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高云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道养生术(佛家经典中的养生秘籍)全文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说调心,意即在思想上舍弃一切杂念,防止心猿意马的纷驰,使之一心入于静境。调心之法,佛门所述多为有意识地把心系于一处,如意守头顶、发际、眉际、鼻尖、心中、地轮(足)等处。智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说: 一系心顶上,二系心发际,三系心鼻柱,四系心脐间,五系心地轮,外国金齿三藏说次为五门禅。 系心之外,其数息、随息之法,亦即从一到十,从十到一默数呼吸,或一心随着呼吸出入而出入的调心之法,也颇为常用。从本质上看,由于调心之法常和禅的内容融为一体,所以尤为坐禅修性、趋向真如的关纽所在。道家调心则注重意守丹田,而有 琴心三叠 的说法。《上清黄庭内景经·序》: 黄庭内景者,一名太上琴心文。 琴为和,据说诵《太上琴心文》可以和

立禅图

六府,宁心神,使得神仙。三叠,指上、中、下三丹田。修炼内丹须做到三叠和积如一,心和而神悦,则丹道初成。这点,我们在上编《佛教修性法》、下编《道教养生法》中将较为详细地论及。

以上 三调 ,就 调身 而言,因坐禅之外,尚有立禅、行禅、卧禅之法,所以又有立式、行式、卧式等姿势。立式如净土念佛禅,站时两足稍并或微微分开,端身正立,然后双手合十或作 定印 式安置脐下。行式原为解除坐禅、立禅疲乏时所采用的一种直行姿势。《十诵律》说: 比丘应直径行,不迟不疾,若不能直,可画地作相(此指直线),随相直行。 卧式采取益身心的右胁卧姿,《摩得勒伽论》说: 右胁卧,脚脚相累,不得散手脚,不得散乱心。 除却坐、立、行、卧各姿,禅门南宗行立坐卧随时可行的 话头禅 、净土宗无时无地想到就念的念佛禅,就更为形式自由、不拘一格了。如就道教气功诸法着眼,其行、立、坐、卧诸式,除少数稍有出入外,大体也就如此。

行禅图

二、走火入魔

走火 、 入魔 为佛道坐禅或丹法、存思等修持过程中,因个体差异而可能引起的种种心理或生理障碍。

走火 和 入魔 往往同时并提,《红楼梦》第八十七回续作者曾对妙玉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有过较为详细的描写。其走火入魔的原因,清代医家张路玉《张氏医通·入魔走火》道: 呆修行人,见性不真,往往入于魔境。 良由役心太甚,神心舍空,痰火乘凌所致。 致病之由,皆不离于色相。 其书又述 走火入魔 的表现为: 或丧志如木偶,或笑啼癫妄,若神祟所凭。 坐功却病之法,不过欲断除妄想,勘破关头,昧者不能果决,每致壮火飞腾,头面赤热,膈塞心忡,喘逆蒸汗而成上脱之候;亦有阴气消亡,强阳不制,精髓不固,二便引急而成下脱之候。

然而,细究起来,两者也有不同之处: 走火 的见证侧重于生理方面,其所起不适反应为头痛头胀,胸膈闷塞,内气窜动,癫狂躁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练功时使用意念过于强烈,呼吸过于急重所致。制止的方法为:或放松意念,和调呼吸;或搅海咽津,滋阴降火;或做六字气诀中的嘘、呵、呬等字诀以散邪火;或索性暂时中止修持,待恢复后再重新进行。

入魔 的见证侧重于心理方面,其所起不适反应为神志恍惚,产生幻觉,恶魔来扰,情绪惊怖。对于这些幻觉,《童蒙止观》分为烦恼魔、阴入界魔、死魔、鬼神魔四类。《钟吕传道集》则归纳为六贼魔、富魔、贵魔、六情魔、恩爱魔、患难魔、圣贤魔、刀兵魔、女乐魔、女色魔等 十魔 。究其幻觉起因,多半由于尘心不净,妄念纷驰,或于练功时过于执著追求,以幻为真,问题还是出在自己心里。《楞严经》说,魔事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正是因为其因由心而起,所以制止之法,还在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说: 一者了知见闻觉知,皆无所有,不受不着,亦不忧戚,亦不分别,彼即不现。二者但反观能见闻觉知之心,不见生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何所恼乱?如是观时,不受不分别,便自谢灭。 《听心斋问答》也说: 凡有所象,皆是虚妄,乃自己神识所化。心若不乱,见如不见,自然消灭,无境可魔也。

三、收功

坐禅或内丹功法暂时告一段落,叫做功毕收功。其坐禅或内丹功法每次的修持时间,初修持者以短为宜,否则坐久散乱,影响以后继续修持的积极性;但对修养有素者来说,那就少则一坐一个小时,多则半天、半夜,或一天、一夜。然而,毕竟坐久之后,由于身、息、心三者都已入于相对的定境状态,所以不能在功毕之时草草收功,否则易于引起种种不适或后遗症。

究其收功的具体做法,隋代智大师《小止观》说得较为周到详尽:

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放下异缘(坐禅时思想上所入之境),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弱;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内气)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

由此可知,其收功的着眼点,都落在了对身、息、心的恢复上,可见收功 三调 之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4:44:00 | 只看该作者
达摩面壁禅(附《易筋经》)

河南登封县少室山北麓,少林寺西北初祖庵的五乳峰上,有个名闻古今的达摩面壁洞。洞前明代石坊大书石刻 默然处 三字,石刻背面则 东来肇迹 四字在焉。相传这处洞穴,就是禅宗初祖达摩当年面壁的处所。

达摩是菩提达摩的简称。达摩原为南天竺的僧人,南朝宋末时航海来到广州。据说后来跋涉北上,过金陵时与梁武帝面谈佛法,因为彼此话不投机,不相契合,于是又一苇渡江,北上洛阳,最后居住在少林寺里,面壁参禅,终日默然九年, 人莫测之,谓之壁观婆罗门 。此后,他把《楞伽经》九卷传给弟子慧可,其 壁观婆罗门 之法遂得以发扬光大,被后代僧人尊为禅宗初祖。《续高僧传·慧可》说: 达摩师以四卷《楞伽》授可曰: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正因为达摩传给慧可的是《楞伽经》,所以后人也有把达摩所参之禅称之为 楞伽禅 的。

说到禅法,笔者曾在延安西路佛教居士林向老师明旸大和尚提起,说坐禅入定就是气功。明旸回答: 禅定比气功的境界来得更高。

事后细细回味,明旸的回答真是得道的高僧之言。原来我国高僧坐禅入定,其目的并不像气功那样,在于养气培元,锻炼身体;而在于明心见性,趋向真如。这样,一高一低,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关于禅定的妙处,自古以来佛经多有述及。无著菩萨《六门教授习定论》说: 由习定故能获世间诸福以及殊胜圆满之果。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卷一也说: 若欲具足一切诸佛法藏,唯禅为最,如得珠玉,众宝皆获。

徐有武绘《达摩面壁图》

然而,从气功修性角度说,佛家的坐禅,虽然旨在趋向真如、参透人生真理,但是在客观上,却确确实实起到了气功所能起到的养生作用。因此到了后来,佛教的坐禅,自然也就被养生家们视为气功养生中的一种具有异彩的重要功法了。

禅 是梵文 禅那 (Dhyano)的音译,简称为 禅 。其中文含义为 静虑 或 思维修 。《圆觉经》说: 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 由于禅定有明心见性、开发智慧的作用,所以为佛门,尤其为禅宗僧人所必修。

关于达摩面壁禅法的具体情况,《续高僧传·菩提达摩传》说:

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着。

文中所说安心、发行、顺物、方便,都是面壁功法,也就是壁观功法的入道之门。这种功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要点,就是理入和行入。

一、理入

理入功法,就是壁观之法,而以 理 为观想的内容。为此,这种功法的内容自然就以意念为主了。

其法入手步骤为:

(一)调身(略)

(二)调息(略)

(三)调心

调心理入,为整个壁观安心中最为重要而又难以掌握的一环。方法为:

深念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为理入也。

这种理入的壁观功法,要求在壁观时无自无他,坚住不移,寂然无为,把整个思想意念都凝住在室壁之上,以期达到去除心头客尘遮障,开发心智,趋向真如的目的。

关于修习 壁观 的调心问题,定真法师有关静坐调心的一段话,可以引作参考。他说: 初学静坐的人,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 不学静坐,妄念尚少,一学静坐,妄念反多了 ,这是不正确的。要知道我们的念头,忽生忽灭,本来很多,不过平时在动乱之中,不易察觉,一旦习静之后,方能了了看清。比如室内虽有飞尘而不见,假使门窗透入阳光,方见尘埃纷纷飞舞,所以能察觉妄念多的正是自觉的第一步。我们只要一切摒弃不想,用坚定不移的毅力,精勤地练习观照功夫,到相当时间,妄念便自然销落而达到心意寂然的境地。这种观照功夫,假使在静坐中练习纯熟,渐渐能在平时日用之间,刻刻用心,凛然觉照,做到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4:44:00 | 只看该作者
不静坐,也能如静坐时的心志静定,自将得更大的受用。

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后,面壁坐禅火候渐渐纯熟,这时也和其他禅法一样,常会进入精神上美不可言的悟的境界。对于这种悟的境界,近代佛教名人蒋维乔居士曾在《佛学纲要》叙说道:

禅观的悟道境界,究竟是怎样?这难以笔墨形容得出。大概功夫到纯熟的时候,知情意的作用,均不复起,一切妄念,顿然消失;鼻端呼气吸气,也几乎断绝;这时惟有一片光明,内面看不见身心,外面看不见世界。悟道的光景,就是这样。

这是一种坐禅入定、情意不起、妄念顿失的光明境界。在这种光明境界里,仿佛自身和世界都已不复存在,使人感到的只是一种美妙无比的愉悦。

面壁坐禅的时间,一般多在1 2小时之间。可是高僧坐禅,经常一坐就是一个白天或一个通宵,那就又是另一码事了。

二、行入

为了配合修好壁观安心的禅法,练功者于平日生活之中的 行入 ,也必须时时注意及之。行入的要领,据佛经所说,基本上有 四法 ,也称 四行 ,其内容如下。

(一)报怨行

初报怨者,修道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不怨怼。经云:逢苦不忧,识达故也。此心生时,与道无违,体怨进道故也。

这就是说,修炼壁观功法,平时遇事要有退一步想的博大胸襟,来对付舍本逐末的 爱憎 之情,从而为遇苦不怨、奋起精进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二)随缘行

随缘行者,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静,冥顺于法也。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失荣辱等苦乐之事,随时随处都可遇上。这就要求修持者抱有宠辱不惊的胸怀,摒弃患得患失的心理。如能若是,则到处随缘,感受缘起的心体寂静(心无增减)不动,从而有利于修持,增进身心健康。

(三)无所求行

三名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 求 。道士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三界皆苦,谁而得安?经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也。

(四)称法行

四名称法行,即法净之理也。

修持面壁功者为人处世,要善于过淡泊宁静的生活,不要执迷于无穷无尽的物质贪求,这就是佛经所说的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了。试想,一个人时时处处地贪着在物欲及其他种种欲望的追求上,又怎能静下心来作如此的修持呢?当然,要使自己从 苦 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还是要以 法净之理 作为指导,否则终日营营扰扰,就难入壁观安心的妙境了。

佛陀认为,禅是人生宇宙的本性,属于人类心灵的原态,它的参悟,需要一个由浅入深、层层证悟的过程,当年达摩初祖面壁达九年之久,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关于悟禅后的情景和收益,宋智明《禅门三关浅说》(见《禅》创刊号)有着一段很精要的文字。他说: 当一个禅者经过努力的参究,一旦豁然醒悟,本来面目彻底呈现的那一段微妙的悟境,便从本质上完全改造了人生的一切,迷惑与不正见从此也就消失。此后,在禅悟者的内心深处,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来自性源的安详之德与智慧之光,推开了一扇扇关着的大门,冲出了重重的障碍,人生处处显得自在与幸福。因此,悟的契机,犹如使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迷途返归故乡那样亲切明彻,确证微妙难想,唯证乃知。

不过从气功角度说,修习达摩面壁禅时,只要按着壁观安心的种种方法去做,其破除迷误、增智进德、愉悦身心的作用,还是能够得到较快体现的。

达摩、慧可之后,禅宗自唐弘忍门下,分为南、北二宗,其南宗以慧能为班首,提倡不拘形式的顿悟之法,此后又有 五家七宗 ,流派繁衍,不久即淹没了北宗。然而,南宗发展到南宋初年,随着 文字禅 、 口头禅 的诞生及蔓延,一时弊端迭起、宗风衰颓。为了重振曹洞宗重视坐禅的传统,以与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4:44:00 | 只看该作者
杲所创 看话禅 抗衡,于是自曹洞宗正觉禅师起,又大力倡导默照之禅。所谓 默照 ,正觉《默照铭》说:

默默忘言,昭昭现前。

鉴时廓尔,体处灵然。

灵然独照,照中还妙。

露月星河,雪松云峤。

晦而弥明,隐而愈显。

默 为默默忘言,洗心绝虑,寂然清静;照为昭昭现前,湛然灵明,不堕昏沉。 默 、 照 两者既平分秋色,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交互为用,可谓:愈默愈照,愈照愈默;晦而弥明,隐而愈显,灵然独照,照中还妙。否则 默中失照,浑成剩法 , 照中失默,便见侵凌 。

此外,对于默照禅的要妙,正觉《坐禅箴》还这样指出道:

佛佛要机,祖祖机要。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其知自微,曾无分别之思;其知无偶而奇,曾无毫忽之兆,其照无取而了。

所说 其照无取而了 ,是指其 照 虽妙,但却空阔杳冥,不起任何分别之想,如此才能一心入于定境。可见,就默照禅实质而言,意即面壁的进一步发展,而以 默照 为法为归。

附:《易筋经》

自达摩初祖在嵩山少林寺创面壁禅的同时,据说又传有《达摩洗髓经》和《易筋经》,尤其是《易筋经》,至今为养生家所普遍传习。关于《易筋经》的本子,社会上流传较多,而以清王祖源在咸丰年间得之于少林寺的那本为最具权威。书中所载,计有十二图式。

1.韦驮献杵势 ,歌曰:

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2.韦驮献杵势 ,歌曰:

足指(趾)挂地,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3.韦驮献杵势三,歌曰:

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4.摘星换斗势

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

5.倒拽九牛尾势

两骽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

用力在于两膀,双拳须注双瞳。

6.出爪亮翅势

挺身兼努目,推手向当前,

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7.九鬼拔马刀势

侧首弯肱,抱顶及颈,

自头收回,弗嫌力猛。

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8.三盘落地势

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

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拏,

两掌齐翻起,千觔重有加,

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9.青龙探爪势

青龙探爪,左从右出,

修士效之,掌平气实,

力周肩背,围收过膝,

两目注平,息调心谧。

10.卧虎扑食势

两足分蹲身似倾,

屈伸左右骽相更,

昂头胸作探前势,

偃背腰还似砥平,

鼻息调元均出入,

指尖著地赖支撑,

降龙伏虎神仙事,

学得真形也卫生。

11.打躬势

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

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

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

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12.掉尾势

膝直膀伸,推手自地,

瞪目昂头,凝神壹志。

起而顿足,二十一次。

左右伸肱,以七为志。

更作坐功,盘膝垂眦。

口注于心,息调于鼻。

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总考 诀曰:

总考其法,图成十二。

谁实贻诸,五代之季。

达摩西来,传少林寺,

有宋岳侯,更为鉴识,

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4:44:00 | 只看该作者
止观 一词,又有 定慧 、 寂照 、 明静 等名,梵文音译为 奢摩他 或 毗婆舍那 。

拆开来解, 止 为停止、止息妄念,属于佛学中的空门、真如门,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 观 为达观,殄灭烦恼,属于佛学中的有门、生灭门,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为此, 止 和 观 两者,在次序上,应 止 在前而制伏烦恼, 观 在后而断却烦恼。

由于 止观 之法历来为佛门所重视,所以佛经对此作解的很多,如 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 , 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 , 观如灯,止如密室 等等。

《小止观》则对 止观 解说得更为详尽,书中起首就云: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大乘义章》第十也说: 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名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徐有武绘《智大师坐禅图》

在佛门中,向有 三种止观 的说法。原来 止观 之法,当年由隋朝智大师从老师慧思处传受而来,此后发扬光大,成为天台宗僧人的必修要法。三种 止观 为:第一, 渐次止观 。由于这种修习之法先持戒,再修禅定,再修实相,一路初浅后深,由浅入深,好比上楼梯一样,所以名为 渐次 ,其法见载于智大师所著《禅波罗蜜》十卷。第二, 不定止观 。此法前后互换不定,犹如把金刚石放在太阳底下,现像不定,所以传受此法,大多因人施教,依照众生根器不同,或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渐顿不定,著作有智大师《六妙门》一卷。第三, 圆顿止观 。由于其法 初后不二,如通者之腾虚空,自初缘实相而行解共顿 故名,为此智大师撰有《摩诃止观》十卷。

此外,佛门并有 止观四本 的说法。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释元照《小止观》序说: 一曰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三曰不定止观,即陈尚书毛喜请大师出,有一卷,今《六妙门》是。四曰《小止观》(又名《童蒙止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即今文《小止观》是。

佛书认为,修持者若能依 止观 之法修性,成就 定 、 慧 (即 止 、 观 )两法,那就非但 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 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 ,并且 四百四病自然瘥除 , 必无众病 了。

其修习止观坐禅之法,基本有 十意 。

一、具缘第一

修习止观坐禅,先要发心起行,外具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 五缘 。 五缘 的情况如下。

(一)持戒清净

佛门修禅养性,持戒清净为最基本的一个要素,其目的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从而有利于止恶修善。戒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一般在家居士修习止观,只要守 五戒 就可以了。 五戒 的内容为: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考虑到营养关系,关于吃素不杀之戒,有两个擦边球可打,一是吃花素,就是吃吃停停,或初一、月半吃素等;二是吃三种净肉,《十诵律》卷三十七说: 我听噉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是中有屠儿,是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

另外,东坡居士对待吃素不杀的办法也可借鉴。其法为:人家送他鱼虾,如系鲜蹦活跳,那就送进河里放生;如系已经死亡,放亦无益于生,那就索性放进锅里,饱我口福,增我营养了。

至于其他四戒,由于酒能乱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4:44:00 | 只看该作者
,偷盗、邪淫、妄语伤德,所以为止观坐禅者所绝对不取。

(二)衣食具足

智大师指出,衣法有三种: 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蓄)粪扫三衣,不畜馀长。三者若多寒国土(地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 提出三种衣法的目的,主要在于养性者如果在衣着上过于贪求,那就 心乱妨道 ,不利修行。为此,从今天的修习实际看,衣服只要做到干净整洁、朴素大方、足以抵御寒冷就可以了,否则一心放在穿着打扮上,又何能收心修习止观呢?

在食法上,智大师指出这样四种:

(1)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

(2)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

(3)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

(4)四者于僧中洁净食。

自然,四种食法的目的,无非为了驱除一心钻在吃的享受里而引起 心不安稳,于道有妨 的魔障。结合今天的实际生活,修习止观,食不过饱,简朴而富于营养就可以了。

(三)闲居静处

修习止观,对于居处环境,也有一定讲究,否则纷纷扰扰,心静不下来,何以能练功入静?

关于闲居静处的要求,智大师认为, 有三处可修禅定:一者深山绝人之处,二者阿兰若(寺庙)之处 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寺庙)中,皆名闲居静处。

对于在家人来说,为了有利修习,如果居处环境安静,当然最好,如果居处环境并不那么安静,那么清晨初醒,于四周一片寂静之时进行修习,也不失为一个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的好办法。总之,人是一个活体,要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才好。

(四)息诸缘务

世界上的诸缘杂务,纷纷扰扰,足以惑乱人心,妨碍修习入静。因此修习止观,最好断绝名利思想,省却一切不必要的交际应酬。人来人往,不仅在经济上破费较大,就是在精神上和体力上,也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至于智大师所说: 一息治生缘务,不做有为事业。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做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 我们大可不必照搬,只要领会其清心寡欲、不为各种缘务困扰的精神实质就可以了。

(五)近善知识

佛门称有益于我修持的居士为善知识。《法华文句》四曰: 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法华妙庄严王品》也说: 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智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指出 善知识有三 : 一者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二者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 可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近有道德学问的彬彬君子,也是修习止观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二、呵欲第二

所谓 呵欲 ,就是呵除世间能够诳惑一切凡夫之心的色、声、香、味、触 五欲 。佛门认为,凡欲坐禅,修习止观,非得呵除 五欲 不可,否则就难成正果。

(一)一呵色欲

色欲有两种:一是对修目长眉、朱唇素齿的美人儿起邪淫之念的欲;二是对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等带有种种妙色的世俗宝物起贪恋之欲。

对于这种色欲,智大师认为,意志不强的人,就会对此 见则生爱,作诸恶业 。接着他举例道: 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种种罪过。

(二)二呵声欲

声欲就是箜篌筝笛、丝竹金石以及男女歌唱等音乐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00: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