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人文关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9: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莉



作为第四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曹文轩有着“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作品超越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闪耀着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1]。他在《草房子·〈追随永恒〉代跋》中一再地追问:“‘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在提出这一命题时,我们是带了一种历史的庄严感与沉重感的。……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离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2]。曹文轩在他的成长小说中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以弘扬人文关怀的精神为少年儿童书写着。



一、扶助少年精神生命的成长



看似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成长”其实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它意味着迷误、反叛、断裂、冲突、打磨,从生理到心理、由情感到精神到处是涌动的暗流或潜藏的礁石。少年的成长不仅需要自我的体验与认知,更需要成人的经验与扶助。曹文轩在成长小说的创作中,以自觉的承担意识,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扶助儿童的生命成长,写出了内在的人性、人情、尊严与理想。



《草房子》记叙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的六年生活,那里有他的朋友纸月、秃鹤、杜小康,还有坚守小草房的秦大奶奶,吹笛子的蒋一轮老师和白雀姐,他们的坎坷、守望和失落一同陪伴着桑桑的长大。以陆鹤为例,他由快活地接受别人对他”秃鹤”的称呼到突然有一天“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他的心理、情感在成长中发生了“裂变”。当他戴帽子遭到同学的取笑与捉弄后,他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是秃子又怎样?!我就“秃”给你们看看。到了冬天在雨雪里他露着光秃秃的脑袋,在汇操表演中突然将帽子摘掉扔到空中制造骚动与混乱,“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但同时,他也遭到了大家的冷淡,从此没有人愿与他为伍。他感到难以忍受的孤独,他要转向,他要重新回归集体。于是,他暂时将由生理而心理的自尊搁在一边,在春节文艺汇演中挺身而出扮演了一个又丑又恶的秃子角色而且简直“演绝了”,师生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秃鹤却来到河边号啕大哭,于是许多孩子都哭了。这里面有太多“然而”、“但是”的转折,这是一个孩子充满困惑、委屈、痛苦与快乐的成长之路,看似寻常又催人泪下。曹文轩以悲悯的情怀“将人物打亮,将思想打亮,将所有的一切统统打亮”[3],让人的尊严在懵懂中清晰耀眼起来,让美好的人性在复苏中蓬勃生长起来。



少年向成人迈进的路途中,他们敏感的心灵对遭遇内外冲击的体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其中,不乏心灵的摇摆、行为的摇摆、言语的摇摆,然而,他们正是在摇摆的前行中不断矫正平衡成长着。曹文轩“用他温情而诗意的笔触,关注少年化蛹为蝶的成长过程,写少年的敏感多思,躁动不安,写尊严,写孤独,写嫉妒,写羞怯, 写苦难的承担, 写上路的欲望……”[5],并在形而上的追问中,使得成长小说的意蕴更加含蓄深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9:02:00 | 只看该作者
二、凸现“异境”中生命的升腾



曹文轩曾经这样分析异境“岛”的存在:它不仅有表面的空间意义还有深层的隐喻性空间意义,它是被围困的、永远的无路可走,他还提到了“岛”这一意象的几种变体:“坑”、“洞”、“峡谷”等。[3]在曹文轩的笔下,他为主人公的成长设置了很多这样的“异境”,却又生发出新的象征意味。无论盛开着百合还是蔷薇的峡谷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异境”,主人公不得不面对的生命境地就是游移彷徨、痛苦绝望,但是,“异境”非但不是绝境,还恰恰与拯救相关,拯救颓唐的生命、拯救苍白的灵魂,有点“死而后生”的意味。



《根鸟》中主人公最终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梦中的峡谷,白色的鹰从峡谷中升腾,阳光灿烂无比,但文本没有再提及根鸟是否找到了求救的女孩,似乎也没有细说的必要。少年根鸟出发远行的过程使原本倦怠的生命丰富和美丽;而教书先生板金为无梦家族寻梦的壮举也将由他“在路上”的儿子坚持下去……我们看到的是在“异境”中生命的升腾。



《草房子》里那个红门少年杜小康因为家庭富有,“总能做成许多孩子想做但做不成的事情”,他有一年四季不同的衣服,有自行车,还有大红门滋长并支撑起来的敢作敢当的傲慢,但父亲一次偶然的船翻人伤让杜小康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想要东山再起的父亲带着他到远离家园的大芦荡养鸭子,“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眼看鸭子羽毛丰满却世事难料,因为鸭群几次误入人家的鱼塘吃尽鱼苗而被扣下,他们再度陷入一贫如洗的绝望,“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冷、饥饿??这一切,既困扰、折磨着杜小康,但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他开始在油麻地小学门口摆摊卖东西,他不怕被人笑话,他有父亲的悲伤但无父亲的绝望,他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



曹文轩写出了人生的困苦与悲怆之情,但绝不沉溺于悲切的情绪氛围里,他让我们看到即便在生命的低谷或是“绝境”当中,生命依然有它不屈与坚韧的一面,人性依然有它灿烂光辉的美质。



三、“追随永恒”的悲悯情怀



“文学的职能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而这一‘基础’中理所当然地应包含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悲悯情怀”[3],曹文轩正是以他的悲悯情怀写到人性、人情,用“追随永恒”的执著精神力图感动当下也感动未来。



曹文轩在《草房子》里,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的故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其中蕴涵的撼动人心的人性和人情,使得故事本身又远远超越了“20世纪60年代”和“油麻地”那样特定的时空。譬如,故事里那位“可恶的老太婆”秦大奶奶身上所散发的人性光辉尤其令人感动。起初,对丈夫的思念、对土地的眷恋,使得她不愿意离开那片付出了几十年心血的土地和“属于她”的家。她拒绝搬迁,甚至固执地躺在艾地里打滚,执著地一点点地捡拾草棍希冀重新搭起她的家。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我们很难简单地判定她是落后或是愚昧。在她的内心深处涌动的是对生活的眷恋,还有爱与情。她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救起了落水的女孩,她主动搬离草房子却又忍不住惦念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孩子,她趴在教室外的窗台看孩子们上课,尽管听不懂内容,她的眼睛也已经昏花,但是她爱他们、爱那里的一切。被人们笑骂为“老痴婆子”的秦大奶奶最后竟然为了油麻地小学一个不起眼的南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老太太在死亡的悲剧中凸显出人性耀眼的光芒。老人墓前的一大片艾地由于孩子们天天来浇水,“竟然没有一棵死去。它们笔直地挺立,在从田野上吹来的风中摇响着叶子,终日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



应该说,曹文轩的写作既有形而上的追问、深刻的现代意识,同时又不乏古典的气质和浪漫的情调。他较好地游走于现代和传统之间,他小说世界中的地理空间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味和典雅的诗意。故事通常发生在某一处地方而且这地方还有它自己好听的名字,但我们很难道出它具体是何省何县何乡的(或者我们查阅资料可以揣测到相应的地理位置,但曹文轩应该无意也不屑让我们在这方面劳神费力),他已经“将空间变为无坐标的空间”,由实向虚,对空间进行了创造性的调动。任哥舒说:“曹文轩精神世界最神圣的一隅,始终供奉着那座名叫‘油麻地’的温馨村庄,他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做学问,却时刻能感受到油麻地吹去的芦苇清香,这一定让他勃发着鲜活的灵感”[6]。于是,我们看到他笔下诞生了像菊坡、青塔、鬼谷、米溪、莺店这样的地方,并且被赋予了悠悠的文化气息和美感,根据积累的阅读经验调动我们的想象,脑海中似乎会浮现这样的图景:漫山遍野开放的各色菊花,山间屹立的青黑色的塔,充满阴森鬼魅气息的山谷,富饶温润的鱼米之乡、莺歌燕舞的客店等等,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我这种为了方便论述而采取的说明性的解释多少有些生硬的望文生义,它破坏了名字本身的典雅与诗意。曹文轩以优雅的写作姿态、悲悯的情怀写出了古典的美与诗意,他坚持儿童小说应该具备诗与散文的气质,认为“美的力量常常要比政治的、伦理的力量深刻和长久……‘当一个人的情感由于文学的陶冶而变得富有美感时,其人格的质量丝毫不亚于一个观念深刻而丰富的人格’”[7]。



带着水乡童年记忆的北大教授曹文轩,有着作家与学者的双重身份,用他的话表述是,“学术使我获得了无论做人还是作文都需要的一份静穆而神圣的理性。而创作是我在进行学术研究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必要的点石成金的感悟和做人所必需的情趣”[8]。他的文学创作与理论话语形成了积极有效的互动,他的人文关怀和强大的学术背景使他的儿童文学创作有了更为深厚的基石,他成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群里一颗耀眼的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9:03:00 | 只看该作者
【参考文献】



[1]王泉根.《曹文轩文集》的学术品格与审美格调[J].中国儿童文学,2003 , (4) .

[2]曹文轩. 草房子·《追随永恒》代跋[ Z] . 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3]曹文轩. 小说门[ Z] .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4]曹文轩. 长发飘零的日子·序[ Z] . 北京: 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

[5]李红叶. 为少年心思写歌──—评曹文轩的小说《细米》[J ]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1).

[6]任哥舒.“主编旁白”[A] . 少年文艺,2002 ,(5).

[7]曹文轩. 多一点浪漫主义[J ] . 儿童文学研究,1994 ,(2).

[8]曹文轩.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总序) [M].北京:作家出,2003.



(选自《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8月,有删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4 04: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