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名师课听课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07:3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市中小学“百位名师百节好课百乡行”(小学语文)展示活动在赣榆县黑林小学举行。活动由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十佳师德模范、市模范班主任赣榆县城头中心小学韦有强老师主持。县教育局师资科王志彬科长、王涛副科长出席活动,来自全市近150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充实,时间为一天,分为上课、讲座和互动交流三部分。上午来自赣榆县厉庄小学的董洪叶、实验小学的李晓明、黄海路小学的仲启娟、灌南县孟兴庄小学王建刚、青口小学吴静、城头小学魏静、市苍梧小学曹艳英、海头小学张静等8位教师分别进行了《蚂蚁和蝈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会走路的树》《放小鸟》的同课异构,他们围绕“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活动主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评价策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授课过程中,八位上课教师精当点拨、精彩演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给与会者带来了很多启发。通过学习,对如何开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氛围,培养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必须让学生没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1.鼓励学生做小老师

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做小老师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如让小学生把课外搜集来的生字教给班级的所有同学;又如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老师,教小组成员识字,检查小组成员的识字效果,早读或认读生字时都可以让学生来做领读小教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2.在游戏中识字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3.制作生字卡片

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可以抄写,可以剪贴,也可以配插图,勾花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人手一套的生字卡片便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合作学习。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小卡片,可以自己拼读,可以让同伴欣赏,也可以当小老师拿卡片来考考小组内的同学。可见,这小小的识字卡片真是为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插上了翅膀。

二、教给方法,引导探究识字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摆正彼此的位置,学生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在熟读课文后,老师就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这时,老师就应该有耐心、有创造性地教给学生一些简便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各路神通,在探究中记忆识字。

三、自主识字,激发识字情趣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每个学生都盼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确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涌现这种情况,老师应当给予确定和激励。

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这样孩子们会在生字教学时更主动的思考出自己的方式,虽然方法未必适合每个孩子,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我们要的是他们愿意主动思考的这个过程,这就表明孩子们对于生字的识记已经由我们硬压变为自己主动,识记效果不言而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9: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