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dyrc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品德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09:28:00 | 只看该作者
品德教研组第十六次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9年6月17日;

参加人员:两位品德专职教师

活动内容:讨论如何有效开展教研组活动

前面参加观摩了几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如何更好地围绕一个主题有效地开展教研组活动,我们两位老师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想法。

我们认识到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把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领导与教师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组工作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品德教研组人员虽少,只有两个专职教师,但也有好处,比较精练。我们组的特色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探究,有团结协作精神,形式多样。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根据计划有序地进行活动,并经常根据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或者自己的心得体会组织主题讨论。个人研读,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也是我们教研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上好每一节课。平时多积累,做个有心人。在积累的同时,还要不断反思,去开辟新的思维空间。

学习总结之后,我们感到要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就要着眼小问题,勤学理论,注重平时的反思和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09:28:00 | 只看该作者
2008学年第一学期

品德教研组第一次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08年9月3日(星期三)下午;

活动地点:高段语文办公室;

参加人员:两位品德专职教师;

活动内容: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开学初情况交流。

一、四年级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学期,我们两位老师共同任教四年级的品社,因此,在今天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分析了四、五、六年级的教材后,比较详细地解读了第一单元的教材。本单元分为四个部分:“诚实是金”,“我该不该这样做”,“当冲突发生后”,“失败怕什么”。在教学中,我们的三维目标是,与人相处中尊重、体谅他人。相信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并愿意为之约束自己的言行,抵制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与憧憬,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保持积极的心态,能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在能力方面,我们希望学生能分辨生活中的是非,正确地面对错误,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调整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与人坦诚交往的方法,对不该做的事情学会拒绝。学会如何面对冲突和解决冲突。在知识方面我们要求学生知道声势守信是美德,敢于承认错误同样是诚实的表现。了解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自己的危害。懂得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很多困难,失败是成功之母。

二、开学初情况交流:

在开学第一节课,我们在任教班级中对“争星夺章”细则进行了积极推进,在上学期开展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优化,使得本学期的活动更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学生和老师的操作更简便易行。

同时,我们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在课余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积极收集与学习活动有关的课外资料,使自己在学习活动中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赢得更多的“笑脸”和“苹果”,在期末顺利地取得品德章,为自己能获得“一级小英雄奖章”打下好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性学习《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常规》之一

为了提高品德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幸福和谐发展,今天,我们品德教研组的老师在一起认真地学习了市教研室下发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常规》(试行稿)。按照学期初制订的计划我们首先学习了第一条到第四条的“计划”和“备课”两个部分。

首先,我们一条一条反复研读,接着又进行了认真讨论,再结合开学初的工作,我们又配合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经过充分学习、积极反思后,我们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教材要深入钻研,抓住教材的“灵魂”,才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采用多种学生喜欢的方式组织教学。课前准备要灵活充分,在安排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层突破,教学语言要清晰。

相信这样的反思性学习,对我们品德组的每位老师都有很大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阳光撒满心田

——《伸出爱的手》教学实录评析

9月27日,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在教研活动时间准时坐在一起,就徐卫老师《伸出爱的手》这个课堂实录进行学习、探讨、评析。我们首先认真阅读了课堂实录。“伸出爱的手”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话题二中关注残疾人的一个主题内容。

在课堂活动中,徐卫老师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了来自聋哑学校的学生(由聋哑学校的老师带领着),并一起用热情的掌声来欢迎他们,还请聋哑学生使用手语自我介绍。徐老师以真实的生活(来自学生身边的同龄人)为主线,以学生对“残疾人”的第一感知为基点,采用“点面结合”的策略,在情感与认知的双重推进中,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残疾人这个社会群体,对于大多数的孩子们说,看似熟悉却不是很了解的。从双语视频《感恩的心》中,孩子们领悟到了残疾人不仅需要我们帮助,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徐老师适时安排了一件发生在北京公交车上“一个盲人不小心拉住了一个姑娘”的事作为突破口,抛砖引玉,在与学生的共同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了帮助、理解残疾人实质就是要关爱残疾人的心,采取恰当的方式伸出关爱的手,话题也由此顺利深入。徐老师很注重细节的把握,鼓励他的学生真正融入到另外一个特殊的无声世界里去,设计了一个富有实效性的活动——“不能说话,用肢体语言到楼梯口的老师那里那一份指定的资料”,这个看似轻松其实有点挑战性的活动,创设了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体验情境,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环节中,学生的体验更真更深了:残疾人不止需要同情和帮助,很多残疾人更希望我们看到他们的努力,能尊重他们。徐老师始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将健全人的世界与残疾人的世界连在一起。徐老师介绍了一首周大观(台湾)的《我还有一只脚》,孩子们用心在朗读这首充满生命的诗歌,被身残志坚的周大观、海伦凯勒……深深地感动了,也被他们充满生命力的呼唤震撼着,孩子们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

道德始终不能离开实际的生活过程,它就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之中;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只有在笑中才能学会笑、在哭中才能知道哭,孩子们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把对残疾人的关爱要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去。孩子们懂得了要理解、关爱、尊重残疾人,同时也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其实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们。徐老师在整个课堂活动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课堂中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尝试着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为了使学生能更幸福更和谐地发展,追求教育的有效性。在前面认真学习《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常规》(试行稿)的“计划”和“备课”两个部分后,今天,我们品德教研组的老师再一次准时开展教研活动,一起认真地学习了市教研室下发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常规》(试行稿)。今天我们按计划反思性学习“上课”部分。

在我们逐条反复研读后,与自己的日常教学进行比较反思,发现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堂之外,需要进入社会的活动,由于一些安全因素,家长配合方面的原因,一些孩子的缺少锻炼,失去了一些机会。尽管在教学的过程中,像我们这样的课程还不能得到所有家长的重视,但在教学组织时,我们能尽量利用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想方设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积极拓展教学的空间,不断加强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的整合。

边学习边对照边反思,我们都在不断地进步。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学生适于乐于接受的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下午到钟埭中心小学参加了平湖市品德中心研究组10月份例会。

林埭中心小学的吴亚萍老师执教了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如果我是他》。吴老师从“红苹果”乐园作为导入的情景:“你想加入他们吗?不过要经过米老鼠的考验!”随后进入第一关“超级变变变”,6和9在不同的位置倒过来看,刚好相反,得出了,位置换了,看到的东西就会不一样了。然后进入第二关“超级帮帮帮”,吴老师出示了两个案例,一个经常迟到的小女生,一个不爱学习的小男生。提出:你喜欢这样的孩子吗?接着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原来他们是另有原因的,这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想法?在一个活泼生动的游故事中孩子们沉浸在如果我是他,为他人着想的氛围中。在后面部分,小吴老师,把重点转向了为他人解决伤心事上。第三关是“超级丰收园”,你们有伤心事吗?学生提出了一些老师措手不及的“伤心事”,有一个孩子说,他的钥匙丢在了大舅家里,进不了家门了,请大家帮助。在一件件伤心事解决后,老师就请同学上去贴一个开心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快乐,气氛很好。在最后教学目标出现了一点偏差。帮助他人解决伤心事,培养了一定的能力,但是与课题《如果我是他》的教学目标有一点差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但这些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听了我们教研组蔡老师的一堂课,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第6课《隔海相望》。这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台湾省在我国版图上所处的地理位置,认识到台湾岛是我国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海峡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通过对台湾历史与现状的了解,使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使学生知道海峡两岸的人民同根同源,都是中国人,两岸人民之间的血脉感情非常深厚,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大势所趋。

蔡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在课前蔡老师要求同学们做了一些资料的收集工作,使孩子们对台湾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课堂中,蔡老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图,使学生了解了台湾的地理位置,知道了台湾海峡。又通过学生平时爱听爱唱的一些台湾校园歌曲,带领大家认识了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在与我们浙江的舟山群岛的比较中,学生对台湾有了更深更直观地认识。有个学生带来了她爸爸去台湾旅游时的一些图片介绍,在同伴的介绍中,全班同学听得那么认真,知道了台湾的美丽景色、优越的、重要的军事地位、心酸、坎坷的历史。

整堂课,虽然由于教室条件的限制,没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但是蔡老师充分的课前准备,带给学生的同样是一个精彩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0: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