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4-18 21:27:32
|
只看该作者
虞大明教学片段:巧妙的对比
师:课文的第17段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园子是自由的。在这段话里面有一个句式反复出现,哪个句式?
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关于倭瓜,关于玉米,虞老师也写了这样一段话,请看。(出示老师下水文:倭瓜长蔓了,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摆,甚是婀娜。黄瓜也开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怎么开,都很美,她们仰着黄色的小脸,向着和风点头。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分享着这场花的盛宴。玉米苗也伸展着腰肢,向着天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看了这段文字,你一定情不自禁地想说──
生:好美啊!
师:你看,同样描写的是景物,但是写法不同,我们的感受也不同。从这段话里面,我们读出了景物的(美);而萧红的这段文字,却让我们感受到园子的──
生:自由。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难道仅仅在倾诉景物的自由吗?它实际上是在表达──
生:自己的自由。
师: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自由的心境。这样的写法就叫做──
生:借景抒情。
师:透过这段文字,萧红她一定在诉说──(生在配乐中补读)课件出示:我愿意(摘黄瓜),就( );我愿意(捉蚂蚱),就( );我愿意( ),就( )。
师:这样的事列举得完吗?(举不完)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概述──在这样的园子里,我──
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
生:自由
如果说张老师是通过朗读来聆听萧红流溢遍身的自由的话,那虞老师则将他敏感的语文触角伸向了作者独特的写法,让学生高屋建瓴地感受、理解和拥抱语言。在祖父的园子里,树、花、菜、庄稼、蝴蝶、蜻蜓、蚂蚱,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作者质朴的语言彰显了童年时那份独一无二的自由。如果换一种写法呢?你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虞老师大胆创新地引入了自己写的下水文。一读,一比较,两种不同的心境马上清晰明了。要表达美的心情,就用美的语言;要表达自由的心情,就用自由的语言。这一对比,在悄然无声中提示学生── “离开写作目的,文字则无好坏之分”。这一写作观念的渗透,使学生沉潜于萧红文字的内部细细涵咏一字一词的独特生命力。
蒋军晶教学片段:熟稔的背诵
师:这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它的特点了,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读。(读完后,师检查背诵)
师: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快把这段话大致背下来呢?
生:里面的句子是反复的,比较好记。
师:是啊,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反反复复地读就能把它背下来。请你再来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很自由,很开心。
生:我觉得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师:是啊,这就是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着读着,我们自然而然就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快乐、温暖。
在这则片段中,蒋老师在读上也下了许多功夫,但最具匠心的还属那一背了。教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这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它的特点了,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无声地唤醒了学生内在的语文意识。在背诵的过程中,属于萧红文字的独特味道就被慢慢地“熬”出来了。而后,学生那有滋有味的朗读了也有力地说明了蒋老师“先背后学”的实践是高明的。
从上述三则教学片段来看,三位老师尽管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解读园中自由的景物,但他们都是站在“语文”的角度看风景,迎面扑来的则是浓浓的“语文味儿”!
|
|