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目标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6:1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目标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是随教学目标分类学的研究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它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为掌握而学习”、“为发展而学习”的理论为基础,强调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围绕着教材的总目标,设计教学结构,选择教学方法和采取教学手段,并按“总目标(揭示)--分目标(感知、论证、巩固)--总目标(强化)”的过程,把围绕总目标而分解出来的分目标附于课堂教学的各个
环节之中,从而克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在思品课教学中,围绕着思品课一般的课堂结构,采用“目标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激趣引课中,揭示总目标
   这一环节是实施目标的开端。它要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心理上的最佳状态,然后揭示出总目标。例如:《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一课目标的揭示就可以分以下步骤:
1、让学生听自读课文《谁勇敢》的录音故事。
2、当学生明白了故事的大概情节之后,提出思考题:
①“小松敢捅马蜂窝,人们为什么不称赞他勇敢?”
②“小勇不敢捅马蜂窝,并且被马蜂蜇了以后还哭了,而人们为什么称他最勇敢?”
3、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意见之后,教师顺势揭示目标:以上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懂得判断勇敢行为的方法,还要能够判断我们以前所做的事哪些是真正的勇敢行为,哪些不是。这样不但很好地引出了课题,并且揭示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总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为分目标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二、在学习课文中,感知分目标
       思想品德课课文一般都以故事蕴含基本的道德观点,学生是在以事寓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道德形象、道德行为、道德动机、道德效果及道德评价的具体感知,而逐步树立起道德观点的,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知分目标,是实施总目标的关键,是目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例如:《爱惜粮食》一课,总目标是教育学生爱惜粮食,从小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课文也正是围绕着总目标,以8幅图和课后习题来分解目标并实现总目标的。
三、在联系判断中,论证分目标
   在学生对目标有所感知,初步掌握了道德概念、知识和有了道德认识之后,如何对已学的知识进一步论证和巩固,并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评价使教学目标得到巩固?这就需要在联系判断中论证分目标。如《学会全面看问题》,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为什么要全面看问题?”和“怎么样学会全面看问题?”这两个分目标之后,通过联系“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情中哪些是全面看问题?哪些不是全面看问题?并得到怎样的结果?”的讨论、比较,学生用刚刚学到的观念来判断、评价,使各个目标活学活用,同时教师从学生讨论、评价当中获得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地根据目标来进行评价和矫正,促使学生实现由目标的感知到目标的巩固。
   四、在总结导行中,强化总目标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总结全课教学;表扬激励,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巧妙延伸,促使学生从“知”落实到具体的“行”。这是目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目标的强化阶段。例如:第七册《关心体贴父母》一课,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关心体贴父母要落实在平时具体的行为上。有的教师往往只在让学生“为父母做点事”或“为父母做好事”上进行导行。如果能让学生认识到“不让父母为我操心,就是关心体贴父母的最好表现”,想想“自己哪些事,哪一种习惯,最让父母操心”,“打算如何改正”,展开讨论,这样的目标教学效果好,目标实在,能真正在学生的心灵上有所触动。然后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定期反馈等课外延伸,达成并强化教学目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01: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