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22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王德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应该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成为发展的必然。但反思现今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转变,依然是“教师围着书本转,学生围着教师转”。究其原因,在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大都是教师设计的活动,成人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行为,学生的参与缺乏自主性和实效性,他们的主体性也是处于一种“伪主体状态”。

《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落实教学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自然地走入人们的视野,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建立密切联系的重要环节,对于促使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就必须启发引导学生正确地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最终实现学生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研究的主要思路

“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充分借助现有的学习资源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活动不再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更多的是结合现有的学习资源以及自身的特点,设计适合自己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交往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理解过程,是学生言语、肢体、思维与各种学习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沟通和动态互动的过程。

1、解决的主要问题

(1)探索“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

(3)数学知识体系对“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策略的影响。

(4)“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促进作用。

(5)在“学生自主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作用的发挥。

(6)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的影响作用。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构建适应新课程发展的“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

(2)探索适应不同知识体系的“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策略研究。

(3)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策略研究。

(4)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策略研究。

3、重要观点

(1)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2)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才能提高参与的主动性,提高参与效率。

(3)以学生主体性为基础,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和谐性。

(4)学生自行设计适合自己学习活动需要由教师实施启发,学生是被启发的对象。

(5)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活动,不能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6)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自主设计”教学行为。

三、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与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地建构意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2、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茨基在研究中发现,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儿童发展的可能水平,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在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所说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这一理论维果茨基由此指出:“教学如果是以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作为目标,从儿童的一般发展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是没有积极作用的,它不会引起发展过程而是充当发展的尾巴。”“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

3、教学相长理论。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就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交流——互动”的“自组织”活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看成单向的信息传递是不科学的。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不断的发展。

(二)实践意义

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自主设计,可以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产生更深得认识。长期以来,我们一般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学生主体性的,也就是理解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学习活动都是教师设计好了,才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是在挤压着学生的主体性,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参与实质上是处于被动局面的,并不能足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主体地位。“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策略强调的是学生自己设计适合自己的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的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四、“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一般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学生主体性的,也就是理解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学习活动都是教师设计好了,才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是在挤压着学生的主体性,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参与实质上是处于被动局面的,并不能足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主体地位。多元交往强调的是学生自己设计适合自己的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的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一)遵循的主要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按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一律不要包办代替,学生做不到的事情再为他们引路,搭桥。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

2、合理性原则。是指以学生主体性为基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和谐性,如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等。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符合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是随意的、盲目的。学习活动的设计还是符合现实的,合乎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启发性原则。启发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学生自行设计适合自己学习活动需要由教师实施启发,学生是被启发的对象。但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不能单纯的把学生看作受动者,放在被动的地位上,我们启发的着力点应在于引导学生灵活的利用现有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要注重正迁移规律,并鉴于不同年龄水平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年龄段的学生。

4、反思性原则。为了更好地调控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教师与学生只有不断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教学主体间才能形成理解、宽容、平等对话的行为。这种反思还包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认识,不断检查、审视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等。

5、示范性原则。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活动,不能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设计课堂学习活动既要考虑学习的内容和课堂基本环境,又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学习内容所设计的活动类型应有所不同。新接触的知识内容教师示范的成分要大一些,迁移性的知识内容则要给学生留出更大的设计空间。

6、循序渐进性原则。由于学生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的不同,他们在素质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又要照顾到个性差异,注重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要发扬民主,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决不代替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决不强其所难。

(二)课堂教学活动模式

强调学生的“自主设计”,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系统,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基于学生智慧发展水平。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使学习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教师要将学生带入精神充实、富于理智挑战的境界,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与交往。




1、示范型设计模式

情景引趣-活动说明-引导探究-整理总结-反馈提升

一般用于新接触的知识内容。由于学习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必要的知识经验的支持,因此不能设计与之相关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性的设计,一方面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另一方面通过示范,使学生了解设计学习活动的策略。教师进行示范设计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的设计活动的意识,为提高学生自主设计能力奠定基础。

情景引趣。教师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学生通过观察,搜集信息,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这一过程主要是利用故事、游戏、悬念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问题的存在,明确需探究的问题核心,产生探究的心理欲望。

活动说明。这个过程主要是教师结合现实条件和学习资源,和学生说明具体的活动内容,提出活动要求,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思维的策略,提高活动主动性。

引导探究。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使学生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学习。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提高探究效率。

整理总结。教师和学生对探究学习过程进行整理和总结,规范学生思维。

反馈提升。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及时地评价,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2、引导型设计模式

情景引趣-引导质疑-合作设计-自主探究-整理总结-反馈提升

一般用于有经验基础的知识内容。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在教师引领下能够有目的性的设计学习活动,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情景引趣。教师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学生通过观察,搜集信息,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这一过程主要是利用故事、游戏、悬念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问题的存在,明确需探究的问题核心,产生探究的心理欲望。

引导质疑。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好问”的特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握好质疑的时机,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

合作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优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明确活动的目的,选择探究的策略。

自主探究。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使学生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学习。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提高探究效率。

整理总结。教师和学生对探究学习过程进行整理和总结,规范学生思维。

反馈提升。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及时地评价,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3、开放型设计模式

明确任务-自主设计-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整理总结-反馈提升

一般用于知识迁移延伸的知识内容和整理复习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学生有较好的基础,借助已有的经验自行设计学习活动,自主提出学习策略。

明确任务。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主要任务。

自主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行设计学习活动,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出探究策略。

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优势,共同研讨设计的活动和策略的可行性,改进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自主探究。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使学生在体验和创新过程中学习。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提高探究效率。

整理总结。教师和学生对探究学习过程进行整理和总结,规范学生思维。

反馈提升。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及时地评价,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五、课题研究基础

在前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入分析了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的关系,认识到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寻求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确定了“学生自主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主体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反思性原则、示范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等,对“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课题组成员一年多来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的理念,并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积累了一些相关的教学案例。

课题组成员来自教学一线,有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并进行过《教学交往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现已结题。在研究中提高了对教学交往的认识,并有多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是在理论指导下,注重实践应用的研究。拟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设计研究为切入点,在两年的时间里,首先运用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当前教学活动中学生活动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在教育心理学理论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支持下,分析学习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对学习的影响。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探究通过在教室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基本策略,进一步落实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们将以大港一小、大港二小、大港四小、大港五小、沙井子学校、向阳小学、上古林小学等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学校为实验基地校。在研究中,使实验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让他们在教学交往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进行研究。

(注:此论文为天津市“十一五”规划课题《 “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9: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