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饭时,儿子照例准备吃奶酪,只见他将一包新买的奶酪打开,取出后,把剩下的奶酪放回冰箱,结果等他从冰箱走回饭桌时,啪,一片奶酪从手中掉到地上,原来他刚才一下取了两片奶酪(奶酪是一片片独立包装的,他一般一次吃一片),许是饿了还是别的原因,他没管地上的奶酪,兀自坐在桌前忙着开吃。我说:“掉了一片在地上呢,赶快捡起来。”他回答:“等一下嘛。”我想可能是太饿了,他吃完了一定会捡吧。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晚饭,我收拾了桌子,转身看见那片奶酪还躺在地上,这时,他正好路过,我想这下他会捡了,谁知他看了奶酪一眼,迟疑一下,然后就从旁边绕了过去。我没出声,后来,见他来来回回经过好几次,干脆看也不看奶酪了,直接绕过,呵,看来这小子今天就是不想捡了。我一边洗着碗,一边在心里盘算怎么办。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就是象往常一样再催他去做,结果一定是这样的:
我:“川儿,快把地上的奶酪捡起来!”(不经大脑的催法,这是我现有的模式,多是命令语气)他:无任何反应。(这是他现有的模式)我提高嗓门:“川儿-川儿-,快把地上的奶酪捡起来!!”(我心里已经有个小火苗了)他:继续无任何反应。
我再提高嗓门:“川儿,你听到妈妈说话吗?叫你把奶酪捡起来。”(小火苗越来越大,但咱再忍忍吧!)他:还是无反应。
我,终于忍无可忍,冲到他面前,声色俱厉地说:“和你说话你怎么就不听?叫你把奶酪捡起来!!!如果你不捡,我就再也不给你买了。”(这时我的嗓门一定比平时高了N度,脸也一定比苦瓜还难看N倍了,为了让他就范,威胁也开始出来了)。
他:紧张地看我一眼,明白我生气了,然后开始行动。(他也苦着脸,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这种场景最近经常发生,总是要搞得大家都不愉快,我也觉得累,想到这样催的结果,我在心里摇摇头,那怎么办?
自然想到第二个办法,我捡起来算了,多大的事嘛!但想想又不对哦,他分明是看见了,还迟疑了一下,却故意不捡。如果我捡了,以后只有我越来越勤快,他越来越懒。这个办法也不能用。
再就是第三个办法,不管,我和他爸爸先沟通好,大家装着视而不见,看看谁撑得住,大家可能先是僵持,然后事情的性质慢慢开始发生变化,最后变成了彼此意志的较量,其结果无非是两种:如果我妥协,我输他赢,然后我气不过,再来一顿上纲上线的批评,结局也是彼此不开心,而且类似的事情可能会再次发生;如果他妥协,他输我赢,但我赢了又怎么样?他可能手服心不服,还是不明白问题的关键,更不会理解我坚持的苦心。如果用这种先不管的方式处理下去,双方都会忘记事情的缘由,变成扞卫自我,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办法,也一定不能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