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兵张嘎夺枪记》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要求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中嘎子的聪明机智以及为了保护战友与鬼子斗智斗勇的果断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嘎子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从小到大认识了哪些战斗的小英雄?(学生自由发言)
 2、那么在这些英雄中你最佩服的是谁?请你简单地说说喜欢他的原因。(学生自由谈)
 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小英雄——嘎子。
 4、板书课题:26小兵张嘎夺枪记
 5、学生齐读课题,并进行课题的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龇牙咧嘴气势汹汹见势不妙目不转睛嚎叫太君踹开扫帚手腕胳膊
 2.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只要围绕课文内容与“小兵张嘎”进行发言。)
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练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释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3.反馈分段情况。
 第一段(第1-5自然段):发现手枪。
 第二段(第6-11自然段):夺枪。
 第三段(第12自然段):玩枪。
五、小结是呀!嘎子机智勇敢地跟鬼子做斗争,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从鬼子军官手里夺到那把手枪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3.概括三段的意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2.听写词语。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余思考: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名评价朗读情况: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指名回答各段的段意。
三.精读课文,体会嘎子的精神品质。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讨论: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嘎子的聪明、机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勇敢、奋不顾身?
 3.反馈学习情况。
 4.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总结。
 5.出示文中的句子
(1)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向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2)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3)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6.全班一起朗读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上下文说说表现了嘎子怎样的心情。
 7.表现嘎子机智勇敢的语句:
(1)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我给你们拿去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看出嘎子的聪明、机智)
(2)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急中生智)
(3)嘎子正站在院门口……急忙把门一关……(勇敢、聪明)
(4)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身上拍去……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勇敢、机智、不怕牺牲)
 8.你知道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支手枪吗?(想为奶奶报仇,因为奶奶是被鬼子杀害的。)
 9.嘎子夺到了手枪,他的心情怎样?找出具体的语句来说明。
 10.此时的嘎子会想些什么呢?
 11.你们说嘎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嘎子是一个聪明、勇敢、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孩子,还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孩子。)
四.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
 3.收集并了解关于嘎子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5: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