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巧“扶”妙“放”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有效探究 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是科学探究。受年龄、社会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象一般都是科学家已经探究过的事物或现象,而且有确切的定论,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未知新奇充满探究意义的。他们的探究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观察、实验、操作、调查、模拟等。探究中他们使用的工具大多不复杂、精密,比如:放大镜、杠杆尺、弹簧秤、显微镜、酒精灯、剪刀等物品。他们的探究行为是不完善的,其探究活动往往因年龄小,知识积累少,活动能力弱,思维不成熟等原因常造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实际困难。比如:探究过程中不会提出问题,不会筛选问题;不懂得针对条件和原因作有根据的假设;不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和程序;不会控制实验变量做实验或实验方法不熟悉;实验后得不出结论,只会用语言解释现象,不懂得用图画、图表、模型解释原因等等。小学生这些不知不懂不会不明确的探究困难恰恰要求科学教师要积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在学生科学探究中巧“扶”妙“放”,促进小学生经历有效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素养。比如: 教学案例1: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教师根据情境出示探究问题: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学生思考:“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材料?”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拿出一辆小车,并且用3个钩码代表货物。 教师演示小车在一个垫圈拉力下的运动,提问:我们的小车和许多运输车一样,开得很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车开得快一些呢? 学生预测:加大拉力,加垫圈;减少货物,减钩码;路面光滑;让轮胎气足……教师引导选择“拉力大小对小车运动的速度有没有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提醒各小组同学:怎么研究呢?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我们在实验中要控制好各种变量。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记录表设计实验,见下表: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包括变量的控制、起点终点的确定、做几次实验取中间数据等问题的具体指导。)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交流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亲自示范,带领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测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整理数据──交流表达──得出结论等。活动中,教师对探究的每一个环节均有指导,使学生们逐步由不成熟探究走向科学探究,既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程序,又培养了自主探究的意识。 可见,实效性的科学课课堂必然是准备充分的课堂,必然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课堂。对学生来说,科学学习必然是有序文明的探究过程,学生掌握了探究的主动权。对科学教师来说,必然要有备而为,周到细微地做好学生探究活动的“导师”。 第三步曲,课后反思求深刻。 人的智慧来自两个途径,一是感悟,二是反思,而后者孕育大智慧。孔子说,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就是指能在过错中反思自己,避免再犯同样的过错,坚持如斯,就能积淀一个人智慧的分量。通过自我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境界,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教育,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的一条捷径。教育者对自己过错的反思态度会极大地影响被教育者。──这是摘自教育专家林格先生《教育是没有用的》P99页的一段话,这段话恰恰说明了教学反思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有着积极地意义。 这里所谓的课后反思求深刻,主要指小学科学教师对每节科学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深刻反思。其反思内容可以包括:教学目标是否顺利达成;教学过程是否流畅;学生探究是否充分;引导探究是否到位;当堂训练是否有效;成功与失败有哪些;还可以如何改进教学设计;观察实验活动中存在的困难今后如何改变;教师的观念与行动之间还有哪些差距等等。从时间上来看,教师的这种反思是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的教师个人课后反思,它具有批判性并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科学教师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之所以要求这种反思要深刻,其实就是要求科学教师要站在让学生科学思维得到发展的角度来反省自己科学课,力求让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