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讲学稿导学案
十、木兰诗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理解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作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阅资料,了解《木兰诗》及《乐府诗集》的相关知识。
2、反复阅读,争取熟读成诵。初一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第一件事是背诵,看看我的提示能不能帮助你更快的记忆。对于《木兰诗》,要想加快记诵的速度,可利用其民歌形式上的特点。这首诗共14节,除“万里”“爷娘”“开我”三节各有六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一节一节地背,再合节为段,就比较容易成诵。诗中排比句式也不少,又间有顶真(又称联珠,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指出来也有助记诵。
3、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机杼( ) 可汗( )( ) 鞍鞯( )( ) 辔头( )
燕山( ) 胡骑( ) 戎机( ) 朔气( ) 金柝( )
著我旧时裳( )( ) 傍地走( )
4、积累文言词汇,并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二、课堂研讨
1、检查预习。
2、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提示: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了什么?)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故事,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使故事更生动形象。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3、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4、品读探究: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②本文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③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④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5、你能说说这首诗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原因吗?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后记
五、拓展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