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近日在贵阳市采访,发现这个西部省会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一些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称”的地方:生活在当地的农民工子女不仅全部都能顺利读书,而且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政府投入,也就是说无论是进入公办学校还是进入民办的打工子弟学校,每个孩子都能从政府得到同样的学杂费和生均公用经费补贴。在贵阳这个流动人口较多,有些嘈杂的城市中,很难看见其他城市常见的“黑户学校”。
合群路是一条因集中经营当地小吃而闻名的小街,一名从凯里到这里做了五六年小吃摊生意的小老板告诉记者,只要拿着户口本、暂住证以及家乡的证明到附近的小学登记,孩子就能读书。以前还需要交赞助费,这两年学杂费都不用交了,只交书本费就行了。
这个小老板的孩子进的是当地的公办小学。而在这个城市中,绝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子女进入的是遍布城市各处的打工子弟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市的流动人口有60万以上,这部分流动人口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就有12.5万人,其中8万余人在民办中小学就读,民办学校承担了约70%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任务。
几年前,子女教育问题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农民工面临的最大困难。单纯让公办小学接收,根本不现实。从2001年开始,贵阳市教育局每年安排专款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从2003年开始,贵阳市教育局参照简易学校的做法制定了一套民办学校设置标准,使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纳入了政府的规范管理,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工子女的升学压力。之后,又给予民办学校学生杂费补助。
记者在贵阳采访了几所民办学校,发现由于政府的这种开放姿态,又给予民办学校办学经费上的支持,所以真正想办学的人对于学校是敢于投入,也想办法提高办学条件和质量。
39岁的戴文慧是南明区嘉润小学的校长,她的学校靠山而建,周围是一个运货厂。最近每当有客人来学校,在看过第一层的教室后,戴文慧总是很固执地把客人请到二层,看一看边上新建起来的卫生间。卫生间新新的,外面贴着白色的瓷砖,门口的指示牌上,不仅有文字,还有穿着裙子的女士和着正装的男士标志。即使走到门口,也没有一丝异味。
“这是今年区教育局给了两万块钱专款修的。”戴文慧总是这样向别人介绍。随后,戴文慧还会打开二楼最边上的一间教室,里面有20多台老式电脑。“这也是区里给我们配的,每台电脑前坐两三个孩子,能上信息课了。”
嘉润小学现有1~7个年级7个班,学生都是居住在附近村里的外来农民工的孩子。原来学校的校舍是由戴文慧家自己的房子翻盖的。
2008年,政府向每个学生提供了85元的学杂费补贴和120元的公用生均经费。戴文慧去年又向银行贷了10万元,把校舍重新翻新了一下,还加固了二层屋顶,把上面改造成一个操场。在依山而建的的村子里,找一块平地太难了。
“主要是政府支持办学,还给钱,我确实是有信心了。”林登举是筑东大兴小学的校长,他从毕节地区来贵阳已经办了10年学。现在学校的规模在同类校中已经算是较大的了,1~9年级,共有近1300名学生。2008年,教育部门一共给了这所学校17万元的杂费补贴和办学公用经费。学校正常运转已经没有太大问题,林校长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的收入,与公办学校老师相比差距太大。
对于教师的问题,贵阳市已经开始尝试新的做法。今年全市设立了200个特岗教师,派到民办学校去教书,每人两万元。下一步的做法,就是从公办校派教学副校长到民办校,提高教育质量。
贵阳市的这些做法,相对东部有些地区的投入也许是微乎其微,但向流动人口子女敞开大门,让他们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这些做法和经验,对其他西部地区的城市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新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