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读书心得 读《如何成为骨干教师》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1:0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笔记 我们常说:苦干不如巧干。比如蛮干来说,技巧更能使我们在更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教师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要讲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教学技巧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社会在变,导致孩子的生活背景在变,思维方式也就跟着在变。教师当然不能试图用一把钥匙去开所有的锁。所以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只有富有教学变化的技巧,才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符合教育创新的要求,教师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最后步入骨干教师的行列。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是宋代朱熹概括出来的。孔子一生的教学实践都贯穿这这个教学原则。这一理论发展为今天的个性教育和个性教学,是一种有创意的教育方法。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有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所谓“材”是对一个人的整体概况,所谓“因材施教”是在认识某人适合于某种“材”的前提下,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向某个方向发展,以求人尽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精华所在,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虽然走的路不同,但同样可以达到目的,所以,从来就没有天生的“坏学生”,只有不懂得变通的错误的教育方法。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学生由于天生顽劣,不爱学习,以给老师找麻烦一己任。这种学生是老师们最不愿意应付的。所以,老师在说到这种“后进生”时,常无可奈何地以“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来感叹,但是,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也是从所谓的“后进生”成长起来的。所以,“朽木”并不是不可雕的。清雍正年间有位赫赫有名的西征大将军年羹尧。此人年幼之时,性格顽劣,桀骜不驯,不爱读书,不服管教,甚至将三位老师打跑。老学生才提出要学武艺比得读书的要求,年羹尧学武心切,一口答应,此后,老学生便成功地教他边学习,便习武,终于使他成为文武全才的西征大将。

古代的这位老先生,不可能学过心理学和教育学,但他却深谙年轻人好玩的顽劣天性及其可塑性,坚信只要教育得法,就能促其去恶从善。这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因材施教。就像我们现在的青少年们,个性鲜明,善于发现问题,即使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也绝非“朽木”,只要我们教师像案例中的老先生一样,了解并充分利用他们的天性,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并且在不压制他们的个性的前提下对他们施以影响,让学生们自发的激起求知欲望,相信就终有一天变成“孺子可教”、“朽木可雕”。

教师们在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中,平日里应该做好以下准备:

一、充分了解学生

连树叶都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何况是人?所以学生个性的差异是绝对存在的。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除了学生成绩外,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各个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都是教师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把握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是合理。因材施教的含义不仅包括承认差异,而且包括尊重差异。在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异。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们得到最适宜的个性发展。良好教育得结构是大批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

三、面向每一个学生。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每一个孩子有权利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教育,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忽视任何学生。对于优等生,当然要重视,要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任务要求,让他们精益求精,继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而对于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经常鼓励和表扬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重新找回自信心,重新培养学习的兴趣。

因此,骨干教师在实施教育理念的时候往往既考虑好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更高要求,又要便于基础较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才能有助于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所以,在骨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只有详细了解,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但是,要注意的是:孺子不但要可教,还需要教师会。如果教师知识贫乏,兴趣狭窄,也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要兴趣广泛,多阅读,积累知识,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众所周知,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史告诉人们: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事物无法相比的。人类离不开书籍,离不开知识,书是人生命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在各个领域都至关重要,在我们教育领域里更是如此,大多数有志向、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都长期坚持着读书。

那么,怎样读书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呢?

第一,读书要善于积累。鲁迅先生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成一学者。”骨干教师读书都有边读书边写随笔的习惯。

第二,读书要勤于思,敢于想。

这是读书的延续。教师通过系统地、原汁原味地品读书中所写,感悟理论中的真谛,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得与失,以求得甚解。另外,不但要思还要有辩证的思维,辩证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第三,读书求知要与知识的使用相结合。

也就是说读书要有用,无论是用于自己的修身养性还是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要做到学以致用。只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才能时常感到知识的欠缺与贫乏而唤起对知识的渴望;才能通过实践反馈来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做到了融会贯通。有效的学习离不开教学实践的反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那么,如何解“困”?一是对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从学生身上去寻找原因,让服务对象谈出他们的需要,发现他们在认知方面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对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有欢迎真实声音的心态。二是教师本身的自我反思,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及自身素质欠缺的反思。三是要善于总结与积累。通过撰写教育日记、教育随笔、教学后记等方式,积累成功经验,总结教训,找到形成“困”的原因,明确解“困”的方向。

第四,读书贵在坚持。

持之以恒,数十年如一日并不是多么容易做到的。我们每天都能坚持读书吗?哪怕一天只读10分钟的枕边书。读书,是一件需要坚持才能领悟到真谛的事情。

第五,读书要与经典著作对话。

教育名著是经过实践检验并得到世人公认的优秀或知名的教育著作,理论水准和思想境界,传达着科学性较强的育人精神,蕴含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对走在骨干教师成长之路上的老师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

第六,读书要有科学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懂装懂是骨干教师最忌讳一点,不聪明,但也不装聪明才是为师之正道。这就是聪明的智慧。

教师不可能是“万事通”,不可能什么都懂。可为什么总是不愿正视这个问题?是对自己定位不准确,也是虚荣心理在作怪,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态度。

总而言之,学习是进入骨干教师大门的一把万能钥匙。所以我们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学习,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学习,要有感悟,要进行反思,要善于质疑。学习,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学习,要做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许多人为自己走上教育岗位而陶醉,把满腔热血、亮丽的青春都献给了教育。“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成了老师默默追求的信条。

很多教师都把骨干教师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因而整天忙忙碌碌,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常年忍受着劳累就一定能够成功晋升为骨干教师吗?如果为了骨干教师而变成了失去自我只会工作的“机器人”,你的教育生涯还有意义吗?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向媒体公开表示:他不赞成辛辛苦苦地工作,因为成功与辛苦工作没什么必然的关系。相反,运用高效率工作的快乐方法,能帮助人拥有更轻松悠闲的生活节奏,并从中获取更多的收获。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些人或者是为了工作,结果他死都死在工作上,这是不应该提倡的,努力工作和良好的业绩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而保持工作于个人生活中的平衡,精神饱满的工作与积极地生活是人类工作共同向往的目标。

教师,需要一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精神状态,教师,需要一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职业追求。威力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感受职业责任,享受职业生活,提高生命品质,让我们在享受教师这个职业、骨干教师这个称号之外,还要享受我们的生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1:06:35 | 只看该作者
一、享受自由的思想

    教师永远崇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教师的尊严在于思想。教师用敏锐的视角观察社会,用独特的分析审视教育,凭着终生不变的执着,寻求教育的真谛,启迪幼嫩的心灵,探寻教育的本真。

二、传播知识的使命

人类的发展,需要知识的代代相传,知识的相传需要教育。教育给生命以尊严,给思想一智慧。传播知识、引导发展、激发潜能、培养能力,是教育的责任,也是教师的使命。

三、播撒师爱的阳光

如果说教师的灵魂在于师德,那么师德的灵魂就源自于师爱。教师以熠熠生辉的师德力量,用春风化雨般的师爱,一关怀的眼神,灿烂的微笑,还有那温暖的拥抱,滋润了一个又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

四、体验教育的尊严

教育的尊严决定了教师的尊严,教师的尊严来自学生的敬爱与崇拜。没有学生对教师的品德赞赏、学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就没有教师的尊严,也就没有教育的尊严。教师的尊严永远建立在学生的心中。

五、修炼专业的底蕴

学生永远敬重学富五车的大师,才高八斗的巨匠,腹有诗书的鸿儒。时代呼唤充满激情、勤奋学习的教师,呼唤知识厚实、具有爱心的教师,呼唤术业专攻、勤以修身的教师。

六、追求优秀的习惯

如果说平庸是一种习惯,那么优秀也是一种习惯。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追求优秀,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品质,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习惯。

七、激发心灵的力量

为师者,首要任务不是塑造人,而是打造自己的内心世界。拥有了健全的心灵,才能拥有强大的力量,才会培育出具有内在力量的学生,才会教导他们获得完整的自我发展。

八、感受工作的快乐

工作如果是快乐的,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工作如果是强制的,生活就是一种苦役。以享受的心情去面对工作,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日复一日的忙碌生活也会因此变得快乐而丰富。

九、感恩生活的馈赠

以感恩的心,欣赏生活的馈赠,敬畏自然和生命,从失意处看到希望,在黑暗处发现光亮,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以微笑面对每一次挫折,琐碎的工作也会处处充满了人性的温暖。

十、历练人生的智慧。

在学生心中播种真善美的同时,教师收获着爱戴与尊重;在陪伴学生心灵成长的时候,教师也扩展着自己的人生境界。在年复一年的教书育人中,教师炼就了一个丰富精彩、无怨无悔的智慧人生。

何不打开自己的器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时光,平素里再平凡不过的点点滴滴,只要你自己静下心来细细的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藏其中。学生的小小进步,自己的成功教学,同事间的经验互换……都会成为品茗之余的回味,其实,妨碍教师享受生活的,是教师自己,如果不能阻止自己卷入纷争中,如果不能时时去寻求生活的真谛,如果不能训练自己的感官去发现生活的没,那么你就无法享受生活。

所以,你除了要执着于工作之外,还必须拥有自己个人的生活空间—花时间去休闲、运动和享受。如果你能在工作之外也过着充实而满足的生活,你就能把这种好心情带人工作中去。

总之,一个骨干教师,除了会工作,也应该要会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4: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