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池塘》课后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6:3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池塘》课后教学反思
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教材中包含着文字美、结构美、形象美这些让儿童喜闻乐见的各式文体向儿童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以渲染、品味、畅想、体验,可以使儿童真切地感受到教材中美的因素,受到道德的感化,获得美的享受。
一、抓住文中的“境”想象美
在教学《小池塘》一课时,我采用从图到文,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引导学生想象文章的美这篇文章如一首美丽的散文诗,字里行间蕴藏着动人的画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池塘的美境,然后再阅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到小池塘白天的美丽和夜晚的宁静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时仔细揣摩体会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品味作者对小池塘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最后让学生微微闭目,凝神细听教师朗读,让学生走进文体,遐想自己在这画中畅游的情形孩子们兴趣盎然,一遍遍声情并茂地读,“美丽的小池塘,明亮的大眼睛”就会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应该说,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为了让孩子们进入小池塘美丽的夜景中,我还轻声哼起了《小小的船》,通过带着真挚感情的歌声,把孩子带入了静静的夜幕中,孩子们在朗读后两句时,马上就明白此时的朗读基调是轻柔的,温暖的,并能更深刻的感受到小池塘夜色的宁静和美丽这就是提供视听直观和语言直观,凭借有关的音乐形象、图画形象使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唤起内心视象
二、抓住文中的“形”感受趣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性、具体性,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而感觉器官参加得愈多,认识得也就愈鲜明、确切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掘以“物”激“趣”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具教学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在本课中,我尽量将我的评价性语言贴近孩子的生活,贴近孩子的年龄,因为只有亲切、真挚的语言才会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小白鹅摇摇摆摆的游过来了”、“嘿,小白鹅多起来了!还能让这群白鹅再多些吗?”……这些亲切的话语给孩子们设定了一个朗读的“场”,在这个“场”中,孩子们能自由的体会语言的魅力,并发挥想像更好的读出自己的感受
老师的评价不只停留在语言的亲切、真挚上,还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来激孩子当学生读的比较平淡时,我除了评价“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小白鹅摇摇摆摆的游过来了”以外,还做出小白鹅摇摇摆摆的样子,学生们体会到的不仅是语言的童真,还有老师教学时与孩子们动作的交流另外,当孩子们朗读时情感还不够到位时,我的一句“看到这群可爱的白鹅怎么不见你脸上露出笑容呢”以及轻轻摸摸孩子小脸,孩子们在咯咯的笑声中,自然而然摇头晃脑的读了起来其实评价方法的多样、自然、巧妙,会最大程度上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全身心投入到课堂,而“白云”的形象自然而然烙印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是说不要对字词的理解,相反,这种理解还相当重要但是,从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来说,孩子们可能并不能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字词的意思,所以,孩子们就更需要用朗读来外化自己的理解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才能实现,也才能体验到语言文章了包含的情感 “鲜红”一词的理解,完全没有孩子们的解释,而是通过不同的评价语言让孩子们朗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我敏感地抓住学生朗读中的“亮点”作为“切入口”:“你为什么这么读‘鲜红’呢?”接着又用有效地评价、点拨,“嗯,有一点点红了!”“真的是很红的气球呀!”“这个气球不仅红,而且红的发亮!”使学生在对话中不露痕迹地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声情并茂
三、抓住文中的“意”品味情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了春天的小池塘美丽多彩的美景,其中“美丽的小池塘,明亮的大眼睛”写得尤其灵动优美,这就是文章中小池塘的“意象”外化,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眼睛”二字出来的应该引导学生读出那份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韵味在范读时,我通过语速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水波的荡漾,当读到“明亮的大眼睛”时,我放慢语速,同时眉眼舒展开来,让眼中流露出平静柔和之光,很快,我的感情被学生感应,我看到一双双清澈明净的眼睛当学生拿起书来朗读时,就能把文字中蕴涵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实,文章的情感就是存在于文字中,就存在于文章的意象中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只要我们将孩子还原为“自由生长的生命”的人,只要我们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充满乐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3: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