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 读懂儿童,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0:3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摘  要:教学设计除了要研究教学内容,还需要从儿童学习视角出发,分析儿童的已有认识,解读儿童的认知过程,研究儿童的学习障碍,把握儿童的思维方式。如此,才能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读懂儿童  已有认识  认知过程  障碍  思维



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备课时反复研究教学内容,围绕内容设计教学,可教学实施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认识模糊,或答非所问,或沉默以对……深入反思这类教学现象,就会发现这一般都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有关。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学生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思维特点等都制约着教学过程与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除了要研究教学内容,还需要从儿童学习的视角出发,根据他们的学习需要和认知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并适当思考教学过程中合适的教学跟进。
一、分析儿童的已有认识
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进位加)》,教师设计如下片段:
出示例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85+143。
提问:这道题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提问:谁来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交流所列的竖式和计算过程。)
追问:十位上8加4得12,怎么办?百位上只有加数1,得数为什么是2呢?
提问: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的三位数加法,和昨天学的有什么不一样?(说明这叫“进位加”。)
归纳:小朋友自己先说一说,三位数加法可以怎样算,再和全班同学分享。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笔算两位数加法、掌握“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以及能笔算三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师利用学生的已有认识,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把“个位相加满十进1”的原理和方法迁移过来,通过尝试、交流,以及与前一节课内容的比较,认识所学的新内容及其特点,获得计算法则。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体会知识形成过程,积累学习经验。
数学新知识的学习一般是原有知识的发展或应用。学生学习数学需要以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经验为基础。任何教学,只有明白学生现在在哪里,才能找准由起点通向目标的路径,引领他们顺利地到达目标。因此,设计教学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背景和认知基础,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里生成新的知识经验,实现对新知识的自主建构。
二、解读儿童的认知过程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师设计如下片段:
出示例题现实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提出平均分的问题。
提问: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引入:刚才同学们说蛋糕每人分到半块、一半。这样的结果不满1个,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这样的整数表示吗?你有办法表示吗?
说明:当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已经学过的整数来表示时,就要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演示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观察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然后结合直观图说明每份都是这块蛋糕的1/2,以及它的写法和读法。
追问:刚才的1/2是怎样得到的?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学生互相说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认识,理解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
提问: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自己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学生操作后,在班内交流。
追问:纸的大小不同,折法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一张纸的1/2呢?
学生联系平均分成2 份的操作,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指出:虽然纸的大小不同、折法不同,但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上述认识1/2的过程,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思维冲突,促进学生体会分数产生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接着借助演示,帮助学生感知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形成相应的1/2的表象,初步体会1/2的含义。最后,学生用操作表示出1/2,逐步建构起对分数1/2的认识。教师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逐步引导学生对具体形象所表示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与概括,完成分数1/2的意义建构,并能做出合乎数学本质的解释。
学生学习数学本质上是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其特殊的认知程序和方式。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研究新的数学内容在其头脑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思考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这样才能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认知冲突,也才能从学习的适切性出发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设置相应的学习通道,让学生或调用已有认识、经验,或借助一类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或经历实践活动过程去感知和理解新知识、新方法,获得相应的数学结论,建构和完善自身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研究儿童的学习障碍
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隔位退位减》,教师设计如下:
出示例题,列出算式204-108。
提问:这道题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请小朋友自己试着算一算。
多数学生会遇到障碍,教师用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然后交流在计数器上算的过程。教师重点提问:退1时十位是0怎么办?十位上为什么是9-0?
要求:小朋友能把刚才的算法,在心里说一遍给自己听听吗?
提问:现在会在竖式上算了吗?如有问题互相讨论。(学生笔算,并指名板演。)
交流:今天的减法笔算遇到了什么新问题?现在你们又是怎样算的呢?
追问: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十位是0时要怎么办?十位上再减时用几减?为什么用9来减?
学生学习隔位退位减的困难有两点:一是计算程序上的难点:从十位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二是理解上的难点:十位上减时,为什么用9来减?教师立足学习者的角度,体验到学生的困难所在,先故意设置“陷阱”让学生感知难点,接着采用直观演示让学生“看”会计算,再“说一遍给自己听听”内化计算过程。借助计数器的演示,把抽象的算理和计算过程转化为学生可以看得见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有了合适地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的途径,正确地理解并掌握了新的知识点。
儿童学习数学总会遇到困难,教师要撇开成年人思考问题的模式,立足于儿童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也就是说,要从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入手,考虑儿童认识某个数学新内容时,会用什么方式去沟通新知识与原有认识间的联系,其中学习或理解上的障碍有哪些,要用怎样的方法、手段才能有效解决,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措施突破难点,获得教学效果。
四、把握儿童的思维方式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师设计如下:
创设问题情景,列出算式25+34。
让学生自己思考口算方法,并在小组里交流可以怎样算,得数是多少。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25+34的不同算法,一般会有两种算法:(1)5+4=9,20+30=50,50+9=59;(2)20+30=50 ,5+4=9 , 50+9=59。
启发:还有不同算法吗?
提示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几十和几,呈现第三种算法:25+30=55,55+4=59。
教学后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练习时用的还是竖式计算的方法,从个位开始进行口算。教师明显地想以从高位算起来优化口算方法,因为口算要直接说出(或写出)得数,一般从高位算起比较方便。但学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法笔算,这一思维方法左右口算的思维。可见,如果缺乏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分析思考,缺少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充分估计而没有预设相应引导方式,那么就会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分析和估计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式,可以着重考虑以学生的倾向性算法为依托,实施有效跟进:通过算法的比较、沟通,发现共同之处,都是几十加在十位上,几加在个位上,从而理解可以先加几十、再加几的算法。这样,学习效果就可能会有很大改观。
学生思维通常会依赖经验和习惯,一般不易变换思维的角度。如果教师没有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那么常常会受到学生潜在的排斥。因此,教师必须考虑教学过程、方法是否顺应和如何顺应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思路。要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入新的思维轨道,使思维流程顺畅。当学生的反馈与我们的期望不一致时,要静心反思和果断应对,而不是把我们认为好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0:38:46 | 只看该作者
读懂儿童,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作者: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罗丽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7: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