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没有立足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环境和生存状态,只是顺着自己事先设定好的环节完成着某一课的教学任务,不去考虑学生到底想学什么,想怎样学,能不能感兴趣。而是自己一厢情愿地操练着“经久不衰”的各个知识点。于是,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大半堂课几乎都是在一问一答中度过的。有些问题起点太低,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有的问题太难,学生“跳一跳”也不能摘到桃子。这种课堂提问有不少也是无效的,今后应当注意改进。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虽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他们受年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等的限制,学习效果有时不太明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作为教者,除了应改善教学方法以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但是,我们有时候的激励手段不能有效的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有时激励语言泛泛,该激励的、不该激励的统统来上一两句,特别是上公开课的时候,这种泛泛的激励语言不绝于耳;有时激励语言含糊,不能界定肯定的“是”与“不是”;有时激励语言缺乏艺术性,不能让学生产生美感而愈加努力上进,等等。这些所谓的激励其实是无效的、低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