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22: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年级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复习课教学设计
龙江中学  张建海
一、复习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本思路及其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体会两者之间相互比较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2、理解配方法的意义,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
2、难点:熟练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三、教学思路
(一)课前小测
1、 解方程:(1)2x2=3x
(2)(x-5)2=0
2、填空: (1)x2+10x+(___)=(x+__)2
(2)x2-12 x+(___)=(x-__)2
3、因式分解:(1)x2-4x+3
(2)x2-5x+6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元二次方程应满足的三个条件:①整式方程;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且该系数不能为0。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x2+b x+c=0(a≠0)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四种,具体解方程时可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地选用。
(1)    直接开平方法
(2)    配方法
(3)    公式法
(4)    因式分解法
(四)、举例
1、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有( )个。
①    4 x2=3 x;②( x2—2)2-5x—1=0;③x2=0;
④6 x(x +3)=6 x2
A.1        B.2        C.3         D.4
2、     当m=__时,方程(m-3 )m2-m-4+mx-8=0是一元二次方程。......等等这是一节复习课,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的基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激发了学生学
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的反思是:
(1)我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几分钟的小测,收到良好的效果。做法具体如下:
一、题量要适宜,控制在3分钟内做,2分钟进行讲评。
二、内容要是基础知识,而且又具有上下节内容连贯,不出现难题。
三、题目应是简练的、明了的。四、题目要有的放矢,针对知识点。
好处:
一、通过堂上练习、课外作业、课前小测等连贯性的训练,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把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另一方面,学生又可以从小测中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知道哪些是是不会的。
二、可以起到查漏补决的作用。
(2)教师固然既备课、又备学生。但学生并是我们想象中这样的,一讲一练就可以了,如果是这样简单就好了。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思维方式,都受到其基础知识及各人的智力等的因素所制约和影响的。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及时掌握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掌握的情况,以便及时给予补救。而这些情况尤如信息反馈一样,必需要及时才具有意义。因此,只是依靠批改作业或章节测验获取信息是不行的。
(3)复习过程老师要把握好的方法,力求“准”、“活”:
①.求“准”。即讲评时的讲解和训练要有针对性,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要予以重点剖析,做到就题论理、正本清源,准确运用所学新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所学新知识加以复习、巩固,进一步了解这部分知识在解决问题时所起的作用。
②.求“活”。即在讲评时不能仅局限于“就题论题”,而应该在求“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力求“一题多解”或“一解多题”。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识,复习旧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找到哪一种是最基本、最典型的方法,哪一种是最简便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同时,也使学生知道不同对象不同对待,要针对各种题型不同的特点,采用特定的解法。这样举一反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摆脱题海战术,真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在课堂复习教学过程中,整节课充满着"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教学理念,营造了思维驰聘的空间,使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自然的获得了新的知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0: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