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优秀阅读论文谈谈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1:4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优秀阅读论文谈谈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安定区花沟学校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的进步史是一部阅读史。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博览群书。当代青少年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这一切,离不开阅读。因此,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阅读     兴趣  指导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句话道出阅读的真谛——提高学生的个体素养。
我曾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因为学生的作文能力始终上不去,我从学校的图书中挑选了一部分给每个学生发了一本,并要求一学期下来,每个人都必须将这些书交流读完,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摘录笔记,最后进行全班大评比活动,展示自己一学期来的阅读收获。当然,整个过程少不了教师的督促、鼓励、指导和评价。这样坚持下来,效果是不言而语的,不但是写作的水平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热情被激发了,更爱表达,更愿自主阅读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的进步史是一部阅读史。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博览群书。当代青少年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这一切,离不开阅读。因此,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效。孔子曾说过,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何愁他们不去读呢?何愁他们不读得“欣然忘食”呢?因此,教师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问题就是如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妨这样试一试:
1强迫读书
学生的兴趣不是说有就有,说培养就能够培养的。读书的乐趣究竟在哪里,仅仅靠激发是不够的,桃子是甜还是酸只有尝了才能够知道。因此,我们可以先强迫学生去读一些比较能引起兴趣的书籍,先通过和书的接触,了解和加深与书的感情,慢慢的把爱好的重心转移到阅读上来。
2引导读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一丝丝读书的欲望,教师应做好因势利导的准备,特别是提供一些能激发读书热情的经典名著,进一步吸引学生的眼球,名著作为阅读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其作用更是不容小觑。这些名著经过岁月的洗礼而日久之弥新,滋养了一代代人的心灵,开拓了一代代人的视野,陶冶了一代代人的情操。正如赫钦斯所言“经典著作乃是每个时代都具有的当代性书籍。”用经典名著作为引导学生爱上阅读不失为绝好的方法。
3呵护读书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防止走进“前劲十足,后劲疲软”的误区,学生在教师的激趣下“一时兴起”,但是在这之后可能受意志薄弱、阅读能力较弱等困难地影响,使阅读再次遭遇“冷藏”,要想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终生热爱也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 所以,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更要重视兴趣的继续“呵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1:42:13 | 只看该作者

二做好阅读指导
我们把阅读看成是一项工程,那么它的完成就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蹴而就的只能是“劣质”的“豆腐渣”。阅读就要通过老师的指导,既不能让学生走弯路,更不能走歧路。
1在“读”中感受。一篇文章好不好美不美,就要通过读来实现,要不怎么是“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是最有效的记忆、领悟和审美的途径”。反复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的热情,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在诵读的基础上,学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之中,捕捉文本之美。
吟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受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温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呐喊,让我们感受到与暴风雨搏击的力量之美;默念朱自清笔下的父亲“青布长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联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生活奔波为全家操劳的父亲,感动的是深沉无言的父爱;同样都是古典诗歌,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读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美;也读出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美;当然也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美……
2在阅读时做好“略读”与“精读”的指导。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打个比方,“精读课文”好比数学的“例题”,略读课文就好比是“习题”,学会了例题,习题就会迎刃而解;总讲例题不做习题,学生便得不到学习技能。所以,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即要有选择性的“细嚼慢咽”,有时也可以“走马观花”。
3对阅读的图书要做好选择。所有的图书学生不是都可以读的,有些书学生就根本不能够读,有些书学生是不必要读,因此,在图书的选择上,教师也要有必要的指导,只有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水平等特点的图书才对学生有裨益。教师就要向学生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人积极向上、语言文字堪为楷模的读物,让他们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读出收益。
   4扩展阅读。作家茅盾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总结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后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教材的更新永远赶不上时代的节奏,课本上有限的几篇文章决不能培养出曹雪芹、鲁迅、余秋雨这样的大家。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在《新课标》当中提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进一步的说明逐步的、适当的增加阅读量是十分重要的。
5阅读时指导学生学会摘录。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 ,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不动笔墨不读书,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教师还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摘抄,如四字词或成语为一类,描写人物的、环境的为一类等等。这样做了,阅读的效果才能凸显。
6讨论交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等方面的疑问进行切磋、探讨、交流的过程。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立意等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为各人的阅历、切入角度的不同,他们的见解往往不一致。阅读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交流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作品的意义不仅仅蕴含在作品中,更不是老师通过讲解告诉学生的,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独立地感知、理解的。学生如果能将自己阅读的感受进行彼此的讨论交流,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深层面上的阅读。这样做,学生的阅读激情更会被激发,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1:42:18 | 只看该作者

7 撰写感想,交流感情体会。 学生阅读了一篇文章后,将自己的感悟形诸笔端,写成读后感,并和同学进行交流。这既是阅读成果温习巩固的过程,也是学以致用,最终达到阅读目标的过程。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我曾和学生做过这样的交流:你们对老师的阅读要求有什么困难?他们大多这样说,我们的父母不让我们读课外书;作业太多没有时间;没有书读等等,那么,要让学生有读书的习惯,老师就要替他们解决这些疑难。
1、获得家长的支持。课外阅读的时间有一大部分在家里。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应当让家长明白,孩子们的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引导。然后让家长知道具体的做法:给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空间,给孩子选择足够的好书,给孩子足够的读书时间。更进一步说,家长要孩子多读书,自己也要多读。一家人共同学习,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建立学习型家庭。这种家庭读书氛围将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其效果不言而喻。
    2各学科教师的配合。课外阅读当然是语文老师该管的事。可如果认为它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那就不对了,它需要所有老师的关心支持。有些老师可能会认为:“读什么课外书啊,把课本学好就不错了!”“读这些乱七八糟的书有什么用?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呢!” 如果这位老师是班主任,更有可能会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这样,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还会高吗?语文教师辛辛苦苦调动起来的阅读积极性又被一盆凉水浇灭了。
   语文是基础学科,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学好语文对学好其他功课是有帮助的。在课程改革蓬勃兴起的今天,数理化题目也正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题目更加灵活,更贴近生活。需要的不仅是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算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教师要反复宣传,务必使各科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在不占用其他功课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应当大家都来提倡多读课外书。
    3提供阅读的时间
学生的阅读,既可以安排在课外自主进行,也可以设立专门的阅读时间段。如著名教师李镇西老师,他在班上开展名著阅读,不是仅用一两节课,而是设立专门的读书时间——每节课拿出专门的几分钟请每位同学读上一段,让阅读名著成为一种习惯。再像我们学校的语文课提倡的“20+25模式”,教师的讲解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阅读、交流与探究,教师只是从中引导并适时地参与指导。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更能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提供阅读资源
现在的学生不是没书读,确切的说是有书不好好读,有书没学会读,有书读不上,前两者可能大家好理解,第三种其实反映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像有些学校就有大量的图书,只是整整齐齐的封存在柜子里,学生只能远观而不能近读。
敞开图书的大门,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自己寻求知识,这样做比苦口婆心的灌输要好得多。我们不是提倡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吗?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阅读作为重要的语文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执教者应充分认识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阅读这条道路上,愿我们的步子能够迈得更大,路子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9: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