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22例1、例2及练习四的部分习题。
【教材简析】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的概念,初步学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通分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探索并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用列举的方法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含义,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理解公倍数含义,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预设5-6分钟)
1、谈话:大家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款游戏——抢倍数游戏。
2、介绍游戏规则和分组:有7张数字卡片,这些数字分别是3的倍数和2的倍数,两个同学,一个同学抢3的倍数,另一个同学抢2的倍数。一张一张的拿,放到指定的位置。谁抢的多谁胜。每组快速派一名代表上来。其他学生共同参与,作裁判。
3、游戏:第一次游戏学生意识不到6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在第二次比赛中,两个同学都会同时抢6这个数字。
4、追问:游戏获胜的诀窍是什么?
让多个学生说说:数字6是决定游戏胜负的关键,因为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5、揭示公倍数的概念: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6是3和2公有的倍数, 叫做3和2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6、引导学生思考:那你还知道哪个数是3和2的公倍数?
让学生会用12、18、24等数,完整的表述出公倍数的概念。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谈话:我们从游戏中认识了公倍数。公倍数能在生活中帮我们做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教材P22页例1)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下面的正方形。
谈话: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猜想的理由:1.大面积除以小面积
2.正方形边长与小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
三、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操作验证,同桌交流
谈话: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叠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和两个边长分别为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请同学们先自己摆一摆,看能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摆完的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2.全班交流,初步感知
(1)交流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摆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摆法,学生结合直观图讲解摆法。
教师结合学生交流适时质疑:用长边摆了两次,为什么?
用宽边摆了3次,为什么?
(2)分析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
谈话:根据刚才摆的过程,你能利用这些数据,用算式表示为什么这样摆吗?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算式6÷2=3;6÷3=2
同桌互相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将摆的过程引导到思考数据之间的关系上。
小结“为什么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
(3)交流边长8 厘米的正方形摆的过程。
教师重点结合摆法的交流适时质疑:用长边摆了2次,还余多少厘米?你是怎样想的?你能用算式表示为什么这样摆吗?
预设:8÷2=4;8÷3=2……2
小结:“为什么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
3.深入探究,抽象认识
谈话: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
预设:学生可能想到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24厘米……的正方形。
质疑:这些数据与小长方形的长(3)和宽(2)有什么关系?
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边长的厘米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4.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师引导学生给“6、12、18、24……”这样的数起名字。
师总结并板书: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课题:公倍数)
质疑:为什么用“公倍数”这个名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公有”、“既是…又是”的概念内涵。
追问:8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
你能再说出几个2和3的公倍数吗?能说完吗?为什么?
小结: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所以说不完。
四、应用概念,深化理解
1.独立探究,小组交流
谈话:(多媒体出示例2)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请你试着找一找,写在练习纸上,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
2.全班交流
预设:法一:先分别找6和9的倍数,再找6和9的公倍数。
法二:先找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9的倍数。
法三:先找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6的倍数。
法四:先找出6和9的最小公倍数18,6和9的公倍数就是18的倍数。
师注意引导法二、三中法三更简捷,重点交流法三,并让学生明确所有方法均为列举法。如果法四不出现可不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公倍数:你发现了什么?顺势揭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板书课题:最小公倍数)进一步体会公倍数有无数个的特征。
3.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倍数
谈话:以前我们学过用集合圈分别表示6和9的倍数。(多媒体出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韦恩想了个好办法:把两个集合圈合起来,这个图就叫韦恩图。(多媒体动态演示)
师引导学生分析韦恩图的各部分表示的意义。通过重点质疑加深对公倍数意义的理解:中间部分的数表示什么?“12”为什么不能填在中间的圈中?
小结:同学们这么勤于思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韦恩一样有更多的创造和发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交流、比较,掌握用列举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适时揭示出最小公倍数的意义。通过韦恩图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再创造的动机,会分析并填写韦恩图,进而加深学生对公倍数意义的理解。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1.练一练:在2的倍数上画“ △ ”,在5的倍数上画“ ○ ”。
2和5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
追问:2和5 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2.把50以内6和8的倍数、公倍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 8的倍数
6的倍数 8的倍数
6和8的公倍数
6和8的最小公倍数:
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找到出错原因并改正,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良好习惯。
3.在表中分别写出两个数的积,再填空。
4.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10 2和4 4和7 8和1
5.红棋每次走3格,黄棋每次走4格,你能在两种棋都走的方格里涂上颜色吗?
交流时让学生说明求什么?怎样找最快?
6.(数学与童话)森林里,猎人在狐狸经常出入的道上从起点每隔10米挖一个陷阱。狐狸从起点开始每次跳4米,狐狸会掉进陷阱里吗?如果掉进陷阱,它跳了几次后掉进陷阱呢?
六、课堂小结
1.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你还有什么疑问?
3.课后思考:(数学与诗歌)
三女探母
三个女儿来看娘,
三五七天各一趟。
今日都往娘家走,
何日一齐再看娘。
板书设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2=3 8÷2=4
6÷3=2 8÷3=2……2
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