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所谓“后进生”,很长一个时期,一直被称作“差生”,还有的称之谓“不及格生”……叫法虽不一样,但所指的对象却是一致的;指的都是在学校就读的学生中,连中下等学生都赶不上的那一部分。在这里,我也赞成“后进生”的叫法。“后进生”这是从广义上来说的。从狭义上来讲,我认为“后进生”根据各自特征的不同,应分为四大类。即:品行类后进生、知识类后进生、能力类后进生、体质类(身体弱)后进生。
“后进生”这一部分人,虽然为数不多,但他确实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块硬骨头。所有的老师都为他皱眉,不少老师为之叹气,很多老师对他是无可奈何。那么,“后进生” 是怎么形成的呢?怎样才能预防“后进生”的出现呢?一旦出现又该如何转化呢?下面谈一下本人的一点粗浅认识。
为了便于讨论,首先谈一谈“后进生”的表现特征。
一、“后进生”的表现特征
(一)、品行类后进生的特征。
该类学生,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行为特点、性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大致表现特征是:说话不文明、无礼貌、纪律性差、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不会忍让、不会宽容、任性撒谎、我行我素、顶撞老师家长、好吃懒做、不求进取、自暴自弃、拉帮结伙、哥们义气、好斗成性、喜欢制造恶作剧、屡教不改、好偷惯偷等。
(二)知识类后进生的表现特征。
其主要表现是:文化课成绩差。
(三)能力类后进生的表现特征。
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不爱求人、不善交际、难于启齿、动手能力差、办事能力不强、同样的事情、别人能办成而他却不能……
(四)、体质类(身体弱)后进生的特征:
主要特征是:身体虚弱、抗病能力差、视力下降、脊柱变形等.
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预防:
(一)、品行类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预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品行类后进生”正是如此。他们来到人世,除了微妙的遗传因素外,其它是大致相同的。那么,为什么几年十几年之后,有的人品德高尚、胸怀坦荡,而有的人品行恶劣、狭隘自私;有的人文质彬彬、奋发向上,而有的人凶狠残忍、自暴自弃;有的人成为民族精英、国家栋梁,而有的人却龌龊卑鄙、千人唾骂?变化如此之大原因何在?
我认为,皆是不良的教育、影响所致。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二是家庭、三是学校。而这三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家庭。一般来说,学校、社会的影响对全体学生是平等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有家庭影响的不同,才造就了不同品行的学生。“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正是这个道理。试想,如果家长(尤其是父母)经常是骂骂咧咧,出言不逊,损人利己,久而久之,孩子能品行端正、乐于助人吗?根据多年的调查、观察发现,凡是“品行类后进生”,其家长大多是不称职的家长,这是其一。其二,是畸形家庭的影响。由于父母离异、丧偶、重新组合等原因,破坏了原来的家庭结构、氛围,给家庭成员带来莫大的刺激,打破了原来的温馨,家庭成员很难保持平静的心态,负面影响连锁扩展等等。使孩子对家庭产生厌弃、无望的念头。从而导致自暴自弃、轻生堕落、离家出走,以至犯罪。
所以说,家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其他方面的不良影响或教育不当也会形成“品行类后进生”。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亲友的不良影响。
有的差生,其家庭环境并不错,父母知情达理,可就是孩子不争气。原因是什么呢?调查发现大多数此类差生,是受了某个亲友的不良影响,形成了不良习惯。
2、 误入歧途。
由于坏人的利诱、挑唆,或者是不健康的宣传品的影响,致使个别学生误入歧途,不能自拔。
3、 偶尔教育失当。
这里主要是指教师。有时教师的教育失当,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委屈、压抑,而教师又没有及时找学生解释谈心,造成学生对老师耿耿于怀,以至制造恶作剧、和老师故意对着干等等。时间长了,很容易形成“品行类后进生”。
预防这类后进生的方法:
首先是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可通过“家长学校”和宣传媒体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改变其简单粗暴的教子方法。教师也要注意教育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不能有过激的行为。
(二)知识类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预防。
这类后进生,是习惯上说的“差生”。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学业成绩较差,赶不上一般学生。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受力跟不上。
有两种情况,一是入学时年龄偏小;二是年龄不小但智力略差,出现了小学一年级就学习吃力的现象,学习成绩不好也没有及时补课,勉强跟着走,到了走不动的时候,就形成了后进生。
2、 学习方法不当。
这类学生,由于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结果是事倍功半。他们的学习无目的、无计划,凭热情靠冲动,三天紧两天松,老师讲语文,他赶做数学作业。平时不求甚解,复习时加班加点死记硬背,感兴趣的猛学,无兴趣的不学,听课方法不当等等。以上这两种情况,时间一长,恶性循环,就出现了“基础较差“的后进生。
3、 缺课没有及时补上。
由于偶然缘故。如:生病、探亲、转学、参加活动等原因,耽误了课程而又没有及时补上,造成知识的断层。一锤打不上,锤锤打不上,时间一久,新的后进生就出现了。
4,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师的某些言行,给学生造成消极影响,或者教师讲授乏味,或者教师的某件事情处理不当等等,都会给学生造成反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后进生。
5,其它偶发事件
如:学生之间的纠纷,家庭出现不幸,考试出现意外等,都可能对学生心理造成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时间一长,也会影响学生成绩。
针对以上形成“知识类后进生”的原因,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