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听课评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6: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听课评议
同事陈老师上苏教版七年级(上)课文《夏》,行政领导、语文教师都去听课。看到同事上课时声音变调、课后诚惶诚恐的情景,笔者在组织教师进行评议时,突发奇想:能否把平时的听课评议改一改,使它更人性化,更能贴近教师实际,更能激发教研热情呢?

    于是笔者对大家说:“陈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研讨课,付出了辛劳,也收获了果实。让我们帮她总结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使之光彩夺目。”我又补充规定,每人只说自己感受深刻的一点,有理有据。教师们起先一愣,后来明白了我的用意,话匣子渐渐打开了。

    “在教学课文时,提出了‘诵课’、‘品味’、‘探究’三步学法指导,每一步引导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样的教学很扎实!”

    “陈老师注意在教学中狠抓基础性的东西,如在米字格中正确默写汉字,品味精彩词语的含义等,使双基得到落实。”……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挖掘着这堂课的亮点。渐渐地,陈教师的脸上漾起了一丝笑容。她笑眯眯地望着发言人,谦虚地说道:“没有这么多亮点,我还考虑得不够细致周全……”

    “陈老师的课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大家发掘了许多可取之处,但我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篇课文,每人各有不同的教法、异样的招数吧。把你的金点子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相信定会开阔视野,别有趣味哦。”看到亮点多多的课堂,我又引导听课者思考自己将如何来教学本课。在短暂的沉寂后,会议室又现出了热闹的气氛。

    “我要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像文中画面,而后教师再出示有关多媒体画面,这也许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思维。”

    “把握作者写夏天的目的,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要深刻理解结尾一节……”

    听课教师诉说着心中的想法,滔滔不绝;陈老师静静地倾听着,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微笑、一会儿记着笔记。一股和谐民主的空气在会议室里流动着。看到这幅情景,我的心舒坦了下来,陈老师也向我投来了感激的一瞥。

    以往听课评课,听课教师往往对课的成败得失作出定论,要么不着边际、虚无缥缈地恭维一大堆,要么不讲情面、严肃认真地指责许多话。开课教师听到逢场做戏的恭维话,心里虽高兴,但不知成功在哪里,长处在何方,更不知课堂教学中的不妥和欠缺,茫然迷糊,这实在不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而遇到铁面无私的听课者,开课者虽然认同有关看法,但内心往往很委屈:“我精心准备认真上课,怎么一点长处都没有呀。”久而久之,开课的积极性明显减弱,不想开课、怕开课的风气渐渐弥漫开来,这也不利于教研活动的落实。

    而现在听课后挖掘课堂的亮点,使开课教师增加了信心和热情,明了自己教学中的可取之处,有一种开课的成功感和光荣感。不是客套的恭维,不是严厉的指责,使开课教师无形之中减轻了心理压力,营造了和谐的教研氛围。更值得一提的是,听课者在评议时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招数:假设自己讲同一篇课文,准备怎么上?有什么独特的做法?让听课者亮招数,能使听课者更好地钻研课文,思考教学的重点难点,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达成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凸出教研的性质;能使大家各抒己见,出谋划策,让不同见解磨擦,让不同思想碰撞,争论辨别,继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智慧现出成效,更能使开课者在多样化的设计和多元化的理解中产生震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强化反思,比照提高。让听课者亮招数,大大开拓了开课者的教学思路,大大启发了开课者的教学智慧,大大促进了开课者的教学反思——“这位教师的这种做法真的巧妙,我为什么没考虑到呢?”“这位教师的理解更加全面,我的问题设计和点拨有点不对头……”“对照那位教师的设计,我的教学需要改进……”让开课者见识大家的智慧,让开课者反思自己的设计,虽没有对开课者的课堂教学作出评判,但评判寓于其中,而且激发了开课者灵活开放的思维,使开课者受益多多。这可能是“让听课者亮招数”这一做法的潜在效应吧。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听课评议中,要挖掘课堂教学的亮点,要亮出听课者的招数。比起和风暖阳式的恭维、暴风骤雨式的指责,这种做法实在要好得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6:22:00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3月18日,市普教室政治组在漳州七中举行市直政治教学公开课。课题为《隐私和隐私权》,由漳州七中刘燕玲老师授课。市直初中政治教师近二十人参加听课评议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刘老师教态自然,有较强的感染力;课堂容量符合学情,课堂效果很好。
课后,漳州七中郑副校长与教师们一起参与评课活动:首先由组长颜敏老师做了到位、精彩的点评,并提出宝贵的六点意见;接着来自漳州一中分校、漳州三中分校、漳州五中、漳州七中、漳州立人学校、漳州芗城中学玉兰分校的老师们就刘老师的课堂教学交换了个人的意见,并进行激烈的探讨;最后漳州七中赵幼明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获得省赛一等奖的心得。这次的听课评议活动,内容安排丰富,教师们积极参与,在座老师们一致认为受益非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镇小学“新蕾杯”赛课的第一天,一方面自己学校有两位教师要上课,另一方面Z校长安排了评课的任务,因此,今天,在镇小呆了一天,只了五节课。

五节课,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也有一些需要提升的地方,而本源是在“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上欠缺功夫。评课时,我首先便以这三句话共勉。

1.读懂学生

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有了一些从非正规渠道而获得的前概念、经验,通过学习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和认知策略。了解并找出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点时必须具备的已有经验、自然具备的非常规经验(可能是有用的,也可能是起反作用的),是老师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基础之一。

2.要读懂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素材,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影响着教学的执行力。读教材,不仅要读教材的前后联系,教材蕴含的知识点,更要读教材文字、画现背后的设计思想、从学生的角度读教材,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

3.读懂课堂

课堂是富力活力与变化的,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抓住课堂中的生成点,用最合理的方式促成课堂的生成。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高潮迭起。

通观五节课,有的做得比较到位,有的则尚需努力。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教师比较好的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逻辑起点,从分数的意义入手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的意义,获得对百分数的意义的感知,进而抽象出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知识的联系与后续学习,如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百格图的阴影部分、判断50人中有10人近视近视率是20%等。值得提升的一是在学生说出如何比较两个人谁投篮更准的时候,要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来比较的?这可以引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经验,更好地迁移到百分数。二是要重视学生的视觉感知,即在说百分数意义的时候,不能只听不看,而应又听又看,让每个学生有所感知。三是在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时,当学生认为所有分数都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如一堆煤重97/100吨,用去了它的75/100)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从说意义入手,进行比较:97/100吨表示什么意义?75/100表示什么意义?哪个是百分数?哪个不是?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四是对课堂的阅读能力,在漏了一个写百分数的教学环节时,不要再回过去教学,可以在遇到具体写数的问题时,让学生先尝试,再讲评,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8的乘法口诀》一课,关注了学生的1——7乘法口诀的认知基础,但是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由此引发教学,比较遗憾。教学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在读懂图的基础上自己编口诀,特别是把口诀、算式等先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填空,很不妥。如果教师能够在前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猜测8的乘法口诀,在猜测的基础上验证,那会比实际教学中以“记忆——接受”为基本形式的教学要有意思得多。而且教学中有两幅情境图,第一幅是静态的体操队列图,第二幅是显示动态的小狗图。教学中可以利用第一幅先复习1-7的口诀,再利用这幅图验证8的口诀。同时,在这节课中要充分利用8的乘法口诀渗透数学思想,如函数思想、有序思考、分配律思想等。比较欣赏的是后半部分的练习,有生活性、趣味性、思考性。建议在注重练习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学主体——知识点学习的思考。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建议:一是如何看待教学中的一些提示语?如“小精灵说:‘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这句话该由谁说?我以为应当由学生自己想、说。又如“不满1格按半格计”,这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数起来方便吗?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呢?我以为还有:可以从这句话中让学生去感受转化的思想。也就是说,教师可以不说不规定,让学生自己去想法数,在数的过程中发现有半格,如何处理?可以按半格计算,这里有转化(大半格与小半格);也可以直接通过平移转化。二是如何体现测量平行四边形面积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在出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后让学生想:有什么办法比较?让学生去发现数方格法和计算法(如果学生直接说出了计算方法,也无妨,可以通过追问学生对底乘高的理解,进行深一度的学习)。三是如何从量到算?可以通过隐去辅助的方格,让学生想:现在还能用方格比较吗?过渡到要计算。再思考:怎样算?学生最初的思想可能是如长方形一般“底乘边”,也可以作为一种猜测。然后让学生想:可以想什么办法来验证?引向转化法验证推导。四是要重视变式,既有转化中的变式现象,又有计算面积时的变式现象,如给出两条相邻边长度和一条边上的高,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计算,这是要有一定的思考的。

《统计》是二年级的一节课,主要解决用合理的方法统计数量和用1个单位表示2个数的直条统计图。教学中,对这两个知识点的有关注但不是很准确,体现了老师在解读教材中的不到位。我的建议:首先通过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贴一贴,发现贴不下,原来的统计图不够用了,产生要统计数量、修改统计图的需要;其次,选择合适的动态材料,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统计数量。再通过比较发现,用“正”字法记录是最好的方法(当然也有其它的好方法)。第三,出示1个单位表示1的图(根据学生现有的统计量是画不下的),让学生试画,发现画不下。讨论:怎么办?得出可以用1个单位表示2个数,解决问题。第四,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条形统计图”,学生能够说出如本课中的“动物统计图”,说明学生已经理解的图的意义,比说出“条形统计图”更有价值。

《认识几分之一》是分数学习的第一课,教师从分整数个苹果入手到分一个苹果,产生分数,认识1/2,再到其它几分之一,整个过程比较流畅,作为一个新老师,难能可贵。需要改进的是对气氛的调控:整节课太静、太闷,老师的话音太轻。如果老师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有高潮起伏,进而带动学生的情绪,那么,本课会更有味道。同时,对学生的回答的理答,还要再合理些。如在面对一块平均分成8份的巧克力,问:你还能想到什么分数?一生说出2/8后,教师说:这是下一节课的内容,请坐。这是否合适?其实可以让他想一想:2/8就是几分之一?这更有价值。

学生对1/2和1/4谁更大的讨论还是很有意思,这当然也是在预设之内。我们已经认识到学生可能会认为1/2大,也可能会认为1/4大。但为什么?不同的学生显然有不同的理解。今天,认为1/4大的学生这样理解:一个平均分成了4份,一个平均分成了2份,1/4分得份数更多。很有意思,学生是在比较分得份数,而是代表分数实际意义的其中一份的大小。这其实还是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不理解。教师在让学生猜测后出示了图,可以先学生据图说说每个分数的意义,再来比较,这样的歧义会少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市教育局组织的2009年度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各县区教育局的积极协助、配合下,于3月5日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旨在促进我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培养一批小学数学教师新秀,迎接省2009年度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为保证此次活动高质量的顺利开展,各县区教育局积极动员、组织教师参与活动,并进行认真地评审与筛选。在此基础上,共向市推荐15名教师参加复评。市教育局组织五县区的评委进行逐县区现场听课、评议、评分,按分数高低的顺序,评选出3名教师参加省复评,5名教师获市级一等奖,7名教师获二等奖。

纵观参评的15节课,其凸显的特点为:教师教学理念较新,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适当;教学过程既尊重教材而不拘泥教材,关注学生而不苛求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放任学生;教师教得灵活多变,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反映出我市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新的课程标准精神引领下,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又有新的提升,又有一批小学数学教师新秀涌现出来,将带动更多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08: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