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活动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01:3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p118-119。
活动目标:
1.了解邮票的作用,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知道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2.经历探究确定邮资、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树立“分段”的思想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确定信函邮资的方法,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邮票
请大家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1.课件出示:《美丽的邮票》
边播放边解说:民居邮票、生肖邮票、人物邮票、大熊猫邮票、奥运邮票等。
2.提问:邮票有什么作用?(邮政业务、收藏)
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怎样诞生的吗?请看短片——《邮票的诞生》
3.揭示课题
邮票是邮资的凭证,那么,该如何正确付邮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确定邮资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邮资收费表
1.课件出示问题:
①李华的信不到20g,寄给本市的朋友要贴多少钱的邮票?
②王强的信有45g,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呢?
要想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邮政机关按什么标准收取邮资的。请看邮政资费表——
2.课件出示邮政资费表:
(二)尝试解决问题
1.理解“计费单位”和“资费标准”的意义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你从中了解了信函邮资的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首重”、“续重”、“本埠”、“外埠”、“计费单位”和“资费标准”的意义。
2.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情境中的两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纠错。
(三)巩固加深,掌握方法
1.课件出示练习:
①一封信重45g,寄给在平罗县工作的叔叔,需要付邮资多少钱?
②一封信重388g,寄给家住银川市的姑姑,需要付邮资多少钱?
2.根据理解,独立完成课本119页中的表格(课件出示)
①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②提问:在确定邮资的时候都考虑哪些因素?
三、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一)了解贴邮票的规定
确定邮资后,如何来支付呢?
1.请同学们自学119页,用横线画出贴邮票的规定。
2.交流汇报。(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为方便机器检信,一件信函最多可贴4张邮票)
(二)设计邮票
活动一: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1.小组合作探究,每个人必须发表自己的看法,统一意见后,由一人记录。
2.汇报交流,说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教师总结并及时评价
活动二: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再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1.小组合作
2.汇报交流
小结:支付邮资费,虽然满足的条件的邮票组合很多,但是国家邮政部门在发行邮票时,还要从经济、合理、方便、实用等角度考虑,我们在设计邮票时也是如此,从而确定合理的邮票面值组合。
板书:设计邮票:经济、合理、方便、实用
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同学们如何来确定邮资和合理的支付邮资,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这种分段的计费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请看——
1.自来水公司规定: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10立方米时,按每立方米2元收费,超过10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3.5元收费。
(1)抄表员3月5日到李华家抄水表时的读数是1256,4月5日再次抄表时,水表上的读数是1271,她家这个月应付水费多少元?
(2)王强家3月份付水费34元,他家这个月用水多少立方米?
2.大武口区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
(1)请你算一算乘车8千米需要多少元钱?
(2)如果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乘车多少千米?
(3)田老师从学校去相距4千米的教育局取资料并立即回校,应该怎样乘车比较合算,需付出租车费多少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7: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