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合唱团指挥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00:5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合唱团指挥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启示

    内容摘要:通过参加国庆合唱节比赛,让我对合唱团指挥有了非常全面深刻的认识。合唱指挥家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人物,指挥的艺术性工作包含着自己对歌曲作品的深刻理解以及指挥整个合唱团演绎作品的艺术再创造过程。英语教学工作与合唱指挥的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何将合唱指挥家的指挥功效巧妙地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上来?为英语课堂教学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如何让教师从语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挥家?让英语课堂教学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从这一角度去探索这一关联研究,那么将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合唱团指挥家 课堂指挥 英语课堂教学 情感  有效性
在2009年的9月份,我加入了镇的合唱团参加市的迎接国庆60周年的“歌唱祖国”合唱比赛,有幸受到了著名青年指挥家关序老师的指导。在关老师的指挥下合唱,让我真正领悟到了一个优秀指挥家的艺术魅力:他不仅对歌曲的音乐节奏、情感把握得恰到好处,对各个音部的问题能及时指出并加以修正,而且能指挥合唱队员进入歌曲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状态。他指挥时的手势时而舒缓、时而刚劲有力,他的眼神暗示,面部表情提示非常及时精准,我们的演唱极大的受到了他那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的熏陶,以致达到了一种非常愉悦的情感共鸣,受益颇丰。进而让我对乐团指挥家的作用产生了深深的思考,也让我联想到这一乐团指挥的作用是否能转移到我们的英语课堂上来?
合唱指挥家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人物,指导整个合唱团的歌曲演唱,使多个声部的演唱能够成为一个整体。指挥家对合唱团的指挥也是音乐的一种诠释和再创作,他的作用在于体现出自己对曲目的理解,将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原创作者想要表现的内容通过合唱团的演唱表达出来。好的指挥能迅速指出合唱队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指挥通过对整个合唱团的调整变化,使合唱团的演唱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也是一个集体的“指挥”。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这位“指挥”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那么,通过研究乐团指挥的作用并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就十分有必要了。在时下的英语课堂教学里,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正是因为他们扮演好了“课堂指挥”这一角色,而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扮演好“课堂指挥”这一角色。
一、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英语学科教学中,很多老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很多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仍停留在原地,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造成这种“高能低效”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下这些现象能让我们如指挥家般找到问题的原因。
现象之一:教师对教材没有深入理解与取舍。
很多老师只是原本的将课本内容照搬进课堂,没有结合中学新课程标准做出自己的教学前处理与取舍,课堂提问不结合课本与实际,造成学生的无序无效思维。通常提一些如 Yes or No? True or False? 等简单的问题,没有实际研究性。此种提问肯定是耗时低效的,学生也会在盲目回答里结束一节课的学习。
现象之二:教学手段过于依赖课件甚至滥用课件。
现在很多学校每个课室都装上了多媒体,使很多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逼真,在视听方面也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产生动态效果。但也有些老师滥用多媒体课件,用大量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动画简单呈现,学生似乎活跃、氛围似乎热烈,而教师却没有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思考,没有起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效果。
现象之三:课堂教学节奏松散。
具体表现为有的老师指令语不够明确,学生不知道做什么;有的指令语太过啰嗦,学生活动的时间还没布置任务的时间长。课堂节奏松散的另一方面是教师课堂调控能力不强导致课堂凌乱甚至失控。有时,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讨论时间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设计;有时候学生对某些活动的操作出现困难,教师未能及时调控,致使教学环节被打乱,也浪费了时间。
现象之四:教师的课堂语言缺乏情感,没有艺术感染力。
很多教师上课时课堂用语从一节课开头至结束都是使用一个平调,没有语言的抑扬顿挫,教学语言缺乏情感,不能有效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指挥家”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因此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从而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二、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是由多方面的要素决定的,如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把握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个人魅力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2.1. 要充当好课堂指挥家的角色,先钻研教学材料。
2.1.1.对教材的研究。
指挥家对歌曲和乐曲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那么教师研究教材则是展开教学的第一步。在上课之前,明确新课标里的各项具体目标,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其次要有创新意识,把握语言的知识性与情感价值目标,结合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创造性的生成新教材、新活动。
针对人教版<Go For It>初一的教材,我想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我仔细看过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教材,发现教材里基本没有音标教学,而人教版初一的教材预备单元里虽有英文字母与少量元音的教学,但学生没有系统整体的音标学习,而在接下来三年的英语学习中碰到稍微复杂点的单词就不会自我拼读,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要弱一些,越学到后面,这种语言自学拼读能力的缺陷就会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我认为,应当在教预备单元时把音标教学作为一个重点教学任务,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后面的英语学习中学生会受益颇多。
2.1.2. 科学合理的利用好课件资源。
利用多媒体课件不能图备课省时、简单呈放,要有教学目的性。恰当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增强学生对本课语言知识的理解、记忆效果。把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2.2. 熟知学生,把握好课堂。
2.2.1. 在合唱之前,指挥家不是立即带领队员进入合唱状态,而是先练声。以此推之,英语课堂教学也可以采取此种方式,给学生播放一些经久传唱的欧美英文歌曲或者节选的简短电影对白,并让学生跟唱或模仿,既能为下面的课堂起到预热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乐感与综合素质。
2.2.2 指挥会把合唱队员按他们的音质特点分成高高、高低、低高、低低等不同的音部,这些音部的声音融合到一起便汇聚成了一首动听的合唱歌曲。在英语教学中则可以运用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生实行分层递进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4个层次:A、B1、B2、C。A层基础较好的学生,约占25%;B层为中等生,约占50%,B1 接近A层但有可能滑向B2 层的学生组成;B2 层为接近B1 层又可能降至C层的学生组成,C层为学习困难生,大约占25%。这样分层的目的:一方面,是表明分层不是为了给学生评定好中差,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各个层次学生的递进留有阶梯(常国宁,1995)。分层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先天因素、兴趣爱好等等(蔡宝培,1993)采取师生协商分层。确定好学生学习目标层次后进行分组,根据英语课堂的需要采取合作小组活动的方式学习英语,不同层次的学生坐在一起,便于辅导,也便于他们之间的交流。这样分组可以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让学生的语言认知习得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推向前进。
2.3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指挥家作用。
在现代教育界的普遍概念中英语是艺术性学科,在英语教学的实际进程中牵涉到许多无法给定量定序的变项。因此,英语教师不光是学生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主持英语课堂舞台的“指挥家”,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对学生起着艺术化的作用。初中学生的内心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需要感知与他们的内心世界相呼应的声音、色彩、动作和语言;他们也盼望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下接受语言、体验语言、领悟语言、使用语言。所以教师发挥英语课堂“指挥家”的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2.3.1 语言优美。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作为教育心理学家,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之一是人的关系的艺术家—用多样的技巧和力量进行工作以产生刺激学习的情境。那么,讲究教师的课堂语言美就是其中多样技巧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著名教育家契可夫说:“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好莱坞著名影星丹泽尔在《伟大辩手》里饰演过一个黑人教授,他大步流星地走进课室并站在角落的椅子上大声宣布: “Great news! Great news! We are going to make a debating team in our college.” 他的学生听后兴奋不已,立即掀起了波澜般的讨论。当然教师不需要时时都有这般疯狂的举动,但英语教师的语言应浅显易懂并富有感染力。因为没有情感的语言会显得苍白无力、索然无味,学生对知识的触感也会迟钝。讲至趣味处时用情感带动声调,调动学生的兴趣,可以激起学生的共鸣。另外,碰到重要问题需要强调一下时,可以适当念得慢一些,念得重一些,念得响一些。慢、重、响是种手段,目的是使主要信息准确有效的传递到接收者的感觉器官,提高教学效果。
2.3.2 教师的行动美。
教学动作被称为“第二教学语言”。做好教学动作对于正确表达教学内容,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引起学生的注意,渲染情感气氛等,都有语言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教师的站姿。体态和站立姿态是一个人精神和个性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构成其风度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讲课时,教师的体姿端正,站姿稳重而有力,会增加讲课的吸引度和知识的可信度,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教师的视觉范围应大。指挥家对乐队的指挥不仅有动作提示,还有及时到位的眼神、面部表情提示。研究发现,指导教师多看学生,学生学到的东西也较多(布里德和克拉瑞塔,1974年)。教师的视觉所及范围越大,注意到每个学生,可拉近师生距离,教师的视觉靠近,会被学生看作是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
第三,教师的展示应大幅度、大面积的让每个学生看到,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力,不能自言自语,否则只能称之为自我欣赏。
第四,倾听。教师的倾听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所发出的信息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唯有通过认真倾听,才能及时从学生处获取有效的学习信息反馈,教师才能及时地进行课堂的形成行评价,以调整教学进程。
2.3.3 教师是课堂表演艺术家。
指挥家在舞台上的指挥表演与艺术渲染力往往让许多人羡慕不已,其实教学也是一门表演艺术。罗伯特•特拉弗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表演艺术,这是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决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注意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并把个性因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平时通过观察某些艺术家艺术特点进而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英语教学特点设计成为适合课堂教学的方法,将课堂表演得淋漓尽致,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学生在这样愉悦的课堂里学习,不仅语言学习会快速进步,他们也会非常喜欢这位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老师。
总而言之,一个优秀的合唱团离不开一位出色的指挥家;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就如合唱一般,要有一位能把握全局而又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英语教师,这位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组织者、指挥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其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标准与要求落到实处,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陈琳、王蔷、程晓堂等(200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关于‘分层递进教学’的设想》 胡兴宏 (1992)《上海教育研究》
3.《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林光彩2009 (18)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4.《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文琴 2007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9: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