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与学生学习巧妙融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22:4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与学生学习巧妙融合
摘要: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物化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打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写,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受益。
关键词:模式   策略   误区  高效  考核
今天为了彻底扭转教师登台就讲,独霸课堂,学生少数表演,多数陪读的状况;为了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物化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为了打破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写,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受益,我们以我校一直倡导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构建了“分解、交流、解惑、提高”自发型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阐释
“分解、交流、解惑、提高”教学模式是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自发教学模式。四个环节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
“分解”就是教师完全放权的自发学习,旨在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把它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引导学习,教师用导学提纲,帮助学生完成入门,又叫帮扶式自学。第二阶段是开放学习,经一段时间的引导,教师应在合适的时间(科目特点、教师情况)让学生亲自看书、亲自小结提纲,教师只须点明重、难点,这是我们课改的最终目标,也只有这样,学生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学。谁能让学生把大的知识框架短时间分成若干个小点子,他就取得了成功的一半,因为剩下的就是一口一个吃掉它,这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学生能否积极投入自学,用什么方法去分化知识框架,关键要看教师的水平,以及教师对各章各节知识点分解的熟练程度。这是我们教会学生走路的第一步。
这一阶段,教师做到“五要五忌”:一要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准确分解课时目标和任务,切忌目标不明,任务不清。二要围绕目标紧扣重点,尽可能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切忌心中无数。三要富有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语言,切忌空洞无物,乱谈。四要与学生平等讨论与小结,切忌一切包办。五是有目的精选试题,切忌胡乱抓题。
“交流”是指在自发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觉主动地交流汇报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精华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否得到发展,潜能能否得到发掘,个性能否得到张扬,心智能否得到启迪,关键要看老师组织交流的水平和艺术,这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
教师设计这一环节要做到“两个注重一个点拨”:1、注重交流展示的形式。遵循从个人自学到小组交流,从小组交流到全班展示,简单问题小组交流,共性问题全班展示的原则,通过给学生创设宽泛的交流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2、注重组织交流的语言。语言以启发、诱导、激励为主,多使用类似“谁愿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谁还有更好的想法?把你的观点和大家一起分享好么?”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语言。3、教师要认真听学生讲,善找问题,积极寻求对策,只在关键处、关联处、提升处、讲的不够明了处,进行点拨,但要做到不越俎代庖,剥夺学生思维的权利,通过交流、展示,教师点拨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解惑”是指学生在自学交流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对学生弄不清楚的难点、疑点问题,教师运用启发式精心引导,以指点迷津,启迪心智。对于盲点、热点问题教师运用探讨式精讲,此环节一般融入在交流展示的点拨过程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22:48:0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在解惑过程中遵循“四条原则”:第一,疑问先从小组解决,后班级,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经过合作探究来解决。第二,学生自己不能解答的疑惑通过老师引导来解决。第三,经过引导解决不了的疑惑由老师精讲来解决。第四、老师课堂难以解释清的疑惑,课后师生查阅相关资料合作解决。
“提高”就是根据不同科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
教师设计当堂训练要把好“四性”:一是针对性。紧扣本节目标任务,当堂知识当堂练,学一点就要学到位,练到位。二是多样性。根据科目、课型设计不同的训练题目:可以是说写训练,也可以是诵读训练;可以是一般练习性作业,也可以是类型题训练;可以是解题思路训练,也可以是随堂达标检测。三是层次性。既有基础达标题,又有能力训练题,还有拓展拔高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练习。四是及时性。题目设计不可过多,练习题要精选精编,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当堂练习当堂反馈。
在“分解、交流、解惑、提高”自主课堂的模式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上充分扮好“四种角色”:一是引导者。引导学生独立自学,并自行确立学习任务。二是组织者。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并展示自学成果,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时间,形成争鸣现象。三是裁判员,抓准时机,启、导、讲、助相结合解释疑难,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四是参与者,与学生开展各种训练和练习,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形成技能。
在“分解、交流、解惑、提高” 自主课堂的模式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课上努力做好“四件事”:一是独立思维与自学。积极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分点”任务,为交流做好准备。二是主动参与交流与展示。善于表现自我,敢于在同伴面前主动展示学习成果,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标新立异提出不同见解。三是善于倾听和动脑。当别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时,当别人展示自己的成果时,当老师和别的同学解决疑惑时,自己也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当别人遇到疑惑时,自己要积极动脑,思考解疑的途径和方法,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四是认真练习。主动参与老师组织的课堂训练,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当堂训练作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弄清当堂所学知识,当堂练习当堂完,努力做到堂堂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22:48:06 | 只看该作者

操作策略
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好四步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管理上实施了八项策略。
一是学生就坐形式本着三条原职。1、便于学生出进;2、根据月考好、中、差搭配,不能有排座歧视现象;3、教师站讲台时间尽可能减少,多数时间应走下讲台,深入小组巡回指导,帮扶解疑,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老师只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二是保证训练时间。训练是提高的保证,训练是“分解、交流、解惑”的反复,反复是巩固的必然,也只有这样才能确实有所提高,因此,必需保证30分钟或更多。
三是建立可行的小组竞争体制和帮扶对象,既有利于相互监督,互相制约,又便于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每位学生都感到“我必须能行”!这样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也克服了科任教师只教知识不管理学生的弊端。
四是改变教案编写的模式。要求教师围绕教材重点设计出三部分内容:准确分解知识框架;精心设计指导学生交流解惑的方式和方法;设计指导学生当堂训练的题目,充分考虑当堂训练的题目延伸与联系。
五是改变了学生作业方式。导、学案合一,既有利学校检查,更便于当堂反馈,最主要是减轻教师、学生课余负担,把更多时间能有效地投入到备课和预习中。要求教师当堂训练当堂批注,把知识能力训练落实到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是改变了常规检查办法。具体办法是“一推、二看、一问”:一推即不定期推门进教室查看导学案使用;三看:看当堂教学内容是否与备的一致;看导学案上是否有不同颜色的笔勾画;看教师是否走下讲台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一问:即对教师课堂教学作业的处理和批改,通过调查学生的形式。把评估权和考核权交给学生。
七是改变了课堂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做到“六要四不讲”。六要: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过程要让学生说,规律要让学生找,实验要让学生做,结论要让学生下。四不讲:学生已知的不重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弄懂的不讲,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的不讲,学生经过实验能弄懂的不讲。教师在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指挥、指导、帮助。讲就要讲学生不知道、不理解、不清楚的疑点、盲点和难点。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手。
八是加强领导,强力推进。为了更好的落实课改精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一把手的教研领导小组,进一步落实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将原来只讲形式不讲实效,只为检查不为教学的教研改为实用性教研。即提前一周就下周教学内容、由同年级同学科共同讨论每一教学单元、每一节内容的知识框架;精心设计指导学生交流解惑的方式和方法;设计指导学生当堂训练的题目。这样既做到了集思广益,又弥补了教师专业水平的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22:48:12 | 只看该作者

误区解读
一、只讲做题数量,不求实效
在使用中,一定要发挥学习合作小组功能,进行有效合作交流,即在编组相对固定,同组异质的前提下,更多的关注差生,最大化的发挥小组合作能力。培养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人的意识,让他们共同去讨论,去思维,共同进步,提升个体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小组长的讲解和检查互讲,要完成老师一人完不成的检查任务,当然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补捉信息,及时调整、引导教学,以防学生步入误期。
二、不敢放“权”
    部分教师老认为学生讲得不全面,或离题万里,自己讲的放心,长期以来,学生就等着老师讲,老师不布置,学生没事做,因此,应放“权”于学生,这步的关键是教师“导”的能力有多大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轻松地“说、谈、演、写、讲”,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体;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故而说:尽情展示是课堂上学生“我参与,我快乐”的集体体现。
三、老师还讲吗?
     讲就是不放“权”,不讲就是放“权”,这样的观点很错误,恰当的说,“点”和“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是释难,是纠偏,是整合与总结,是在知识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的关键处重锤敲打,通过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使问题迎刃而解,因此说:该讲的老师还得讲,只不过是精讲、是“点”和“评”而已。
构建高效小组
    一、 建立班级合作小组的目的
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做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构建和谐、沟通、合作、竞争的共赢班级。
    二、班级学习小组的组建:
      1、学习小组以班为中心分组,班主任一定要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并与代课教师做好协调和沟通,班内各代课教师统一使用班级规定的小组分法,各教师不得自行再给学生分组,以促进学生各组的均衡发展。
      2、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三人小组,采取自愿的原则,已好中差相互搭配,中等生做组长,优生做技术指导。 以月考为周期,小组解散重组,这样能互相学习。   
三、班级学习小组的培训:
      1、学好知识有三个层次: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而讲明白是学好知识的最高层次,因此教师必须鼓励组长多去讲。
      2、小组之间,优、差学生不是“一帮一”而是互为资源,同学之间互为帮助、彼此促进,帮人改错也等于帮自己防错。
      3、小组合作中竞争获胜、不在于超越别人,重要的是超越自己,学生之间的合作进步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基地。
      4、一旦形成小集体,要做到,不埋愿,不泄气,互帮助,互勉励。
四、班级学习小组的考核:
最后的考核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采用捆绑式评价,以小组的整体表现及成绩为依据设“成绩优秀小组”“合作榜样小组”“递进幅度小组”三个奖项进行奖励。
总之,让大家都动起来,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奋斗的快乐,失败的无耐,树立集体荣我荣的观念,处理好个性张扬和集体荣誉并存,竞争和合作同在的关系,才是教育的宗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9: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