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看,这么多人一起玩多开心呀!他们想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得把这么多人分成两组。小朋友们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呢?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操作探究,充分交流 (一)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师:分成两组做游戏,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把分类的结果用你觉得最好的办法呈现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信息。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分类计数,体验分类统计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并获取接下来教学活动的素材。】 (二)展示学生分类结果,引导学生评价交流。 1.呈现学生分类计数的结果 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多样,例如: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2.适时纠正学生的计数错误 总会有学生出现计数的错误,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计数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指导。 先让数错的学生说说为什么数错了,再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数才不会漏数,不会重复数,不容易数错呢? 指导学生可以边数边做标记,数完之后可以再数一遍等。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数清楚数量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数学活动,在分类过程中进行细致地计数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3.对比研究,感受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师:哪种呈现方式最简洁最清晰,一眼就能看出分类的结果? 引导发现:用数字和表格的形式呈现分类的结果最简单,最清楚。 4.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统计表 (1)教师选取学生优秀作业呈现在黑板上,指定一名学生说说是怎么完成统计表的。 (2)教师板演绘制简单统计表的过程。 (3)学生模仿教师用统计表重新记录分类计数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经历简单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三)根据数据提出问题,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教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学生的分类结果分开呈现。 3.逐一出示不同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和提出问题 师: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能根据分类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同样是这些人,为什么分类结果不同? 引导学生认识到:分类标准一致,分类结果就一致;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多样。 4.师: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使学生体会: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多样;虽然结果不同,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分的结果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根据分类计数的结果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据蕴涵的信息。】 (四)即时练习,巩固新知 1.师: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觉得哪种分类方法好? 学生可能根据游戏的公平性来选择,可能会偏向于男女人数相等的分类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教师可让学生充分交流。 2.师:还可以怎么分呢?把你的分类方法也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教师对表格设计合理,书写工整的学生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类计数,再次体验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同时也起到了练习巩固的作用。】 (五)回顾整个统计的过程 1.引导学生说一说分类活动的全过程。 2.教师小结:先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再数清楚数量,然后制成统计表,最后观察表中的数据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在阶段小结时让学生充分交流学习所得,学生交流得越深,知道得就越多,有利于后面练习的开展。】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1.完成教科书第28页“做一做” 学生很可能会按男女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类,但是计数活动会比较困难。教师可先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计数结果可能会不同,再让学生讨论怎样数才不会错。 计数活动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表格填写的难点在表头的设计,学生完成后再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5题 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再让学生自选标准将动物分成两类,并独立完成计数和统计表的填写。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可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 3.完成练习七第7题 (1)(2)两小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3)(4)两小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集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蕴涵的信息。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理解数据的意义,进一步明确分类的标准。】 四、课堂小结 师: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设计意图:回顾过程,总结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