象事物),不所接受的人。本句后面接的宾语是“我”“精神的抚慰”,因此应该用“给予”。
8、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例:————(淡去 淡忘)火红的时代背景,…………(2006年北京卷)析:“淡去”是指逐渐的离去,“淡忘”是指冷淡下去以至于忘记。“淡去”强调客观性,“淡忘”强调的是主观性。因此,这里应该用“淡去”。
9、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例:就此事件,我新华社 (授权受权)发表声明。(2002年高考)析:授权,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因此,应该选用“受权”。
10、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例: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 (风范 风尚)(2006年北京卷)析:“风范”是指(书)风度,气派;“风尚”是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这里说“他身上有”,是个体具备的,而不是“社会上”群体具备的,因此,这里应该用“风范”。
     考试的内容从粗略转向精细,对语言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提出了要求,告诉我们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光靠做题提高分数的时代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1:18:23 | 只看该作者
由2014年高考引起的教学反思之四
——诗歌鉴赏要注意诗歌中意象的文化内涵
今年的古代诗歌阅读是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其中第一首诗中的“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有不少同学不能把江南、山月与思乡联系;而只是把它看做是一个风景美好的地方,因此表达的感情就是“作者向往美好的未来”这样不准确的答案。
这样的问题的出现告诉我们要多读诗,注意诗歌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诗歌的感觉。
古诗中较多地保留了前代诗人运用过的一些词汇,这些词汇由于历史的积淀而赋予特定的文化涵义,形成特定的意象。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情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特有的文化内涵。
  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古典诗歌中有些事物既是环境刻画,但同时又被用来隐晦地表达情感,而某些事物还历代相沿成习,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一些承袭性的审美习惯,以致形成一些“套路”。比如
  送别诗、思乡诗是古诗中常有的,写送别和思乡之情所借之物经常有:柳(杨柳、折柳)、梅(梅花、残梅、折梅)、草(芳草、青草)、残月、烟波、长亭、关山等。
长期羁旅在外的游子,漂泊他乡,融景生情,诗人们常借之物有:西风、秋风、夕阳、残照、钟声、芦管等。这些诗句大家耳熟能详,情感明显,每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月光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古人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情。这样的意象常见诗句中。
寒衣、刀尺和砧声,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满足穿衣之需的状况。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妇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还有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这些意象内涵固定,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固定的意义,会对鉴赏带来很大的益处。在高考中,对意象的鉴赏已成为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鉴赏古诗应从意象入手,然后分析意境,进而感悟诗情诗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1:18:28 | 只看该作者
由2014年高考引起的教学反思之五
——诗歌鉴赏要注意读标题
标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读标题,从诗歌的标题中读出它所提供的信息。然而,不少学生在考试时却看到诗歌就马上分析诗句,根本不去关注诗题,结果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不透彻。
今年高考中的第二首诗歌是《宿渔家》: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住宿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诗歌中的内容都是讲渔家生活的,但并没有提及到渔家,只是在题目中提到了。因此近半数学生答“到家”、“将到家”“与家人团聚”等。
实际上这种题目中透露重要信息,诗歌中却好不提及的还很多,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就很典型。如果不看题目,怎么知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在借景喻理,怎么知道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有关,怎么知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读书有悟、有所得······
如此看来诗歌鉴赏时读标题是多么重要,怎么可以忽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05: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