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5-18 00:48:07
|
只看该作者
(一) 出示预习任务或目标。
(二) 指导学生预习方法。1、自读教材,不放过任何文字内容。2、在相应的位置记录或标记预习问题。3、用不同的画写形式把问题在教材上标识出来。4、理解、思考教材上材料后的问题。5、对教材上的难点提出问题。
(三) 以小组形式讨论解决预习的问题,小组长总结好讨论的结果,并总结本组的疑难问题。
(四) 小组发言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先由同学们解决,教师评价、引导、补充,另外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预习和质疑当中。
第二课时,正课的基本程序。
(一)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二)小组准备阶段。教师安排好学生活动内容和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预习内容。
(三)小组展示(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如黑板展示,小品表演,小组代表讲解,辩论等。)
(四)由学生或老师给与评议。
(五) 教师点拨。教师结合学生活动进行点播、更正、补充,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
(六)巩固复习,当堂训练。通过训练,强化记忆,巩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预习课可以根据教材设计的内容多少,增加预习量,可以是两节的内容;而在预习后,再上正课时就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若完成两节的教学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第三课时可以安排半节复习课和半节预习课,总之,在每上一节新课时,都要给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
之所以采取这种课堂模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复习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预习,其实,二者应该同样重要。更重要的还在于,强调预习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师指导下的预习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实现的阶段,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认真进行自学指导,即从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自学要求(如何看书、怎样解决基本问题、怎样深入提出问题等)。为了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的学法,我们给学生最重要的不是金子,而是点金术,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比如以下学法可以经常采用。
1、自读理解,大字部分要慢读,小字部分要快读,围绕目标逐个解决问题;
2、提出疑问(质疑)发现问题,便是进步;
3、小组讨论疑难;
4、要求学生学会做“记号”。做到不动笔不动书,养成动笔的习惯,在正确答案下划线,重点词句加着重号,难点疑点画双线或难点画圈,疑点打等等。经常训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探索新知的能力,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宗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站在讲台上袖手旁观,而应该积极参与学生自学的过程。教师除了注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外,更要仔细调查,发现学生的困惑,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结束后,教师应通过板演、提问等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质疑问难,最大限度的暴露学习中的问题,特别是带有倾向性问题,为第二课时正课做准备,进行第二次备课,使正课能做到有针对性和条理性。
当然,培养一种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自然养成的,特别是初期最需要强制性,这不仅要求老师在各个环节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保证学生坚持不懈的去做,更需要老师要对这种课堂模式也要坚持不懈的贯彻下去,并不断加强自我监督和自我反省。另外,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直采用小组教学,为了保证这一课堂模式的顺利开展,我制定一套小组加减分的竞争制度,促使小组内部相互协作,小组之间又有竞争。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完成预习和复习任务的小组给予奖励,每月做一次总结表彰。这样,学生们既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