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3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修订前后对比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8:4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

实验教材
修订后教材
测量
时、分、秒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四边形
测量
有余数的除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时、分、秒
倍的认识
实践活动
填一填,说一说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
综合与实践
数字编码
分数的初步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
可能性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
实践活动
掷一掷
总复习
总复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8:46:0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单元  时、分、秒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增加对“1秒有多长”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秒钟的时间观念。
增加对时间的估计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将主题图的一个情境改成四个情境,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更丰富的现实背景。
将实验教材的例2改成“问题解决”。
由于版面原因,删去了“你知道吗”(刻漏)的版块。
二、具体编排
认识时间单位“秒”;秒与分的关系,1分=60秒。
体验时间的长短,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例1: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例2:问题解决:计算经过的时间,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
三、教学建议
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材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8:46:1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将乘船参观“鸟岛”的情境改成乘车去参观“世博会”的情境,增强时代感。
由于版面原因,将实验教材例3、例4合并成例3,以两个小题的形式出现。
将实验教材例5改成问题解决,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并重点让学生体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的重要性。
二、具体编排
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不进位和进位。
例2: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不退位和退位。
例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例4:问题解决:用估算解决问题,在估算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体会估计的策略。
三、教学建议
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8:46: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  测量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除“毫米”的认识保留实验教材让学生探索发现的形式外,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均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介绍。
增加了用字母表示“毫米、分米、千米和吨”这些计量单位的方法。只是介绍,让学生知道并不要求学生会用。
增加例3,加强了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增加了例6和例9两个问题解决。例6通过估计距离的活动,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估计的意识和策略;例9通过派车问题,教学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列表的方法。
删去“你知道吗?”(曹冲称象)
二、具体编排
例1:认识毫米,体会毫米产生的意义,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例2: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例3: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例4:认识千米,千米与米的关系,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通过测量等活动体验1千米的长度。
例5: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
例6:估计长度,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培养长度观念。
例7: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
例8: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例9:问题解决:用列表的方法,一一列出所有方案。
三、教学建议
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8:46:2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总结,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以填空的形式给出计算法则的文本。
根据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建议,增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三位数加两位数(十位向百位进)、三位数加三位数(百位向千位进)、三位减三位(不退位)”的例题,减少教学的坡度。
改变实验教材集中编排“验算”内容的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在教学计算后分散编排。
增加例4,教学“问题解决”,重点强调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具体编排
加法。
例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例2:三位数加两位数(十位向百位进),三位数加三位数(百位向千位进)。
小组讨论,总结加法计算法则。
例3:三位加三位(两次连续进位);加法的验算(交换加数)。
减法。
例1: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例2:三位数减两位数(连续退位)。
小组讨论,总结减法计算法则。
例3: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减法验算(被减数减差、用加法验算)。
例4:问题解决:体会什么情况下需要精算或估算,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
三、教学建议
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推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
重视错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
注重算理,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8:46: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根据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建议,将实验教材分散编排在二年级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
例2和例3都是教学问题解决,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学画示意图和画线段图的解题策略。
二、具体编排
例1:通过操作活动,体会倍的含义
例2:问题解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画示意图的策略。
例3:问题解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画线段图的策略。
三、教学建议
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的概念。
重视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主体参与,培养几何直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8:46:39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根据课标要求,增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
将实验教材口算乘法中的例2移到笔算乘法作为例7,教学问题解决。
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总结,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以填空的形式给出计算法则的文本。
根据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建议,将实验教材例4“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例题放到“做一做”中,以便学生迁移类推解决问题。
增加说明“在乘法,乘数也叫做因数。”
例2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时,增加了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例7、例8和例9都是教学问题解决。例7是通过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解题策略。例8和例9是利用画示意图和画线段图的解题策略,解决归一和归总的实际问题。

二、具体编排
1.口算乘法。
例1: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
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不进位)。
2.笔算乘法。
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写法;理解竖式中每步计算的含义。
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个位向十位进位的问题。
例3: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小组讨论,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
例4:有关0的乘法。
例5: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
例6: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
例7:问题解决:估算的策略。(估大或估小)
例8:问题解决:归一。
例9:问题解决:归总。
三、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
注意各种计算方法的结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8: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